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09.09.14
五行与五方、五脏、五腑、五气、五神、五官、五色、五声、五志、五臭、
五味、五液、五体、五华、五变、五情、五官对应关系表
阴阳五行对应关系表
五行
金
木
水
火
土(中央)
五方
西
东
北
南
中
五脏
肺
肝
肾
心
脾
五腑
大肠
胆
膀胱
小肠
胃
五气
燥
风
寒
热
湿
五神
魄
魂
志
神
意
五官
鼻
目
耳
舌
口
五色
白
青
黑
赤
黄
五声
哭
呼
呻
笑
歌
五志
忧
怒
恐
喜
思
五臭xiù
腥
臊
腐
焦
香
五味
辛辣
酸
咸
苦
甘甜
五液
涕
泪
唾Tuō
汗
涎Xián
五体
皮
毛
筋骨
脉
肌肉
五华
手(爪)
发
面色
唇
五变(病变)
咳
握
栗(哆嗦)
忧(厥症)
哕yuě
五方式
从革
曲直
润下
炎上
稼穑qiáng
五情
悲
官职
丞相
将军
大力士
君主
谏议之官
五方动物
西方白虎
东方青龙
北方玄武
南方朱雀
中央蚯蚓
五气相生
金生水
木生火
水生木
火生土
土生金
五气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水克火
火克金
土克水
感悟天地
秋
春
冬
夏
顺应自然
和谐顺序
收(敛)
生(发)
(收)藏
(生)长
顺应规律
五指
拇指(肺经)
食指(大肠经)
中指(心包经)
无名指(三焦经)
小指(心经小肠经)
“心”上有病反应在舌头上,
“脾”上有病了反应在口里,
“肺”上有病反应在鼻子上,
火心(心主血,主咽心火中午旺)赤南喜苦(午生吃苦瓜降心火咽炎)舌
土脾(产气主运化吸收过凉过甜思虑多伤脾)黄中思甘口
金肺白(睡前生吃白萝卜梨百合)西悲辛鼻
丑牛时1:00—3:00,肝在值班,这时如果仍没休息,就会伤及肝血;肝不好——心不好——脑不好
巳蛇9:00—11:00,脾在主事,如果没吃早饭,脾就会空运化,长期下去脾会受伤;脾不好大便多,喝豆浆
午马11:00—13:00,是心在主事,这时应小睡片刻;午觉半小时,折心包经
鳗鱼,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1、發熱惡寒、頭痛、骨節痛、身痛
2、無汗、咳喘、鼻塞
甜甜的黄芪也能降糖
黄芪可以用来煲汤,尤其是在煲老鸡汤时,加入黄芪、党参、山药,味道会格外地香。
为阴虚热盛之证。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7.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8.红舌花剥苔
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0.淡红紫斑舌
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1.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湿热阻滞三焦
13.淡红舌黄糙苔
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4、红舌黑腻苔
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胃肾气阴两伤。
16.齿痕舌
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7.裂纹舌
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19.红舌白腐苔
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0.红舌黄腐苔
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2.红舌黄白苔
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3.暗红舌黄燥苔
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黑糙苔
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毒内实,痰热腑实。
26.红色点刺舌
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营分郁热。
27.青紫瘦小舌
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8.绛紫舌光剥苔
