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密制度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自体移植皮片;黑素细胞;过度色素沉着
自体皮片移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但皮片移植成活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色素沉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皮片移植后过度色素沉着的机制作了研究,其中对于皮片移植后黑素细胞数量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看法。本实验通过测定人体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黑素细胞的密度变化,以及自体中厚移植皮片中黑素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澄清黑素细胞密度的变化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标本:本组实验所需标本均取自颈部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后1年,局部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取自体中厚移植皮片23例,同时在每例移植皮片受区及原供区腹部周围分别切取正常皮肤作对照。患者年龄7~34岁,男16例,女7例。所取标本的患者均无垂体肾上腺疾病、传染病、皮肤病及免疫性疾病,局部无感染、溃疡,术前未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局部亦未曾行放射治疗。标本切取后在半小时内放入液氮瓶,然后置-80℃冰箱保存。1.2主要试剂:Mel-5单克隆抗体:美国SignetLaboratoriesInc产品;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美国Dako公司;DAB:美国Sigma公司等;Fontana银液;氯化金;丽春红(Ponceau)(上海天平化学试剂厂);JVC彩色摄像头(TK-C1381,JVC公司,日本);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四川大学图像图形研究所)。
1.3免疫组化步骤:切片脱蜡至水,每张切片加过氧化酶阻断剂(3%H2O2)50μl,作用10min,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切片浸入0.01mol/LPBS缓冲液中,微波处理10min:每张切片加鼠抗人Mel-5单克隆抗体50μl,37℃条件,作用60min:每张切片加Envision试剂50μl,37℃条件,作用30min;以上各步骤均经0.01mol/LPBS(pH7.4)冲洗,5min×3次;然后将切片置新鲜配制的0.01%DAB/0.03%H202显色液中显色,蒸馏水冲洗,苏木素复染1min;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同时用PBS代替Mel-5单克隆抗体作阴性对照。
1.4MassonFontana-Poneeau染色:各组标本石蜡包埋后,切片脱蜡至蒸馏水浸洗,再浸入Fontana银液15h;蒸馏水及时浸洗2次,氯化金处理2min:蒸馏水浸洗2次,Ponceau处理3min:无水乙醇脱水,过滤纸吸干;二甲苯透明和中性树胶封闭;镜检,黑色素定位于表皮黑素细胞、角朊细胞胞浆。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淡黄色;拍照,扫描成像分析仪处理系统进行光密度扫描。
1.5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el-5免疫标记物定位于基底部黑素细胞胞浆,为黄或棕黄色颗粒,呈局灶性或弥漫性分布(图1)。各组标本中每200个基底细胞中平均阳性细胞数为:自体中厚移植皮片组28.4±3.2;皮片原供区正常皮肤组26.8±4.5;皮片受区周围正常皮肤组27.6±4.1。自体中厚移植皮片组中黑素细胞密度与皮片原供区和受区周围正常皮肤中黑素细胞密度相比,其差异性不显著(P>0.05);皮片受区周围正常对照皮肤与原供区腹部正常对照皮肤中黑素细胞密度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
2.2MassonFontana-Ponceau染色结果:黑色素呈黑色,定位于表皮黑素细胞、角朊细胞胞浆,胶原纤维呈红色,背景呈淡黄色。在白体中厚移植皮片表皮基底细胞中黑素含量较皮片原供区和受区周围正常皮肤中明显增多;皮片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中黑素小体明显增多,在突起未端亦见黑素小体增多,与黑素细胞相邻近的角朊细胞中黑素颗粒明显增多且位于角朊细胞细胞核的上方,在棘层和颗粒层细胞中可见少许黑素颗粒(图2),经计算机扫描计算各组灰度值为:自体中厚移植皮片组为0.73±0.07;皮片原供区正常皮肤组为0.24±0.03;皮片受区周围正常皮肤组为0.29±0.06。自体中厚移植皮片组中黑素含量与皮片原供区和受区周围正常皮肤中黑素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片受区周围正常对照皮肤与原供区腹部正常对照皮肤中黑素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自体皮片移植是整形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但移植皮片成活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色素沉着,从而影响了手术效果。如何防治自体皮片移植后过度色素沉着,至今仍是困扰整形外科医生的一道难题,主要原因是其确切发生机制尚未阐明。
【摘要】
目的探讨马棘70%醇提取物(ipm)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马棘、肝素孵育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12h后,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作用,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ipm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马棘能明显降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ldl-r蛋白和mrna表达,且对ox-ldl引起的ldl-r表达降低有保护作用。结论马棘具有降低巨噬细胞ldl-r的表达和逆转ox-ldl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作用机制。
【关键词】马棘巨噬细胞低密度脂蛋白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ntiatherogenicmechanismofalcoholextractfrom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matsum(ipm).methodsthecellwasincubatedwithdifferentconcentrationofipmorheparinfor12hthatwasestablishedbyculturingmousemacmphageraw264.7,thenox-ldlwasaddedintocultureplate.theexperimentwasterminatedafterox-ldltookactionfor24h.theexpressionsofldl-rproteinandmrnaweredeterminedbyimmunohistochemistryorrt-pcr,respectively.resultstheexpressionofldl-rproteinandmrnainmousemacrophageraw264.7wasreducedafterbeingincubatedwithox-ldlfor24h.ipmreinforcementedtheexpressionsofldl-rproteinandmrnawhichwerereducedbyox-ldl.conclusionox-ldlcaninhibittheexpressionofldl-rproteinandmrnainmacrophage.ipmcanreversethiseffectofox-ldl.thismaybeoneofantiatherogenicmechanism.
