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华林清清陈辉余燕红通讯员刘莎林伟吟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新的开始,是一年中新的希望和美好。新入职、新入学、新入伍等各种团体体检如火如荼。作为新时代的生活方式,体检已然成为现代人寻求健康的一条途径,也是及早发现身体疾病的主要方式。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专访各大体检中心的专家,请他们谈谈如何选择体检项目。专家指出,最好在一般体检套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家族史的“个性化”特点,重点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筛查。
图/视觉中国
“三高”是体检人群中排名前列的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过剩、运动减少,我国代谢性疾病一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大体检中心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任陈庆瑜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医院几万人次的体检都显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脂一直是排名前列的疾病。
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体检科主任符力介绍,在2020年,省医体检中心接待体检人次为37791人次,其中排前10位的异常结果为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病灶、脂肪肝、动脉硬化、心电图异常、尿常规异常、血压升高、胆囊息肉、肝功能异常。
不同年龄的你,该如何选择体检项目
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体检科2016-2020年体检异常情况图/医院提供
20岁-30岁必做的常规体检项目
成人后每年需进行一次基础体检
一般来说,①身高、体重、血压、腰围、五官科(特别是鼻咽部);②口腔科③胸片④彩超(肝胆脾胰双肾)⑤化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为成年后基础检查项目。
“临床发现,有5%-10%的患者,发现肾脏病时就已经进入了尿毒症。所以自己的感觉往往是靠不住的,要重视医院体检。”广东省人民医院东八区主任郝文科教授向记者强调,在体检时,一个不到30元的尿常规检测,可以筛出血尿、蛋白尿等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异常指标。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肥胖、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筛查项目和频率可升级为加强版,每半年至一年进行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尿蛋白肌酐比检查。“200元不到,就可早期发现肾损害。”
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体检科图/医院提供
按不同年龄依次增加项目
重点筛查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
30岁-40岁
另外,由于卵巢在腹腔深处,一般经腹部的B超很难发现早期的病变,因此建议女性在30岁后,每年做一次卵巢癌的阴道彩超筛查,有家族史的人群,还可以添加肿瘤标志物CA125和HE4有辅助诊断的意义。
40岁-50岁
从这个年龄段起心脑血管疾病开始高发,每半年或一年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还应添加上心脏彩色B超和颈动脉B超。中老年肥胖群体、有心脑血管家族病史与既往病史的人群应尤其重视。例如颈动脉B超能查看颈动脉狭窄的情况,颈动脉狭窄是脑梗的高危因素。
肺癌一直是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第一的肿瘤,所以,嗜烟者(包括接触二手烟者)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螺旋CT检查,以早期发现肺部结节。
专家还指出,由于40岁之后逐渐是肿瘤的高发期,所以在40岁以上推荐加强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类199、糖类153、糖类125、EB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等)。另外,女性可考虑乳腺钼靶、性激素六项检测。
50岁-60岁
“必须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以筛查大肠癌;如有家族史或息肉病史,应每2-3年查一次胃肠镜。”麦韵屏说。50岁后是癌症高发阶段,55岁以上,生活习惯不佳或由于职业因素有罹患肿瘤高危风险的人群,可根据不同癌种适当增加检查项目。有肿瘤家族病史的人群,常规体检中血样检查及肿瘤标记物检查则非常必要。
50岁以上男性应将前列腺癌筛查纳入体检清单,每年应该查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有肝炎病史人群,需排查肝癌。
值得注意的是,陈庆瑜主任认为,这个年龄段可以选择心脑血管疾病深度检查(包括冠脉CTA、经颅多普勒、头颅MR+MRA等,可参考个人风险高低酌情考虑)。
60岁以后
心脑血管病人每半年检查一次眼底,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导致的眼底并发症也是越来越常见。据统计,全国约有1.39亿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引发的众多并发症中,糖尿病引发的眼底病变危害尤为严重。因此,眼底检查对于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十分重要。
60岁以后的女性重点做好肿瘤筛检,如出现外阴肿物,绝经后的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要尤其注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磁控胶囊胃镜图/医院提供
高危人群:防癌体检
体检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肿瘤的早筛。陈庆瑜主任说,针对我国高发的肿瘤,有6类人群要特别注意防癌体检。
●肺癌高危人群:长期吸烟者,尤其20岁以下开始吸烟、烟龄在20年以上者、每天吸20支以上,以及长期二手烟接触者,有肺癌家族史者。
●肝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以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有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的患者。
●胃癌高危人群:长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病的人群。
●宫颈癌高危人群:早婚、多产、多性伴侣、高危HPV持续感染者。
●乳腺癌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胸部放射治疗史者。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家族成员、长期便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