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青年独宠猫?新浪科技

网上有个流行的说法,上豆瓣的都是文艺青年,但豆瓣上不全是文艺青年。有意思的是,我最近在豆瓣社区发现了另一类青年——“吸猫青年”。

最先,一个帖子吸引我找到“爱猫生活”组,这是个即将达到38万人的讨论组,内容包罗万象,讨论、团购、闲置、领养、交流……总之,有关猫咪的一切内容,都能在这觅得踪影。

我还发现一个小众吸猫组,其slogan就很特别:“不会画猫,怎么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活下去”,这个命名为“灵魂画猫派”的小组,成员也超过9000人,所有交流,“必须含有猫的绘画作品”。

所谓的“灵魂画”,秉承“不一定专业,但要画得有趣”的精神,例如有猫主子将他的猫咪画出爱因斯坦的表情;还有专门画自家胖猫“各种睡态”的;最厉害的还有用国画展现自家猫咪生活中的百态。

管中窥豹,豆瓣上的爱猫青年们,应该是一群热爱艺术的高素质青年。

猫咪成为顶流

据了解,像“爱猫生活”“灵魂画猫派”这样的讨论组,为豆瓣用户自发成立。其中,“爱猫生活”创建于2019年3月,与它同期的“爱狗生活”小组,发展至今,成员却仅有4万多人。

这符合猫咪成为互联网界“顶流”的趋势。早在2016年9月,一只叫maru的日本小猫视频,因在youtube上播放量达到3亿而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猫咪在网上比狗狗更红,与养育者的群像特征有一定的关联。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社区,豆瓣也察觉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爱吸猫,因此,在2019年11月底,豆瓣官方便成立了“伴宠乐园”小组,与自发小组相比,它更偏重于传播“如何科学养猫”的内容。

公开可查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这一年,我国的养猫人群接近5000万,消费规模达到3000万,线上消费也才崛起,处于爆发前夜。

像豆瓣这样的社区,前端内容以用户兴趣和价值为立足点,才在电商变现上有转化的可能性。这有点像小红书这样的UGC社区,把握了美妆、服装、医美等领域的口碑传播。

有价值的评价

自2005年成立以来,豆瓣社区便以“兴趣和发现”为逻辑,建立“人与物与人”的联系为初衷,到了现在,其不断迭代出来的电影评分体系,已成为电影宣传的另一重标尺。

今年国庆期间的票房佳片《夺冠》和《我和我的家乡》,在豆瓣上打分同为7.3,而在猫眼上则分别时9.1和9.3,文艺青年们也都有一个共识,豆瓣评分相对苛刻,一部新上任的商业电影,如果豆瓣评分在7,都是值得去看的。

评分会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行为,2015年,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陈沁发布的研究称,周末上映一部电影,豆瓣评分每高一分,一家电影就多出35万的票房。

有关豆瓣评分坚持“商业独立”原则,在坊间流传着一个故事:曾经有人请豆瓣创始人阿北修改评分,被他果断拒绝,他说,豆瓣没有“修改电影平均分”的后台,“做什么能让豆瓣评分更高呢?”这位创始人回答:“我确实不知道除了拍好电影,还能做点什么?”

总之,经历过相对漫长的发展,现在的豆瓣,除了呈现精品内容外,形成对书籍、影视和音乐的评分体系,也构成其商业的核心价值。

生活服务领域有大众点评,书影音领域有豆瓣,美妆、服饰有小红书,各种点评系统交织在一起,也是中国互联网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空巢青年爱吸猫

在过去,没有“文艺青年”这样的称谓,反而是文化人群体更爱猫,还因此留下许多佳话,像丰子恺先生一生就养过很多猫,“小四”、“白象”、“猫伯伯”等都与他一起经历过乱世,他在作品中,也不吝描述这些猫咪。

文艺青年Dave通过统计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爱猫人士,得出结论:“有一千个作家,就有一千种爱猫的方式”。

这份长长的名单中,包括吉卜林、叶芝、萧伯纳、赫尔曼·黑塞、安德烈·纪德、艾略特、威廉·福克纳、丘吉尔、海明威、加缪、萨特、贝克特……甚至中国作家莫言。

如今,吸猫人群正在“破圈”,《2018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在中国,吸猫人群80、90的占比接近80%,地域分布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职业构成方面,上班人群占比最大,其次是学生。

吸猫人群的破圈,也是中国社会经历变化的体现。

2018年,腾讯研究院做过一次调研后得出结论,中国正步入“猫型社会”,表现为“步入小康生活后形成的一种与猫性情相似的社会,由于生活小康化,人们生存压力下降,人群行为特征向猫靠拢,不再热衷于竞争,更追求舒适。”

有关新兴人群是否存在压力的消解,消费研究专家李倩归因于新的消费主义的抬头,年轻一代人身上存在的压力,或者正被父母辈分担,或者他们干脆直接放弃,“中国人过去不会花钱,现在开始学着花钱。”