keywords: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matsum(ipm);macrophage;lowdensitylipoprotein
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matsum,ipm)为豆科木篮属植物,以根或全株入药。133229.coM又名一味药、野绿豆、马料梢、山皂角、野篮枝子。性味苦、涩,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该植物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资源丰富[1~3]。我们曾研究发现马棘醇提取部位具有显著镇痛作用[4]。本研究探讨70%马棘醇提物(ipm)对小鼠巨噬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gibco公司dmen培养基和小牛血清;抗ldl-r多克隆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ldl(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生化所);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逆转录系统和pcrcoresystem;引物(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细胞中心);其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722型分光光度计;日本olympus公司xdp-1倒置显微镜;sheldonlab公司tc2323型co2培养箱;依地酸(edta,sigma公司),3,3二氨基联苯胺(dab)。
1.2马棘醇提取物的制备[5]
马棘枝叶采自湖北建始,经湖北民族学院鲁开功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matsum,ipm),经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两次,过滤,浓缩蒸干,研末,收率为14.3%。
1.3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培养[6,7]
细胞培养瓶中接种raw264.7,调至ph7.2~7.4,含胎牛血清10%、链霉素l×105u·l-1、青霉素1×108u·l-1的dmen培养液,通以5%co2恒温37℃培养48~72h,细胞融合后,用0.1%胰蛋白酶和edta0.08%的混合消化液消化传代。实验前将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板,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液中通以5%co2,37℃,培养12h备用。
1.4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制备[6,7]
将ldl置于恒温37℃、ph7.2的pbs溶液(cuso4,10μmol·l-1)透析24h,在含0.1%edta的pbs中透析24h终止反应,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备用。脂蛋白氧化修饰程度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来表示。结果ox-ldl为21.4μmol·l-1,ldl为2.2μmol·l-1,说明ldl被氧化。
1.5动物分组共分6组,即:对照组(controlgroup,cg);ox-ldl组(ox-ldlgroup,olg);肝素组(100mg·l-1,heparingroup,hpg);ipm100,200,400mg·l-1保护组(ipm-100,200,400)。取细胞计数为1×108个细胞·l-1的备用传代培养细胞,按每孔500μl接种于6孔板,每组5孔,12h细胞融合后,更换无血清无酚红dmen培养液,后4组(hpg和ipm-100,200,400)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肝素和ipm预处理,培养12h后,除cg外,其余各组分别加入50mg·l-1ox-ldl培养24h获细胞。
1.6ldl-r表达的检测(免疫酶标记法,sabc)[6]
取细胞爬片,内源性过氧化酶以3%h2o2灭活,用羊血清封闭,加兔抗鼠ldl-r一抗,4℃,次日加山羊抗兔lgg二抗;加sabc复合物,dab-h2o2显色。脱水、透明、封片,镜下观察,阳性物呈棕黄色。以德国欧波同vidas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实验结果,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中ldl-r相对含量以细胞平均吸光度a值表示。
1.7ldl-rmrna表达的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7]
按trizol试剂说明一步法提取各组细胞总rna。取总rna4μl按试剂说明逆转录合成cdna,取2μl加入25μl反应体系扩增,pcr扩增条件为:94℃,5min;94℃,45s;52℃,45s,72℃,1min,30个循环,72℃10min。扩增后的ldl-r上游引物:5'tccatcttcttccctattgc3',下游引物:5'cagcccagctttgctcta3',合成360bp片断。内参照β-肌动蛋白上游引物:5'tatcctctccctcaccccatc3',下游引物:5'tcagtaacactccgcctacaa3',合成639bp片断pcr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显影,结果用天方凝胶图象分析软件分析,各组ldl-rmrna表达差异定量用各组目的基因与内参照基因的吸光度(a)比值来表示。
1.8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采用±s表示,配对比较采用t检验。
2.1ipm对raw264.7细胞ldl-rmrna
表达的影响各组细胞均有ldl-rmrna表达,ox-idl与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作用24h后,能明显降低ldl-r的mrna表达,与c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pm-100,200,400mg·l-1均能提高ldl-rmrna的表达,且呈现浓度依赖趋势,以ipm-400mg·l-1作用最强,与ipm-100和200mg·l-1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果见图1及表1。表1ipm对raw264.7细胞ldl-rmrna表达的影响(略)
2.2ipm对raw264.7细胞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
ldl-r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均有ldl-r表达,表达强弱有明显差别;ox-ldl与raw264.7细胞作用24h后能显著降低ldl-r蛋白表达,与cg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pm对ox-ldl引起的ldl-r表达下调均有保护作用,以400mg·l-1组作用最强,与ipm-100和200mg·l-1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素(100mg·l-1)对ox-ldl引起的ldl-r表达下调无明显作用,与cg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2。表2ipm对raw264.7细胞ldl-r蛋白表达的影响(略)
本研究发现ox-ldl可降低ldl-r表达,与有关报道一致[8]。其机制可能为细胞摄取ox-ldl后,使胞内胆固醇浓度升高,通过由胆固醇介导的负反馈抑制性机制,抑制了srebp与srei结合,进一步抑制ldl-r转录与翻译[10]。ipm可逆转ox-ldl对ldl-r的下调,而且呈现浓度依赖趋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泡沫细胞的形成,降低胞内胆固醇含量有关[9],即通过降低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胆固醇介导的对ldl-r表达的负反馈抑制性,而增加ldl-r的表达[10];ipm也可能通过蛋白激酶mek/erk信号转导途径,干扰ldl-r的转录所致[11]。这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其详细的作用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84.
