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深度报告,宠物产业市场管理趋于精细化「图」
一、宠物行业发展概况
宠物指人们为了精神目的,而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豢养的生物。宠物行业可细分为五大板块。宠物行业主要包括宠物养殖交易,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及宠物服务消费等五大板块。各领域下可再根据商品特征和服务模式再进一步细分。
宠物市场经济分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宠物行业兴起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大致经历了启蒙期、成长期和高速发展期三个阶段。
中国宠物行业发展阶段梳理
二、宠物行业产业链
我国宠物产业链的上游为宠物活体繁育等,中游为宠物产品,主要包括宠物的食物及其用品,下游为宠物的服务市场,主要包括宠物医疗、宠物美容、宠物培训等。
宠物行业产业链一览
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升,高收入宠物主占比也在不断提高,2021年,我国养宠人群以4000-9999元的月收入为主,超三分之一的宠物主月收入在万元以上。
2019-2021年中国养宠人群月收入分布
三、宠物行业政策梳理
中国宠物政策发展从1980年禁止饲养犬只,到2003年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等对宠物的饲养做出明晰的规定,2009年开放养宠物数量限制,2015年对宠物医疗规范管理,2020年宠物饲料优化管理。未来随着人们文明程度提高和行业规范的完善,行业将进入更加健康的发展阶段。
中国宠物政策发展历程
四、宠物行业发展方向
1、推动宠物产业市场管理趋于精细化
目前国内宠物市场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化,意味着宠物产业结构必须朝着精细化管理方向稳步前进。现阶段我国农业部认可的兽药原材料大体可达十种以上,其中有九种药物为仿制药品,仅有一种为非仿制药品。兽用复方制剂的审核也主要通过升级审批的方式实现,并且农业部准许使用的兽用复方制剂品种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目前国外宠物用药的销售量呈现出显著上升趋势,自2002年以来,国外宠物用药的销售量已在宠物保健品的销售量中占据了5成左右。国外宠物药品在管理方面具有良好的标准化特点,但我国药品管理却普遍缺乏专业性,甚至大部分药品存在严重的人畜混用现象,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宠物药物的成本价格控制。此外,国内宠物药品的价格并不包括在政府定价范围,并且仅牵涉了小部分人的经济利益,致使宠物药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重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与管控。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目前国内宠物用药的生产已无法适用新时代众多宠物家庭的个性化需求,必须在保障宠物用药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用药成本价格,正确把握两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定位,充分发掘其中潜藏的经济利润与商机。
2、适当加大宠物药品研发力度
当前我国宠物药品的生产厂家数量有限,甚至并非专门用于生产宠物药品的企业,还兼顾着其他药物的生产活动。对于进口的宠物药品而言,其成本价格相对较高,在包装上也较为考究。但国内在生产宠物药品时,并未在药盒包装中清楚标注出药品的重要组成成分,一旦宠物出现不良反应,兽医也无法精准判断致使宠物不舒服的药物组成成分。此外,对大型动物进行用药过程时,其药剂使用量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极易造成药物资源浪费。最后,生产宠物药品的商家还应深入调查与分析社会受众家庭宠物的用药需求,积极创新与研发更具有针对性的复方药物,尽可能以剂量较少的药物为首要目标,在有效治疗多种宠物疾病的基础上适当改良宠物用药包装,同时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督促厂家适当加入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此为高质量药物的生产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