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证的禁养犬能否继续饲养?收容处置场所情况如何?川叔知民生

日前,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成都市公安局发布关于《成都市限养区禁养犬品种目录和大型犬标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将养犬规范话题再次推向公众视野。

“养了8、9年的狗并且也办了狗证,为什么说不能养了就不能养了?”

“难道要因为养狗搬家?房子说换就能换得了吗?”

“公告说无法安置可送至收容处置所,救助站有这么大的接收能力吗?”

……

近日

四川发布后台收到不少网友私信

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与担忧

川叔就此开展多方采访

确定35种禁养犬品种新增禁养犬品种14种

新规划定:限养区包括5+1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市)县人民政府划定区域

根据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对《通告》的解读,此次调整最终确定35种禁养犬品种。较2010版禁养犬目录,移除禁养犬品种1种:巴西非拉狗犬;新增禁养犬品种14种:捷克狼犬、阿富汗猎犬、罗威纳犬、寻血猎犬、大白熊犬(比利牛斯山犬)、拳师犬、伯恩山犬、杜宾犬、马林斯诺犬(马犬)、土耳其坎高犬、巴西菲勒犬、匈牙利可蒙犬、西班牙加纳利犬、爱尔兰赛特犬(雪达犬);调整禁养犬品种标准1种:在限养区禁止饲养肩高50厘米(含)以上的中华田园犬。

限养区范围包括成都市中心城区及其他区(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限养区域。

即:成都市限养区指成都市金牛区全区、成华区全区、锦江区全区、青羊区全区、武侯区全区、高新区全区、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全域、其他街道的商品房居住区、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农村安置房集中居住区及西部博览中心、成都科学城等为限养区域,及其他区(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限养区域。

已养禁养犬应安置至非限养区或送收容处置场所

收容处置场所:正加紧建禁养犬独立隔间中心收容能力有限

“《通告》发布前就已养禁养犬并且办了狗证的犬只如何处理?”是此次规定颁布后,公众讨论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根据解读,已经饲养了禁养犬品种犬主应当将禁养犬只安置至非限养区。无法自行安置的,可以选择将犬只送犬只收容处置场所,并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容处置场所包含四川省启明小动物保护中心以及成都市双流区爱之家动物救助中心。

“因为禁养犬体型及性格等没办法在现有的犬舍中混养,我们正在将较大的集中犬舍规划修缮单间。”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统计出能收容多少禁养犬。“我们尽能力能多收一个是一个,给它们一个容身之所。”

此外,从成都市双流区爱之家动物救助中心官方公众号公布信息获悉,在这个110亩的流浪动物救助基地里,目前已有流浪猫、狗5000余只,且地租、粮食等都依靠社会的爱心捐助。

重庆出台新规:已登记犬只可以继续饲养且总数不得超过2只

公众呼吁:参照重庆养犬管理规定条例之下望能兼顾人情

“家里的马犬已经12岁了,之前还做过一次手术,剩下的寿命也没有几年了,这种时候没办法送到非限养区更不可能送收容所。”市民陈先生说。

艾女士同样表示,一夜之间养了8年的杜宾突然不能养了,并且狗狗也办了狗证,内心非常难接受。“对于我它已经是家人般的陪伴和情感寄托,希望成都政策也能参考重庆,对此前合规的犬只避免一刀切。”艾女士说。

梳理各城市出台的犬类管理条例发现,各地对犬类的肩高和体长、以及饲养数量、禁养的犬只种类数量等规定都不尽相同。而公众提及最多的《重庆市禁养烈性犬、攻击性犬种类目录和大型犬标准(试行)的通告》于今年10月1日起已正式施行。

按照《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和第四十八条规定,2023年9月30日前,重点管理区已经登记以及一般管理区已经免疫的属于本《通告》所列的烈性犬和攻击性犬,2023年10月1日后,可以继续饲养。但是,应当按照《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重新登记,并遵守有关行为规范,且重点管理区每户饲养犬只总数不得超过2只。2023年10月1日后,不得新增饲养《通告》所列的烈性犬和攻击性犬。

符合上述条件继续饲养烈性犬、攻击性犬的养犬人和管理人,除遵守养犬一般性行为规范外,还不得有下列行为(详见《重庆市养犬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1.将一般管理区饲养的烈性犬、攻击性犬带入重点管理区;

2.饲养烈性犬、攻击性犬,未进行栓养、圈养,或者未在显著位置张贴警示标牌;

3.携烈性犬、攻击性犬出户未采取装入犬笼或者加戴嘴套的防护措施;

4.重点管理区携犬出户不系犬绳或者不佩戴犬牌,所系犬绳长度超过1.5米。

四川省公安厅:将犬只管理服务纳入政务服务事项

专家解读:已办狗证犬的建议延长处置过渡期

对随意遗弃现象如何有效管理?对不文明养犬行为又当如何规范?