[2]方志先,廖朝林.恩施药用植物志,上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25.
[3]张水利,朱伟英.马棘皮的生药鉴定[j].中药材,2001,24(1):28.
[4]胡泽华.马棘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镇痛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42.
[5]孙文基.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与制备[m].天津: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207.
[6]汪韶君,刘赛,孙福生,等.扇贝糖胺聚糖对巨噬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3):184.
[7]huangcl,lius.effectofscallopskirtglycosaminoglycanonproliferationofrat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andtheactionofmechanisms[j].chinjpharmacoltoxicol,2005,15(l):7.
[8]choypc,slowyl,mymin.lipidsandatherosclerosis[j].biochemcellbiol,2004,82(1):212.
[9]brownms,goldsteinjl.areceptor-mediatedpathwayforcholesterolhomeostasis[j].science,1986,232:34.
关键词:高校科研保密工作制度
保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与安全,高校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其保密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1]、高校的存亡及全体师生的利益,然而,建立健全的保密制度是高校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在保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为高校保密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为做好高校保密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1.高校科研保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对目前高校保密制度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保密制度不健全,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在一些高校的保密工作中,虽然已制定了本校的保密制度,但没有与高校工作本身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为了保证高校的科研秘密安全不允许研究生参加科研项目,这样的规定虽然有利于保证秘密安全,但考虑到工作实际情况,不免难于操作。因此,高校在制订保密制度时需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做到“既保证国家秘密安全又有利于科研项目的开展”。
1.3保密制度空置,缺乏配套机制保证制度的落实
保密制度不是空口号,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制度的约束力在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科研工作。笔者认为,为了防止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3]的现象出现,高校可以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考虑加入相应的促进机制,例如教育培训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
近年来国防科研项目研究在高校逐步增多,高校师生尤其是科研人员保密意识不强,认为无密可保、有密难保[2]、保密事项由保密部门负责于己无关等认识,对保密制度的贯彻执行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进而不利于高校科研保密工作的开展。
2.高校制定科研保密制度的新举措
根据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在制定保密制度时应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考虑,使得保密制度能够真正成为学校开展保密工作的有效武器:
2.1保密组织机构、保密责任制需明确
高校保密工作应按照“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高校首先要有一个清晰保密工作的组织体系:以科研项目管理为核心,横向覆盖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主要责任人职责应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为保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提供人力保障。
2.2人员管理、介质和设备管理是重点
项目的顺利开展要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为前提,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对人员、存储介质和载体、设备的管理等。人员实行“先审查后上岗”,人员出国、对外交流要做好保密提醒,人员离岗实行脱密期管理;人员使用的介质需登记、编号、标识;载体从制作到销毁应闭环管理;设备的管理应遵循“谁使用、谁负责”、“严格管理、技防到位、账物相符、安全可控”的原则,从购置到报废做出明确审批规定。
2.3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需严格
高校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的管理应遵循“严格管理、积极防范、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执行年审备案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工勤人员需签订保密承诺书;外来人员进出须履行审批手续并做好登记;保密技术防范到位,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结合,确保安全。
2.4活动、外事活动、协作配套管理不放松
随着高校科研项目的增多,活动不断增多,学校在制订保密制度时应将这些内容考虑领进去,例如会议应做好会议审批、场所保密检查、参会人员和会议资料的管理工作等。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审批程序,明确责任,不可放松。
2.5保密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合理的奖惩机制相结合
保密教育培训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保密工作要点,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分层实施。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保密监督检查,同时学校应考虑将保密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与职称评定、津贴奖金等紧密结合。
总之,高校需要根据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对照保密认证标准,研究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动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需要领导重视、各部门相互协作、全体师生共同努力;需要有效的制约、激励机制相结合;需要先进的技术、专业的人员、配套的设备[4]和符合要求的环境等保障;这样才能有利于制订适应高校特点的保密制度,为高校保密工作过奠定坚持的基础,使高校的保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王春梅,任鹏,马栋林.当前高校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146-165.