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29.淡白舌水滑苔
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0.红绛瘦舌
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1.红胖瘀斑舌
歪斜:舌體偏歪于一側,多為中風偏癱或中風先兆。
痿軟:舌體伸卷無力,多因氣血俱虛筋脈失養所致。
白苔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其他顏色的苔可以認為是白苔基礎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寒证,但临床上也有实证、热证而見白苔者。如薄白而润湿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实证白而厚膩之苔。薄白而干,舌尖红者为燥热肺火盛。厚白苔主痰湿
膩苔:苔质细密、細膩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內盛。因阳气被遏阻,多见于湿浊、或痰饮证
【百会穴】是人体督脉、肝经、膀胱经相合的穴位,所以说【百会穴】就是人体的一个诸阳之会,意为人体所有的阳气全都汇聚在这里。人的膀胱经起于【睛明穴】,它偏于人体正中线的督脉一点。胆经又偏于膀胱经一点,偏头痛就属于胆经的问题。
前额,从眉棱骨这部分走下来的是胃经,前额疼都是胃经的病,属于湿气过重引起的病。
入脑的经脉共有六条。
第一条为督脉。督脉入于髓海,就是入于脑。
第二条是膀胱经,它从巅顶入络脑,膀胱经是主阳气的,现在有很多人得健忘症,其实健忘症就是阳气虚弱的病,阳气不能随膀胱经入脑,导致人经常丢三落四,遗忘事情。
在我们人体当中,脑、心、肾这三脏是一时一刻都不能缺血的,上脑的主血的经脉就是肝经。肝主藏血,它交巅顶,入络脑。(金婆婆:脑细胞的营养修复一般补充维生素B1、B6,再加片VC‘化合物’调理肌肉组织,不可长期大量服用哟!也可以换算成每天5颗生核桃,‘富贵病、老年慢性病’建议服用‘亚麻油’,不传之秘是掌握用量,别太多了)
奇经八脉中的阳蹻(qiáo)、阴蹻都是入后脑的,后脑主我们人的运动协调性。胃经也入脑。我们吃的营养物质,要通过胃经上输于心、肺,同时也要上输于脑。胃经也是循目系入络脑的。
头部的疾病与入脑的六条经脉密切先关
(1)督脉。督脉通髓达脑,是阳气阴精入脑的途径,通过十四经经气的循环,将脏腑之精气向上转输于脑,以奉元神。脑为髓海,实由肾中真阴真阳之气酝酿化合而成,缘督脉上升而灌注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大人癫疾,小儿惊痫”等脑部病变。
(2)膀胱经主阳气。健忘症就是膀胱经大虚的症,阳气虚弱,便不能上于脑。
(3)肝经主血。从经脉的角度讲,肝经是脑部供血的经络。
(4)阴蹻脉与阳蹻脉入后脑,与人体的协调性有关。决定体态是否匀称,动作是否协调。
一、头痛
头部的疾病首推头痛,头痛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顽疾。中医里是按经脉来划分各部分的头痛。
后头痛属于太阳膀胱头痛,这包括脑后边的头痛,还有整个的颈项痛,会出现发热、恶寒、恶风这些现象。后头痛的初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脉象如果浮缓的话,可以采用【桂枝汤】;要是脉紧无汗的话,可以采用【麻黄汤】。这里不过多地介绍中药的药方,避免老百姓在药性、药理不清的情况下乱用药,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我们有了病还是要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以便对证下药。
前额头痛属于阳明胃头痛。像前额痛、眉棱骨疼、眼眶发胀等症状,都是胃经头痛。一般来讲,【葛根汤】之类治胃病的中药对治疗阳明胃头痛很有效果。
两侧头痛为少阳胆经头痛。症状有眼睛发花,早起口苦等。两侧头痛宜服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如果是左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关,尤其是经期过后的妇女,就容易因肝血不足出现左边的偏头疼。如果是右边的偏头痛一般跟肺气不降有关。头痛而重为太阴脾湿头痛。在中医里又叫做头如裹,就像头上裹着一顶湿帽子一样,头重抬不起来。同时还伴有四肢酸疼且体感冷,出现呕吐、食不下的问题。在过去,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脾气挺大的老太太,她们头上会勒一个带子来止痛,这就是她们平时吃得好,又不怎么运动,好多管闲事,体内湿气不化,所以才造成了湿头痛。