与猫咪互动可以减少个体的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提升幸福感、自尊和良知,甚至对罹患精神疾病的病人产生积极影响,帮助他们更好的康复。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杰西卡·杰瑞可曾经研究了6795位志愿者,观看猫片后,吸猫者更容易被治愈。

无论文化人,还是8090的空巢青年,宠猫上瘾也得益于“猫性”,它们的外貌已经进化为类似人类婴儿的模样:圆圆脸、大眼睛、小鼻子,这些因素能够激发人们的“养育脑”,激活养育者的父性或母性,无条件地为他们提供爱。

漂泊的孤独感、大城市不断攀升的房价和房租、愈发激烈的竞争,都让“陪伴”与“情感寄托”成为空巢青年们的刚需,而更多8090后们更愿意吸猫,在于与狗相比较,养育成本更低,猫咪独立的人格又不至于在养育过程中显得麻烦,所以,这场猫狗的互联网流量战争,猫成为逆袭者。

THE END
1.群推裂变社群运营是什么?如何做好社群运营?202411对产品运营者来说,运营社群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毕竟没有谁愿意费那么大精力运营社群而不追求回报。换句话说,不产生变现的社群无法长久维持下去。变现也是社群运营乃至产品运营恒久不变的目标。那么到底社群如何变现呢?下面我们以豆瓣小组爱生活!爱家居!爱艺术!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http://www.baozunnet.com/17_244.html
2.豆瓣鉴书团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读后感 首先感谢豆瓣读书的慷慨赠书,收到书这段时间比较忙,只粗略看了下,后续再有想法会持续补进。 我更爱狗,不太爱猫,曾经养的猫很淘气,每天干坏事让我一度非常抓狂,虽然听它咕噜咕噜踩奶的时候真的很愉悦,最后还是送给了朋友养。 https://www.jianshu.com/p/79964a2a9208
3.Douban咋跟猫车啊动物萌宠区想屯下猫粮,听jr们告诉我,豆瓣在双11和618可以跟到便宜猫车,我注册了一个,加了爱猫生活群组,面对...https://bbs.hupu.com/36010638.html
1.问下这是谁家的猫猫走丢啦?猫丢了24小时了现在还下暴... (爱猫生活小组) 分享猫。。。家里来了只流浪猫。。。 (豆瓣句号小组小组) 散养猫被一群流浪狗咬死。。。 (猫小组) 讨论|【讨论】宠物店跑路留下一只可怜的猫咪(最新消息门开... (豆瓣狗组小组) 丢猫别害怕,分享找猫tips (豆瓣鹅踩花园都进不去小组小组) 我...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4487789/
2.《猫的秘密生活》电影HD在线观看在线电影剧情:毫无疑问,我们人类会为自己的猫而着迷。可你是否纳闷过,为何你的猫总会四肢着地呢?它为什么会发出呼噜声?当它离开猫洞后,会去哪里呢?《猫的秘密生活》使用了最先进的博物学拍摄技术,追随一只初生小猫逐渐成长为灵敏的运动健将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影片还展现了猫对其主人带来的重要的情感影响,记录了一些惊人的猫...http://www.ykjljdcss.com/vod/maodemimishenghuo2019.html
3.比凡尔赛更厉害的,是豆瓣组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以 79.73 的串门指数,位居第二。该组与还与「生活组」有着 26.6% 的成员重合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爱笑的他们也爱生活。 「下厨房」与「猫」组也有着 21.3% 的成员重合,猫奴们似乎对动手做美食有着更多向往。 相较之下,考研党就一心向学,「考研」组的串门指数只有 31.16。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9974684
4.小众重口或清新,推荐34份五花八门的杂志网址:https://site.douban.com/238933/(豆瓣小站) 一本独立杂志,一种生活态度,为使我们活得更像自己,秉着够用就好的心态去对待人和物品之间那微妙的关系,推崇国内外一些独立创作人和热爱生活的人,传递一种简单而精致的生活方式。 16 《Design360°》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289201723&efid=8pjDlnoa2LlNIFC1JNqxKA
5.『豆瓣』一个产品从兴盛到衰败的十四历程2005年5月2日,因为小组“爱看电影”的迅猛发展,豆瓣电影单列开通。 2005年5月23日,开通“WISHLIST”,开始测试对个人的推测清单。 2005年6月6日,“标签”从豆瓣的主菜单里消失了,标签列表成为豆瓣读书和豆瓣电影页面的一部分。 2005年6月14日,增加了代码生成器,用户看过、在看、想看的书或者电影,都可以自动显...https://www.lzbsem.com/network/5313.html
6.全球口碑剧集榜之:《那年,我们的夏天》文| 爱猫小说家 好久没分享剧集了,一是我最近刷的剧很少,二是值得写的在之前都有被分享过。 想来想去,在偶然间刷豆瓣榜单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剧集榜”。 这个榜单每周更新一次,而且含括了全球的各类好剧。 于是我便借花献佛,每周从中选取一部新颖的,紧跟时代潮流的剧集,与大家一同分享。 https://i.ifeng.com/c/8Cgxiz8QM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