[2]伍李春,崔俊橦.高校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105-108.
[3]李源,郑鹂穜.高校开展科技保密工作实践研[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26(1):90-91.
[4]伍李春.关于新时期高校保密工作的理性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84-85.
作者简介:
郝少盼(1986.4-),女,河海大学科技处,硕士。
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保存管理方式方便,信息内容通过技术压缩之后所占的空间极小。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档案的传输速度快,方便使用和查阅。虽然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优点显著,但是其也具有极大的缺点。档案类信息传播速度快,一旦泄露就会迅速的传播,造成巨大的损失。另外,电子信息的加密程度有限,其泄露的风险更大。
二、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的保密措施
(一)提高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二)建立、健全电子信息档案保密制度
(三)保证电子档案的存储安全
电子信息档案一般保存于硬盘、软盘和磁盘当中,对于其中的磁盘和光盘应当进行一定的处理,防止光盘因此再次被写入无关信息而遭到破坏;资料应当装盒存放,并且涂上防划、防擦涂层,避免存储介质因刮擦而被损坏,致使信息丢失;重要信息应当做好备份工作,防止信息由于设备故障而丢失;应当存放于适宜的环境中,其湿度保持在35~45度,温度保持在17~20度之间,做好防火、防水工作。采用镜像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即两个相同的动态体系同时进行工作,若其中一个特殊出现故障而停止运作,另外一个体系仍然可以继续进行工作,防止信息文件的接受失败和丢失。单位信息的管理应当按照国家有段信息安全法规的规定,进行科学的分档管理。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和补丁程序,防止外来病毒侵入系统盗取信息,及时弥补程序中出现的漏洞。在管理系统中加入网络设备认证工具,管理信息访问设备。
(四)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查询和使用管理办法
【关键词】出庭作证强制作证证人安全保密证人信息保密
所谓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了解案件情况并向司法机关作证的诉讼参与人。然而,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极低又是诉讼的客观现状,尤其是在刑事诉讼中。究竟为何与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正义之举”竟会如此艰难主要是因为我国证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证人出庭基本没有经济补偿,同犯罪作英勇斗争后得到的往往只是精神层面的社会褒奖,而证人最需要的、最基本的人身安全却难以保障。因此,建立证人信息保密制度势在必行。
出庭作证才是证人作证义务的实质性内涵
究竟什么是“证人作证”这个看似常识性的问题,如今却成为困扰证人制度建设的首要问题。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只规定了证人有作证的法定义务,却没有明确证人作证义务的具体内容。虽然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41条第1款中明确指出:“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刑事诉讼法》第47条与第157条对证人证言笔录的采信程序规定又相互矛盾,从而导致司法人员在实践中习惯地认为:证人履行作证义务既可以采取出庭作证,向法庭口头陈述自己所知道案情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不出庭作证,由司法人员将其证言制成笔录在法庭上宣读的方式;并最终发展成:证人在侦查或阶段向警察和检察官陈述所知的案件事实便已经尽了作证义务,出现了证人向警察和检察人员作证,证人作证却不出庭,“书面证言”在庭审中大行其道的怪圈。
事实上,证人仅在侦查机关调查取证时陈述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实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作证义务”,所谓的作证义务应当是审判前向侦查机关作证和审判时出庭作证的协调统一。①站在“直接言辞原则”的角度看,出庭作证才是证人作证的实质性内涵。因为,尽管从广义上讲,侦查、和审判都属诉讼程序,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有证人的参与,但只有法院才是最终定罪量刑的有权国家机关,证人证言只有经过审判程序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即便在前两阶段,它被认为是真实的,或者已经通过了质证,但仍有有可能在审判阶段被,所以从根本上讲,只有法庭才是证人作证的主要场所。②因此,改善证人作证难的现实,探索证人作证制度的完善,应当以推动证人出庭作证为宗旨,以保障证人陈述所知事实为目的。
有关证人作证制度建设两种设想的分析
本着推动证人出庭作证的目标,学术界内形成了两种典型设想:一种观点力推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另一种观点则呼吁构建证人安全保障制度。然而,我国司法资源紧张的现实决定了无论是哪种设想,在今天中国的建设时机都还不够成熟。
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弊端。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理论基础在于:证人作证是在向国家尽义务,因此如果特定的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法定的作证义务,就需要通过国家强制力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甚至于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促使其履行。此制度在当今世界多国立法中都可见。表面看来,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原因的确在于:虽然法律要求证人出庭作证,但对于拒不出庭的证人,立法上缺乏相应法律后果的规定。无疑,强制出庭作证制度似乎的确可以强化证人作证义务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状,然而细分析之,却极可能带来以下弊端:
第一、致使已经严重失衡的证人作证义务领域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继续恶化,进一步形成证人工具化倾向。公民作证固然是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体现对国家机关的支持,而对应于证人的作证义务,相应的证人权利与国家保障义务也属必需。于是,若国家在需要证人作证的时候可以命令或者强制证人作证,事后的人身安全却无从保障,证人就沦为一种诉讼的工具,与物证、书证无异。而此种一味依赖国家强制力指引行为的思维,实质仍是义务本位的传统思维,很可能加剧证人作证权利、义务的失衡。
第二、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实施,将给原本就紧张的司法资源带来更大的负担。经费不足、资源有限是司法系统普遍的现实。而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具体实施重任最终只可能落在法院,对无正当理由不出庭的证人若需拘传,只可能通过法警来采取相应的措施,若需罚款则只能由法院执行庭执行。无论怎样都会给已经不堪重负的法院系统再添重担。
证人安全保护制度建设的瓶颈
证人安全保护制度,是当今世界国家在推动证人作证方面普遍采取的又一成功经验。但是,我国司法资源紧张的国情决定了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建立至少存在两个瓶颈:
经济瓶颈。在司法资源紧张的现实背景下,证人保护的经费很难保障。发达国家的证人保护体系当然可谓严密而精细。但是这种考虑周全的保护措施的明显弊端在于――成本高昂。在我国,“办案经费不足、办案装备落后、装备科技含量低、交通工具短缺是公安司法机关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在一些地区和部门严重到直接影响日常办案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此巨大的证人保护经费投入是很难保证的。
证人信息保密制度
如前所述,在我国现阶段,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证人安全保护制度建设的条件尚不够成熟,但逐步向最终完备的制度过渡的突破口是存在的,那就是――证人信息保密制度。
证人信息保密制度的具体内容。如前所述,害怕遭到犯罪人及其团伙的打击报复是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主要原因,而证人之所以遭打击报复多半是由于其私人信息被披露或泄露。因此,证人信息保密制度其实就是在审判前、审判中通过何种措施有效防止证人私人信息的泄露,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二,审理阶段的隐蔽作证程序。当案件进入到法庭开庭审理阶段,简单的信息保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证人的需求。因此,无论是经侦查机关认定,还是证人自己申请信息保密的,到审查阶段,均应当由公诉机关向受案法院申请,由法院通过令状书或其他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的形式加以确认后,进入隐蔽作证程序。隐蔽作证程序的具体操作主要是:通过独特的法庭布局或采取物理遮蔽和现代影音技术等措施对证人采取隐蔽措施。
综上所述,在强制出庭作证制度与完备的证人安全保障制度建立之前,通过证人信息保密制度的逐渐建立与完善,可以为完备的证人安全保障制度培育土壤与氛围,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采取信息保密制度不仅是在物理上使证人和其他人隔绝,避免证人被熟悉的人认出,尽可能消解证人的“顾虑”;并且在心理上也给予证人保护和慰藉。
信息保密制度所需的人力及经济投入更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像美国那样的贴身保护证人,是我们的司法资源所无法负担的,而信息保密制度及隐蔽作证制度无需新增任何机构和人员来实施,它只是刑事诉讼运行中的一项配套措施。因而,这不失为我们当下较为可行的现实选择。(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注释
[关键词]薪酬管理中小企业福利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中小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的在中国大地上茁壮成长,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这些中小企业在企业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特别是因为薪酬设计不合理,无法很好的吸引、挽留和激励员工,导致核心员工流失,使企业失去竞争力,阻碍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行业的领头羊,甚至有的企业半路夭折,倒在了企业发展的路上,甚为可惜可叹。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薪酬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薪酬战略不明确。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对薪酬管理概念的界定缺乏理性的战略思考,没有将薪酬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综合考量,让薪酬战略来帮助企业实现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就薪酬论薪酬,把薪酬本身当成一种目的,缺少考虑将薪酬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匹配。管理人员只是知道必须向员工支付薪酬,但是对于为什么支付、支付的依据是什么、支付的方式是什么及支付的数量和标准是什么,不是很清楚。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薪酬战略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制定恰当的、合适的薪酬战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能否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