头痛而咽喉干痛为少阴心肾头痛。会出现小便发红、少气懒言、皮肤干燥等症状。一般可服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来治疗。
头顶痛为厥阴肝头痛。症状为干呕吐、手指甲和嘴唇发青紫色、四肢冰冷、腹痛等,这病多与年轻时纵欲过度有关。
还有一种头痛叫血虚头痛,症状是习惯性摇头。治疗这个病会用到【当归补血汤】。这副药里需要用到黄芪和当归两味药,而黄芪的用量一定要大于当归四到五倍。懂点儿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黄芪是用来补气的,当归是用来补血的。那么既然是血虚头痛,为什么补气的黄芪的用量反而要大于补血的当归呢?这其实就是中医里一个很重要的医理,叫做“气为血之帅”。血需要靠气机往上带,如果气不能够把血带上来的话,就补不了血,达不到治病的疗效。所以有这样一个玄机在里边。
再有一种是淤血头痛。如果头部内有淤血的话,就会头痛。进一步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癫痫。主要症状是出现呕吐。当患者出现喷射状呕吐的话,一定要及时地找医生医治。
二、头晕
这里首先区别一下“晕”跟“眩”的差异。“眩”是“目”字旁加一个“玄”,“玄”指黑色,所以“眩”就是两眼发黑的意思。而“晕”呢?“晕”字上为“日”,下为“车”,就是如坐舟车或舟船那样晃的感觉,就不再只是两眼发黑了,而是感到整个地天旋地转。人体的上部、特别是头部,如果血虚或是气虚的话,就会出现眩。
三、健忘症
对于脑病,前面提过善忘的问题,就是健忘症。得此病的人表现为经常记不住事情。《黄帝内经》认为是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所致。就是上面的气虚弱,下面的气够用但上不来,其实就是膀胱经气上不来导致的阳虚。
四、高血压高血压
从高血压(金婆婆:中医称眩晕,不是管腔的问题,且不用盲目的去扩充血管,只是血液内的三高需清除)的发病原因上来说,跟肝肾两个脏器的亏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性生活过度会伤肾;郁闷、发怒会伤肝;工作紧张、压力过大也会造成肝肾损伤。那么肝肾损伤为什么会形成高血压呢?当肝和肾的功能开始出现衰退的时候,脾的疏布功能减弱,我们的血液中的湿邪就慢慢代谢不掉,逐渐导致血液粘稠,血的流速减弱就会出现大脑供血不足,人体自身就会通过加压的方式泵血上来,而肺的肃降功能丧失,脾土又不能生肺金,这样就产生了高血压的问题。
如果人的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出现眩晕、反应迟钝、健忘甚至是痴呆等病症。我们的人体调元气上来破这个淤滞的话,就会导致头痛。我们要注意,长期的高血压再加上顽固性头痛的话,很容易引发中风。
如果出现高压降低而低压增高,差值很接近的话,说明脏腑的运化功能已经衰退,这就比较危险了,要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尽快就医。低压相当于人的元气,是先天的,高压属后天。
低血压就属于元气大伤,一般先是肾气亏损,然后心脏搏动无力,再发展甚至会出现心跳间歇的问题。
我们平时应该要注意观察自己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就是我们身体内一些病变的外在信号,能敏锐地观察发现这些信号,再懂得一些中医的医理,就可以及早发现和医治很多病症,这对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对高血压的医治我讲几个很简单有效的关键点。首先,我们要让自己的情志很放松,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情;其次,可在平时多做一些深呼吸,深呼吸能加强人体鬲肌的运动,对脾非常有好处,同时使得下焦的气(肾精)慢慢足起来;第三,要避免过多的外界干扰,多做一些静思,静思可让人的心神都安静下来,对人体是一种很好的修复;再有,人老了后血压会逐渐地增高,这是人体自救的一个表现,老人要注意的是平时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多地管闲事,多做运动,多去旅游,少东想西想。注意好这些问题,就对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几率。
