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生,我有个亲戚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肺部有结节,未引起重视,今年体检发现已经恶变,这个病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我是不是也应该增加体检项目?”昨天,市民王先生来到市中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向该院体检中心主任徐瑾咨询。
如今,市民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然而很多人对健康体检这件事,还是不甚了解。什么样的体检可以既经济又有针对性?一起来和徐主任聊聊体检那些事儿。
“很多单位每年都会为员工安排体检,这项福利非常必要,可以及早发现身体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单位安排的体检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徐主任说,通常单位体检包含的大部分是基本体检项目,如健康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等,为健康体检必查项目。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建议受检者逐一进行检查;而“X”为专项(自选)体检项目,主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及慢性病风险的个体进行专项筛查。
“三高四高”人群可做心脑血管筛查
“以前,心血管疾病大多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现,如今有年轻化趋势,所以对心脑血管及代谢疾病的筛查,我的建议是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等人群,心理压力大及失眠的人群,可以来做个筛查。长期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食用高热量、高脂饮食,长期吸烟、酗酒人群,也建议做心脑血管的筛查。”徐主任说。
“有个48岁的女性心梗患者,在心梗发病前,只参加单位体检。要知道,心梗的发生主要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不稳定斑块,而常规体检是很难发现血管内病变的。如果没有做颈动脉B超、心脏彩超等专项检查,就无法发现心血管病变。”徐主任举例说,血脂全套、血黏度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风险因子之一;动脉硬化检测是检测动脉僵硬度;心肌酶谱,主要是用于心血管疾病、骨骼肌疾病、溶血性疾病、心肌炎等疾病的辅助诊断。血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心脑血管病发生的新型风险因子。
不同年龄和职业,体检项目不一样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肺癌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建议有肺癌家族史、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环境污染接触人群或40岁以上健康人群,每年筛查一次。比如,胸部低剂量CT扫描可以了解胸廓、肺野、纵膈的情况,排除肺部各类疾病;而肺功能检查可检测呼吸道通畅程度及肺容积、功能,可检出早期肺及呼吸道疾病。”徐主任说,如果是老年人,心脏超声、颈动脉超声、胸部低剂量肺部CT、血粘度、骨密度、眼底、胃肠镜等都是比较适合添加的项目。
而女性可增加妇科、乳腺B超、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项目。
“有些人觉得我还年轻,没有任何身体不适,没有必要去做体检。其实在每年的体检中,都会遇到因从来不体检突发重大恶疾的人。体检发现问题后置之不理,也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徐主任表示,体检不要太拘泥于年龄,而是应该根据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生活环境、身体状况、家族情况等而定。
据记者了解,目前绍兴市人民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第二医院等各大医院都推出不同的体检套餐,为体检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1+X体检方案,最大限度地方便、满足不同市民的健康需求。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setTime(item.create_time)]]·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