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1300㎡网红大屏展播现场人潮涌动
人们纷纷驻足拍照记录
此次数字作品展播
将一直持续到小年夜(2月3日)
从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10点间轮播
全网曝光量预计超千万人次
此次上屏的三支视频
来自四川传媒学院与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共同主办
四川省科教兴川促进会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文化遗产创新推广中心
指导下的
首届蜀地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创作大赛
制作赛道优秀作品
一号作品
《欣欣向龙》
学生制作人
2021级艺术与科技01班谢何俊
2021级游戏艺术设计01班郭昱川
2022级艺术与科技02班许洋
制作笔记
这是一次技术挑战,更是一次视觉艺术探索。制作过程中,策划、美术、技术需要充分沟通,面对一些预料之外的困难,比如立体效果的调整、视角的匹配、资产的选择和处理等,都是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中不断修正。作品最终得上大屏无比自豪,感谢谢雨岑老师和杨皓老师的指导。这次开发过程最大的体会是:技术是基础,创意是灵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虚幻引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尝试更多的领域与可能性。
分镜策划
场景二维设计
场景三维出版图
场景三维最终版
二号作品
《倒计时》
2021级艺术与科技01班杨盈
2021级艺术与科技01班汪杰
2022级影视技术01班郑柏玉
倒计时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形式多样的突显每个数字的出屏效果。我们观摩了大量的裸眼3D视频,总结出一些裸眼3D的表现形式,运用于场景搭建和动画调节。调整动画时,由于对运动规律的理解不深入,动画部分出现很多问题,万晋杉老师和詹平老师总是耐心地告诉我们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去解决。项目从主题策划,分镜绘制,模型制作,动画调整,后期合成,都凝聚了师生的认真和付出。
分镜设计
材质指引
三维搭建\动画调整
三号作品
《林黛玉》
2021级艺术与科技01班魏衍
2022级艺术与科技02班张涛
2022级影视技术01班罗娜
团队分工明确且高效的执行力是保障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杨淯焜老师以主美视角完成前期的屏幕定稿设计和国风感的裸眼3D场景,罗娜同学和张涛同学主力完成裸眼3D人物面部表情和布料的制作,罗娜同学主力承担人物的衣服和材质制作,谢文钰老师指导学生们进行绑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积极沟通,即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也能通过分工与合力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