五、中风、脑溢血、脑血栓
中风
人的脏腑气血亏损,阴阳失调,或招感外邪、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房事不节,都可以引发中风。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风可分为中经、中腑、中脏和中血脉几个层面。
中经是指人体的肌腠经脉这个层面,它是由脑血栓造成,病在经脉。症状为患者不昏倒,但出现半身不遂、手足麻木、流口水、言语不利等。由于病在表层阶段,只要及时养护,不难医治。
中腑是指病在腑这个层面,是脑溢血较轻的病症。患者会猝然昏倒,苏醒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困难、二便失禁等症。
中脏是指病在脏,它是脑溢血最重的病症。患者会猝然昏倒,且有闭证和脱证之分。
中血脉属于胃气大伤,症状主要是口眼歪斜。
脑溢血
就脑溢血来说,如果人元气充足,血液就不会粘稠,气能够带着血在人体各处运动,且末梢血管有弹性而不会脆裂,就不会发生脑溢血的病。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六十岁的人生一口大气可能会出现脑溢血,可是二十岁的人就是生再大的气也不会出现这种病,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元气是否充盈。人年轻的话,元气一般更加充盈,就不会得脑溢血。
脑血栓
脑血栓也是人的元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上升到脑部,导致血液流动缓慢甚至停止流动,致使血液凝固在脑部血管末梢,形成血栓。所以治疗脑血栓疏通血管是治标,补充元气才是治本。脑血栓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在四季养生里我们经常提到秋冬季节是属收敛收藏的,那么人在春夏老是疏通血管,而元气不培补的话,等到秋冬季节,没什么东西可收敛收藏的,就是精血不足了,血管就更加容易堵。所以这个时节血栓容易发作。轻者为手指尖发麻,重者就会形成脑血栓的问题。
中风、脑溢血、脑血栓的预防办法
中风、脑溢血、脑血栓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呢?这些病都发生在头部,但脑的问题主要还是在练习手上,我们的指尖是气血最薄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产生堵塞的地方,我们平时只要把指尖这个地方给疏通开,就能减缓头部的一些压力。所以大家可以学会一个功法,就是没事的时候做十个指尖相碰的运动,用力地相碰,这样对人体非常有好处。
还有一个是提肛法,可以锻炼我们的肾和脾的功能,间接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我们人体从脑部的百会穴到下体的会阴穴,是一个中轴线,这是我们人体内一条非常重要的无形的线。提肛法有点类似于站桩,就是把会阴给提起来的动作。在古代,这个方法也叫回春术。如果我们每天能够坚持做100次提肛(金婆婆:可从小便时肌肉的收缩开始学习,甚至配合气功即呼吸来调理,如:吐气时放尿到底),那么对人体脏腑功能的恢复非常有好处。
平时若家里有人突然出现脑溢血的时候,可以采取十宣放血的方法进行急救。十宣放血法就是在十个指尖放血,这个方法可以很快止住脑溢血。原理是头部的压力太大了,通过在手这个末梢的地方放血,把上面的压力宣泄出去。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就是有个人家,家里的老人脑溢血昏倒了,然后采取十宣放血,很快老人就苏醒了,但是家里同时还叫了救护车,而救护车这时候已经到楼下,然后老人醒了就不想去医院了,可是听说去不去医院也要掏救护车的费用,老人一下子又昏过去了。这种情况是很可怕的,再次昏过去的话,十宣放血也不灵了,任何中风最怕再度复发。那么遇到类似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只能在几个手指缝中间去放血试一试,有的时候会有效。(金婆婆:中医急救穴还有人中穴、膻(tan)中穴等)
预防中风还要注意节欲,就是不要房事过度,人体很多上边的病,根儿都在底下。
二、睡眠的问题
1、失眠人为什么会失眠呢?