据悉,2021年以来,四川省公安厅先后开展4次全省犬只底数摸排行动,确保应登尽登。加大对不文明养犬行为整治力度,推动各社区整合网格员、社区或业主(物业)委员会、保安门卫、小区院落自治成员等社会力量,纠正不文明养犬问题,查处违法养犬行为。

针对此次成都所出台的禁养犬新规所引发的公众讨论,陈光认为,每一个新的规定出台之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都应当有一个配套解决办法。“比如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这个收纳能力,对于新规出台前已合规办理狗证的市民,是否应该给他们一个半年左右的过渡期来进行妥善安置,这也是让政策本身能够落地非常重要的条件支持。”

THE END
1.狗的寿命有多长狗寿命并不是固定的,各个品种的寿命相差很大,一般来说,狗的平均寿命在8-12年左右,大型犬的寿命比小型犬的寿命短一些。研究表明,狗出生到1岁是幼犬,1-7岁后是成犬,7-8岁之后进行老年化,自然老死的狗不会长时间出现体力变差的情况。 狗能活多长时间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是它的寿命相对人来说却短得多。http://m.15tqc.com/show4014016/
2.法律养狗最多不能超过几只以上海为例,每年养狗最多不能超过1只。个人在城市化地区内饲养犬只的,每户限养一条。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只。每个地区关于养狗只数的限制,不一样,全国对此没有统一的规定。法律依据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第十一条 本市实行养犬登记制度和年检制度。饲养犬龄满三个月的犬只,养犬人应当办理养犬登记。 未经...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72314.html
3.狗狗最久能活多久?一般来说,狗狗的平均寿命为10~15年,据说世界上最长寿的狗狗长达34岁。狗狗寿命在15年以上就已经算是比较长寿的了,在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下,少部分狗狗可以活20年以上。主人要想狗狗活得更加长久,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定期给狗狗做好免疫工作,保持狗狗饮食中的营养均衡,保持狗狗有足够的运动量,并定期给狗狗做...https://www.isdpp.com/issue-17827.html
4.狗的寿命是多久狗狗好饲养吗狗的寿命是多久,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狗狗的一生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狗能活多少年呢?近来狗的寿数正在延长,可是即使任何长命的狗,最多是二十年顶多。狗老的速度很快,雌狗在产后半年就迎候初度发情期的来到。在一岁前后,迎候第2次的发情期,而能受胎。人一到四十岁就衰弱,一到七十岁...http://news.boqii.com/dog/108116.html
1.一户能养一只狗多了没法办证山东频道“犬是一种宠物,但是宠物是个人的宠物,不是社会宠物;不能给社会造成负担。”好几位市民表达了这个观点。 如果做不到十条承诺,最好不要养狗 市民田女士养过八年的狗,是一名动物保护者。很多朋友看到田女士养的宠物狗非常可爱,也都想着能够养一只。“这时,我都会拿出一个对狗狗的十条承诺给朋友看,如果做不到就...https://www.dzwww.com/shandong/jinanxinwen/201105/t20110520_6371775.htm
2.夫妻卖深圳两套房养百余流浪狗每年花二三十万厂房里大约有100多只狗,卓玛每天都要给它们喂食、洗澡。这里不以养狗为业,更不是对外开放的宠物店。据卓玛说,自2004年开始,她和丈夫扎西就开始陆续收养流浪狗。为了收养狗,他们不惜卖掉两套目前共市值千万元的房产,甚至向亲戚借钱养狗。前天,卓玛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官微转发,目前已有超万人为她点赞。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9WABb3d9unsYvAsQEg6y170509
3.大家养狗的寿命一般多少年宠物狗京韵国际名犬中心狗的寿命寿命为 10-15岁,平均年龄为12岁左右,个别品种能活到16-18岁,最高长寿记录为35岁,杂种比纯种寿命长,小型比大型寿命长,黑 色比其他狗寿命长,小型狗或中型狗出生后7年,或大型狗出生后5年,就已经慢慢进人老年期。我国所养狗一般的寿命要短一些。。 https://www.jydogs.com/post/305012.html
4.戛纳广告节获奖《桥》:骨,肉,灵(桥)影评扪心自问,国家的便宜是你们这种人能占得吗?女:确实如此!应试的玩意儿既无聊又无趣,大学作为快递培训班已经实锤,当敲门砖失去价值,年轻人还有没有必要混学历呢?苦哈哈装b给谁看?有这样一种人,不得抑郁他都感动不了自己!女:哈,正如您所料,奋斗b励志b遭群嘲已成为必然!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做,这年头“养生”才...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334142/
5.重庆养犬条例明年6月施行,通过芯片或生物技术追溯犬只来源对比《办法》,《条例》对犬只伤人的养犬人或者管理人处罚力度加大,最高罚款从1000元增至3000元。 违反犬只强制免疫制度将被处罚 《办法》规定重点管理区养犬应当按年缴纳管理服务费,《条例》未要求收取费用,不收费是为了提升养犬市民的满意度,让他们更好地遵守犬只狂犬病强制免疫、养犬登记等相关养犬行为规范。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265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