2.薪酬制度不规范。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一套严格的薪酬管理制度,他们对于自己同行业、同等规模、同等技术水平的企业薪资水平不闻不问,也不做薪酬调查,大多数中小企业员工的工资标准由企业领导随意确定,员工的工资核算缺乏明确的依据和科学的方法,员工无法通过薪酬制度来了解自己的大致收入。
薪酬制度缺乏弹性,员工一个月的总收入就是基本工资,另外加上寥寥无几的补贴,没有绩效奖金这回事,因此只要按照公司的规定出满勤,就会拿到同公司约定的收入,干好干坏一个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激励机制,导致企业无生机,缺乏竞争力。
没规范的薪酬调整制度,员工的薪酬调整只是凭企业管理人员的感观印象,印象好了就给你加薪,印象不好加薪无望,导致员工拼命的讨好领导,而不是通过工作出色、业绩良好来获取薪酬调整。
3.薪酬制度不透明。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均采用薪酬保密制度,使得员工很难判断是否同岗同酬,从而引起员工猜疑,产生不满情绪。
有些中小企业虽然实行薪酬保密制度,但是私下里员工之间还是互相打听别人的薪水,久而久之,薪酬保密制度变得名不符实了,另外,在知道同等岗位、同等资历的员工比自己工资高时,会产生强烈的受歧视感,大大降低了对公司的忠诚度。
4.福利体系不完善。员工福利是薪酬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以福利的形式提供给员工的报酬,是对员工生活的照顾,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除工资与奖金之外的一切物质待遇。企业要与员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除基本薪酬和可变薪酬部分外,还应有效地运用福利措施,以显示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对员工的关心。但面对福利投入少的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有的甚至连社保“五险一金”部分也没有。有些中小企业虽然有“五险一金”,但应该通过企业的福利设计(比如休假、带薪休假等)来激励员工,而已有福利的执行力度也不大,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福利体系。
二、如何设计完善的薪酬体系
1.薪酬管理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薪酬管理意在启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根据各个阶段经济趋势的不同,制定不同时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做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人力资源是实现这一目标很重要的一环,没有好的人才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另外,即使有了企业需要的人才,如何让这些人才发挥最大的能量,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时薪酬体系也要随时跟着调整,让薪酬管理在不同阶段成为激发这些人才发挥最大效力的工具。
2.建立规范的薪酬体系。规范的薪酬制度是企业薪酬管理的基础。(1)改变企业管理者以前随意确定员工薪资水平的观念;(2)进行科学的岗位评价,确定不同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3)调查同行业、相似规模和技术能力企业的工资水平,确定本企业的薪资水平;(4)确定薪酬结构,纳入绩效考核,以便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5)制定薪资调整的依据,使得薪资调整有法可依。
这样规范的薪资体系便可建立起来了。
3.重视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透明是一个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的灵魂,而实现公平透明的薪酬制度就必须是把企业薪酬分配信息准确全面地于传达,企业薪级制度为每位员工提供的明确职业发展道路,减少猜测,是员工工作热情的保障。
4.完善企业福利体系。中小企业要严格遵守劳动法的规定,除给员工交纳“五金一险”,设计低成本、多元化的福利项目也是必不可少的。福利的效用最大化是考验管理者的能力水准的标尺之一。例如,对于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使他们无偿使用企业的车辆、报销带家属的旅游费、报销小孩学费、额外的商业人寿保险等;对于基层员工,可以定期组织他们集体出外旅游、每年定期体检、员工生日时送鲜花和蛋糕、免费的午餐、免费的班车、提供免费的娱乐活动场所等;另外在休假制度中,不仅应包括国家法定节假日,还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员工服务年限给予相应的带薪年假待遇,这些都是能留住员工的福利性政策。
【关键词】体检保密隐私保护
Briefanalysiscadrephysicalexamination'ssecurityandprivacyprotection
FANGXiao-fen
(TheHealthManagement(PhysicalExamination)CenterofThesecondHospital,UniversityofSouthChinahengyang,hunan421001)
【Abstract】Thisarticleelaboratedthephysicalexaminationorganizationinthecadreinstitutionphysicalexamination,howdoesimplementthesecrecysystemandtheprivacyprotectionsystem.tokeptsecretthecontentandtheprivacyprotectionsystem'scontentandthemethodhascarriedontheanalysis.Andtokeptsecretprotectstwoconceptswiththeprivacy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andthedecision-makinghascarriedonthepreliminaryanalysis.