第二条是血不足。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人的血从何而来?实际上血是从胃来的,人体是通过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
我们老百姓常提到补血的问题,懂得中医医理的话,就知道了血是从胃而来,所以乱吃很多所谓补血的补品未必有多大的用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胃主血,所以胃虚就会造成血不足,要想补血就要养护好我们的胃经。
血不足,不能有效的上输于脑的话,脑部就会因缺血而导致失眠。
第三条,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人活一口气,气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
中国古代养生讲究过午不食,就是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九、十点钟一顿,下午四、五点钟一顿,晚上就不再吃东西了。而生活规则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那时的人很少失眠。我们吃晚饭也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而且最好在晚饭后出门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其它的运动锻炼,对增强夜里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好处。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这里只是根据现代人的实际生活情况讲解一些最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个案还要区别分析。
2、有的人为什么喜卧
我们常会发现,有的人特别喜欢躺着,没事就躺床上睡一觉。挂在嘴边的话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歪着,歪着不如躺着”。其实喜卧也是病。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湿气过重。湿气重的人偏虚胖,特别懒,不爱动。这样的人体内的气机不清爽,于是总想睡觉,越睡就越胖,越胖越不爱动,慢慢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身体内的湿气代谢不掉,糖尿病等诸多疾病此时都会乘虚而入。像这种人,一定要督促他多去锻炼,甚至要强制他们去锻炼。还有一种属于肾精不足,全身无力,在中医里叫做少阴症,用三个字描述,叫但欲寐(meì)。“但”是“只是”的意思,“但欲寐”就是只想睡,但真躺到床上,又睡不着。这种情况是属于心肾的病。
还有一种人喜欢上午睡觉,这也是因为湿气过重。上午七点到九点的时候是胃经当令,九点到十一点是脾经当令,阳明胃火老起不来,上午就喜睡。上午喜睡,人的阳气就振奋不起来,久而久之,人也会身体变差。
有人说,我晚上睡晚了,用白天补觉行不行?从医理上讲不行,因为白天主生发,夜里主收敛收藏,老是违背天地的规律,到老年时人就会生病。
3、多梦
中医解释多梦的原因叫虚火扰头。虚火扰头就是气能上来,但精不足,营养物质带不上来,空运化,人就多梦。
多梦的人现在不在少数,而且有的人很有意思,一夜一夜的做梦,甚至起了夜以后回来接着做梦,更有甚者第二天做的梦能接上前一天的梦,跟放电视剧似的。
多梦会导致人休息不好,久而久之会引发疾病。既然多梦是因虚火扰头所致,原因就是肾精不足,而肾虚就是元气不足,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好好吃饭做起,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培元固气,同时还可以选择打坐的方式,慢慢就可逐渐减少多梦的问题。
三、做梦是怎么回事
1、梦为魂魄飞扬
讲完了睡眠问题,我们讲一下人为什么会做梦。
关于做梦,中医的理论认为是魂魄飞扬。中医一再强调,人体的五脏皆有神明,那么魂和魄各是哪个脏器的神明呢?魂是肝的神明,魄是肺的神明。
西方社会对梦也有所研究,比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就非常注重梦的问题,他认为所有的梦都是潜意识心理的曲折或象征的表现方式。比如梦到水了,可能就跟出生有关;梦见大树可能跟性有关;梦见去旅行了,可能跟死亡的观念有关。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认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本能:一个是死本能,另一个是性本能。所以他的意象分析(就是关于梦境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的。
2、梦象
中医关于梦的理解与弗洛伊德有很大差异。比如说同样梦见水,中医认为,是因为人的阴气过盛所导致,这类梦一般比较恐怖。人体的脏器中肾主恐,在五行里,肾所匹配的五行又是水,所以梦见水或者梦见很恐怖的事情,是阴气过盛。如果阳气过盛的话,就会梦见大火燔灼,比如发高烧之前有的人会做梦梦见自己家的房子着火了,这其实跟阳气浮跃在外有关。
