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体检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健康检查,是由用人单位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健康检查,其对象、目的等如下:
(一)对象:职业健康检查的对象是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
(二)目的:职业健康检查是针对劳动者是否适宜从事特定的作业岗位而实施的健康检查;
(三)组织形式: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由用人单位出具书面委托,并提供劳动者体检名单、职业史信息、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等。
(四)诊断依据:职业健康检查的诊断依据是《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五)检查机构: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在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进行了备案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六)结论:职业健康体检所得出的结论是劳动者是否适宜从事特定的作业岗位。
(七)处理方法:职业健康体检如果发现劳动者有职业健康损害,除了治疗建议,还会提出调离工种岗位、进行职业病的诊断、甚至是劳动伤残鉴定等建议。
二、职业健康体检依据
职业健康体检依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条款进行:
第三十五条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第七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照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或者未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的;
三、职业健康检查分类
按照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以下六类
(一)接触粉尘类;
(二)接触化学因素类;
(三)接触物理因素类;
(四)接触生物因素类;
(五)接触放射因素类;
(六)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根据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确定,不同的工种、接触危害因素不同,体检的项目也不同。
?四、哪些人要做?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比如接触粉尘、噪声、高温、辐射、化学毒物等等。
?五、什么时候检????
?职业健康体检分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体检。
?岗前体检是为了断定劳动者是否适合参加该有害作业,岗中体检是及时发现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影响,以便能及时诊断和处理,离岗体检是为了对劳动者离开该有害作业时健康状况做一个评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