【Keyword】physicalexaminationsecurityprivacy
干部是我国党政机关的基本组成人员,目前,许多大型国企以及国家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同样也列入干部管理体系。干部是维持国家政府机构正常运行的中坚力量。
1干部体检的保密问题
1.1干部体检的保密内容
1.2干部体检的保密对象
干部体检的保密内容的确定,还必须明确保密的对象。干部体检不同于个人的自行体检。干部体检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干部体检的保密对象应该由当地党政部门明确。目前大部分地区刚开始恢复干部保健制度,因此许多党政机关制定体检制度之时,对于体检的保密问题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因此在干部体检过程中,干部的体检保密工作并不完善。
从保密对象来讲,应该有两大群体。其一是体检中心内部人员,其二就是体检对象周边人员。而体检结论对于体检的组织机构是知晓的,因此体检机构对于内容的传播承担保密责任。体检机构对于结果的了解应该在体检组织结构明确权限。
体检中心内部人员的保密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于知情者进行保密教育,严肃保密纪律,阐述保密的重要性。做到知道的不讲,不知道的不问。对于违纪者给予严肃地处理。
体检对象周边人群是体检机构较难处置的人群。现在许多单位体检结果领取方式不确定,有的是请旁人代领,请司机或者秘书代领。从而造成了干部身体状况的资料外泄,造成单位甚至地方的政府机构运行异常,造成干部个人工作被动,指挥失灵。
因此,我们认为,干部体检的结果应该由体检组织部门予以强行规定,制定体检报告呈递方式,从而保证政府机构的平稳运行。
作为体检机构,在接受体检任务时,应该主动提醒组织机构明确报告递呈方式。在工作实际之中,应该将体检报告看成是政府的信息资料予以保护。
1.3干部体检结果保密的重要性
首先必须明确干部体检保密是相对于党政组织而言的。党政组织有权利全盘了解干部与干部队伍的身体状况,从而在工作中进行合理的人事安排与调整,保证党政机构的正常运行,政令通畅。
其次是爱护干部身体,关心干部的需要。在组织上掌握了干部身体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之后,组织上应该根据干部身体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医疗措施进行保护。
第三是保护干部合法权益的需要,由于医学知识的不对称性,干部体检资料外泄,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者竞争对手所利用,造成干部本人的事业与仕途发展受到影响,合法权益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2干部体检的隐私保护
干部体检的保密是针对组织而言的,隐私保护则是针对体检对象个人而言的。
关于隐私,王利明教授主编的《人格权法新论》一书中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民商法学家彭万林先生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张新宝教授认为,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隐私权的宗旨是维持人的心情舒畅,维护人格尊严。而在体检过程中,体检机构毫无疑问了解了体检对象的许多隐私。
2.1体检的隐私暴露内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员工)
身份证号码:
住所地:
家庭地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遵循诚实信用、平等自愿的原则下,经协商就甲方公司薪酬体系保密事项达成协议条款如下:
一、甲方的工资薪酬体系设置属于甲方公司的管理信息内容之一,并经甲方采取保密措施,属于甲方公司的商业秘密。
二、乙方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保密制度,不得刺探他人的工资薪酬福利待遇,不得泄露自己的工作待遇等情况;非本人原因知悉他人情况者,应及时向甲方主管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密进一步扩大,不得传播、散布、比对。
三、双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依照诚实信用原则,乙方仍然不得向甲方公司就职人员及其有关亲朋好友披露自己曾在公司就职的工作待遇情况。
四、违约责任约定:
2、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或有关法律规定,甲方按乙方自动离职处理,或者视情况给予降薪、降职甚至作出开除的处分决定。
五、争议解决办法:因履行本协议而发生纠纷,可以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处理。
六、本协议正本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一、信息发展现状
随着电子时代网络平台的兴起,网络信息系统正成为我们企业、机关办公管理的业务平台,成为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的重要手段,在着力建设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办公自动化网络的保密工作,注重开发和运用有效的保密措施,树立起坚实的保密防护体系。
目前涉密载体有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视频和音频等方式存在的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以及半导体介质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作中需要保密的范畴。
二、企业保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根源
三、如何加强信息保密工作
网络在保密防护方面有三点脆弱性:1.数据的可访问性。数据信息可以很容易被终端用户拷贝下来而不留任何痕迹。2.信息的聚生性。当信息以零散形式存在时,其价值往往不是很大,一旦网络将大量关联信息聚集在一起时,其价值就相当可观。3.设防的困难性。目前网络在建设阶段的软件和硬件产品,不管是进口产品还是国内产品,由于商业利益,在制造时往往给网络信息用户留下严重的隐患,也无疑给网络信息用户攻击打开方便之门,给保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对加强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的保密防范工作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物理隔离。根据我国有关保密要求,办公自动化网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与社会公众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即企业管理行政机关内部计算机网络必须经上级保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运行,不得与社会公众信息网计算机相连、存储、处理和传递企业、机关内部信息。提供信息的单位应当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健全信息保密制度。