《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篇”中专门记述了古人对梦境的各种理解。如人体里要是阴阳之气都很盛的话,就会梦见互相厮杀。要是肺气特别实的话,就会梦见使用金属兵器进行厮杀,因为肺按五行的配属是属金的。如果上面的气特别盛的话,会梦见飞翔,经常梦见飞翔的人,一般性格特点是比较追求完美的那种,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他们的气老调在上头下不去,就会总梦见自己飞翔。而对于另外一些人,他们的气总是沉在下面上不来,这类人做梦就爱梦见自己坠落深渊。
如果您特别饿,做梦就会梦见别人给您东西;反之,如果您特别饱的话,您就老梦见您给别人东西。
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里,专门把人体的五脏和五声、五行、五志、五色全配属了。
(1)五声
五脏与五声对应为:肝呼、心笑、脾歌、肺哭、肾呻(见五脏与五声的对应关系表)。
肝所对应的声音就是呼喊。如果您肝气过盛,那么就会发怒,同时大呼小叫。比如,有的人被上司批评完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肯定是坐在那里吐气,发出“呼呼呼”的声音。这其实就是人体一种不自觉的自救功能,通过吐气发声来减少肝气的瘀滞。做发怒的梦也是,在梦中呼喊,通过这种方式来疏解肝气。
五行与五脏、五声的对应关系表
土
心所对应的是笑声,心神脉盛的象就是会笑。在梦里如果梦到好笑的事,也是心气盛的一个表现。
脾对应的是歌声。脾的正气特别强的时候,人的声音能够输布四方;脾的邪气要盛的时候,人会狂歌不止、登高而歌,就是特别喜欢跑到高的地方去使劲地唱,这是脾气输布太过的一个象。
肺气所对应的是哭声。肺气过盛或者过虚,都有可能会梦到哭泣。
肾所对应的声音是呻吟。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疼痛了会呻吟,这其实是人体在调元气,而元气藏于肾,所以在疼得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人就会发出呻吟之声。人在极度快乐时也会呻吟,因为往往极度快乐的事儿也是在调元气,比如做爱或者吸毒,都会发出呻吟的声音。
(2)五志
五脏与五志对应为: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见五脏与五志的对应关系表)。
情志的不遂也会转到梦境中。五种情志在梦里也都有表现。肝气盛则梦怒,就是肝气过盛的话,人晚上做梦都是发怒的;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肺气盛则人忧愁、哭泣;肾气盛则经常地梦到恐怖的场景。
五行与五脏、五志的对应关系表
(3)五色
五脏与五色对应为:肝主苍色,心主赤色,脾主黄色,肺主白色,肾主黑色。
五行与五脏、五色对应关系表
在中医看来,梦不过就是阴阳之气相搏的一种反映。过喜是心神外散,故多梦花儿盛开,色彩艳丽;过怒是肝被压抑生发不起来的象,所以会梦到百花闭谢,与人争斗,这样的人白天动不动就爱发火;过恐是肾精收藏的功能出了问题,表现在梦中也是躲匿藏避,或被人追杀而无力奔跑,常常会被吓醒,一派晦暗恐怖之象;过忧和过悲都是肺气虚的表现,这样的人白天总是长吁短叹,梦里则是遭人指责,心事沉重,或梦见亲人伤亡,景色多为败秋之色;过思则导致脾气郁结不能运化,意念的过于专一则在梦里表现为慕想追求或焦虑烦躁。
所以我们梦到了什么颜色,懂得了中医里的五脏和五色的对应关系的话,就可以判断出自己情志在哪个方面太过度了,我们就可以作有针对性的调整,这对人体会很有益处。
总而言之,人体的气血水平或者五脏的问题导致人会做什么样的梦。我们通过学习中医就会对不同梦象的成因有所了解,也就可以顺利推测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便于预防和医治疾病。
四、如何治疗失眠
1、从头到脚放松法
这里我提供给大家一个消除失眠的方法,叫从头到脚放松法。
首先我们躺在床上要先放松头部,从头发开始,放松头发,然后放松眼眉(当您有意识地注意到这一点的时候,您常会发现,刚才的眉头都是锁紧)。眼眉放松后做深呼吸,慢慢地深呼吸。然后慢慢地再放松肩膀。我们最不容易放松的地方就是肩膀,经常这个部位是抽紧的,现在我们要让自己的肩膀有意识地放松。再然后是心、肾……就这么一直想下去,想到最后,每一根手指头和每一只脚趾头就都放松了。一般没等您想到脚呢,就已经进入到睡眠当中了。所谓的睡眠一定要先睡心的,您要先让您的心能够静下来,心能够先睡下。那么身体才能够听从心的安排,就是才能够睡下。
2、睡觉虎抱头
我们在睡觉的时候要向婴儿学习。婴儿的睡眠姿势有一个特点——虎抱头,就是他的两只小手总是扬在上面,就好像老虎抱着头那样(见婴儿虎抱头图)。四仰八叉的睡眠姿势是最放松的。这其实是肺气足的一个象。
刚出生的婴儿睡觉是不用枕头的,一般垫个小毛巾在头底下就可以了。人老了以后,逐渐气虚,于是乎枕头就会越来越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成语“高枕无忧”的来历。
得哮喘的病人严重的连躺下都不可能,因为只要一躺下,他的肺叶全壅在上面,就会影响他的呼吸,是气越来越虚导致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您的枕头在不自觉地不断加高的话,说明您的阳气虚了,要引起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