(二)数据加密和数据签名技术。信息的保密是为了防止对手破译信息系统中的机密信息。数据加密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窃取、侦听或破坏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办公自动化网络进行数据加密,是通过网络中的加密机构,把各种原始的数据信息,按照某种特定的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的数据信息。目前常用的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对加密三种方式。
(三)充分利用系统自身提供的保密措施。由于工作习惯,用户对网络的认识不足,基本不用或很少使用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保密措施,从而留下隐患。其实,一般的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自身都带有很好的保密措施,都要加以充分利用,好好把握。
四、针对泄密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进行保密培训,加强保密意识。定时对涉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以及各项保密制度,扎实搞好保密知识专项教育,消除员工在保密方面消极懈怠的思想,深刻领会《保密法》的精神实质,立法的目的、意义,熟知《保密法》的具体内容,增强依法做好保密工作的观念,严肃保密纪律,强化防范手段,促使涉密人员真正做到政治上坚定,思想上纯洁,业务上精通,作风上严谨,工作上细致。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保密制度。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促使保密工作顺利开展及取得成效的首要前提和条件。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保密检查等形式,不断向各级管理人员宣传党和国家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当前保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保密工作,提高保密意识,引起管理层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给予有力的支持。
(三)加大保密资金投入,及时更新保密设备。保密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费的投入。没有足够的经费作保障,就不能切实提高保密工作的质量。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同时还要注重保密设备、仪器的更新换代。
(四)严把宣传报道关,严防涉密信息“合理化”流失。有些公司或领导为扩大影响,不遗余力的进行舆论宣传,一些涉密信息就这样被当成宣传亮点“合理化”流失了。保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一张简单的图纸、一份普通的文件都有可能含有涉密内容,一旦泄密都可能给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在宣传方面一定要注意筛选信息,讲究宣传策略,严防涉密信息“合理化”流失。
其次,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撑。对于档案日常的维护、安全的保护和故障的处理都需要高技术的支持。这就需要配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硬件设备,然后有优秀的设计人员设计开发出具有实用性管理档案信息的软件,最后要形成一体化管理的网络系统。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以后,也要投入一定的技术力量去进行日常的维护。随着时展的需要,要求对软件及时的更新和升级。
第四,要有一定规模的档案数据库。数据库数据太少那整个系统就只能是摆设,使用价值也相应减弱。把各种依靠物质载体的档案信息转为数字化信息,全面建立档案一体化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传统档案由于不能做到资源共享,大量的档案信息存于档案室内,想要寻找和查阅档案比较困难。数据库的规模和内容,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用性。数据库的建立,要体现其便捷性,安全性和实用性。只有符合了这三点,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有效的档案信息数据库,也才能发挥档案信息数据库的作用。
第五,要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化。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有一定的标准,才能使档案信息化的在社会上全面推广,如果没有标准,档案在不同的管理系统和操作平台不能实现兼容和统一,那么费钱费力的档案信息化就没有实现的意义。这样,会出现重复劳动的现象,造成人力和财力的双重浪费。不仅如此,最主要会影响档案信息化实际的开发效效果。最后,要有现代化的档案管理人才。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方面,技术方面,管理和责任心方面都有更高更新的要求。业务方面,要有一定的业务知识,这是档案管理人才最基本的要求,不难达到;技术方面,这是对档案管理人才新的要求,其中包括计算机操作、数据库建立、图像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管理和责任心方面,这是对档案管理人才责任的要求,档案信息存在一定的保密性,在管理方面出现一点的漏洞,就有可能造成档案信息的泄露,大到国家小到单位及个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管理制度要严密,管理人要责任心极强。抓好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使其整体知识结构水平达到信息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