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元的“查癌神器”PETCT好在哪?为何医生不建议做?答案在这ct治疗pet癌症患者

癌症可以说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最大的疾病之一,患上癌症,就意味着患者死亡的风险直线上升。更令人胆寒的是,很多肿瘤细胞还十分狡猾,早期发病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其症状不具有特异性。

比如肝癌,很多患者早期发病时没有特别的感觉,很容易就被忽略。这也是很多肝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阶段的原因。

而且癌症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一些癌症的发病因素目前医学上尚无定论,这也造成了部分癌症在筛查时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针对癌症的检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PET-CT,看看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又为何很多医生不推荐普通人做?

PET-CT,中文名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其实就是将PET与CT结合在一起的检查仪器。PET来检查功能和代谢等分子信息,CT负责提供精细的病理和剖信息,再把两者的分析结果通过技术融合,形成影像。

这样可以更为精确地展现肿瘤的形态、大小、位置、数量等信息,同时还能获得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

其次,PET-CT有其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在癌症发生的早期就能通过癌细胞的异常代谢,发现其存在,并可以对其进行标记显影,精确反应其动态变化,对于癌症早期的检查与治疗都有其重要意义。

总体而言,PET-CT检查更为精确、迅速,能为我们提供更为详尽精微的病灶信息,它可以观察到极其微小的肿瘤,而且能了解到患者的整体状况。

不过,有很多医生并不推荐普通患者使用PET-CT检测病情,大多数医生在遇到高度疑似癌症的患者时,才会建议做PET-CT。

首先PET-CT虽然好,但是价格昂贵,一般来说一次检查就要好几千,甚至有的上万。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通过普通检查就可以完成,没有必要花费更高的价格去做PET-CT检查。

更为重要的是,在PET-CT前,被检查者需要注射显影剂,再通过仪器射线拍摄出人体内的画面。整个过程不但复杂,而且显影剂会产生辐射,其射线本身也具有反射性,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根据《辐射防护剂量学》公布的数据显示,PET-CT每次全身检查辐射量约为10~32毫西弗,一般大部分人每人每年可以接受的天然辐射剂量约为1-3毫西弗。也就是说,一次PET-CT全身检查,相当于我们接受到10年的自然辐射量。

因此一般并不建议普通人群做PET-CT。不过,如果我们身体出现了一些较为隐秘或比较恶性的疾病,则建议做PET-CT检查。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上了以下几种疾病,建议采用PET-CT检查比较合适。

1、恶性肿瘤

PET-CT对于恶性肿瘤的检查准确度比较高,而且对于癌症早期,它也能够检测出来,其漏诊、误诊的风险也比较低。还能够检查出肿瘤细胞是否已经转移,并可以较为准确地找到肿瘤细胞的范围和大概位置,对于医生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PET-CT检查适用于大部分的恶性肿瘤,比如淋巴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不用担心检查适配度的问题。

2、心血管疾病

特别是冠心病这种心血管疾病,检查需要穿刺,才能确定心肌缺血的位置。而冠心病患者通过PET-CT检查,不需要穿刺,即可准确找到心肌缺血的部位,检测出心肌血流灌注定量,测定冠脉的血流储备情况,提供冠脉解剖图像。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检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或者采用药物治疗。

3、神经性疾病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是恶性肿瘤建议做PET-CT检查,如果我们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癌症,是不是直接做PET-CT检查比较合适?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首先如果不是高度怀疑病发的恶性肿瘤,一般建议检查应该遵循由繁入简的原则,一步步检查。毕竟PET-CT检查是有辐射的,能避免还是要尽量避免。

而且各个体检项目,有各自针对的检查方向和优势,PET-CT检查并不能代替这些检查,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

比如胃肠疾病采用肠镜、胃镜检查更为合适。如果是胃癌,可以先用胃镜检查,再采用病理学检测,这样检查出来的结果较为精确。

对于乳腺、肝胆、胰腺、子宫等实质器官的癌症,可以先采用B超检查或肿瘤标志物检测,如仍无法确定病变,可以再进行CT、增强CT、核磁共振检查。

最后如果查出不明肿块或指标异常,可以再采用PET-CT检查。大部分的情况不需要进行到这一步,就可以基本确定患者的情况。

当然因为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同,病情各不相同,具体的检查步骤及检查方式,还是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

关于癌症的检查有很多,想要准确地检查出自己是否患癌,并不是简单的检查就好。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自身的检查方式。也不建议每个检查都做,这样也不是最准确的。

特别提醒,PET-CT并不适合所有人,孕妇和急重症患者、儿童并不适用。

另外在做检查PET-CT的20-30分钟前,可以适当喝些水,然后将膀胱内存蓄的尿液排空,这样可以使得显影更加清楚。检查后建议多喝水将剩余的显影剂排出体外,减少辐射对我们的伤害。

需要注意,显影剂具有放射性,能够向周围环境辐射。因此在做完检查后,建议不要和人接触,远离孕妇和儿童,以免对其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THE END
1.PETCT的那些事儿中老年人或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可定期进行PET-CT检查。除孕妇外适用于任何人群,有糖尿病患者或不能自主保持稳定的患者(如儿童)需事先告知医生,为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方可进行检查。 PET-CT检查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1.禁食4-6个小时,除了少量白开水以外不能吃、喝其他食品、饮料,如果有需要常规服用的药物,事先...http://www.xzksyy.com/m/view.php?aid=908
2.PET/CT检查的注意事项消化内科问题描述:这段时间我总是胃疼,食欲不振,很难受,我担心是肿瘤,想去医院做petct检查,所以想请教一下,petct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 医生回答(1)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指导意见:petct检查具有独特的影像诊断优势,现在人们做这个检查的越来越多。但是做这个检查一定要注意:在试验开始前6小时,禁食,禁止含...https://m.bohe.cn/iask/mip/6xck5ga0kvna4th.html
1.PETCT检查PET-CT检查对于肺结节的帮助很少,但部分病人也会因为个人情况需要进行PET-CT检查,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PET-CT是什么?适用情况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我们要了解,恶性肿瘤组织相比于人体正常组织,具有许多突出特点,如,生长速度块,代谢旺盛,有极高的糖酵解能力。 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topic/2453876/
2.PETCT检查适用于哪些情况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适用于多种情况,主要包括肿瘤诊断和分期、治疗效果评估、病灶定位和代谢活性监测。具体如下: 一、治疗效果评估:PET-CT可评估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对肿瘤的影响,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求获得更好的效果。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代谢活性和病灶体积变化,可以评估治疗的...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3f21901a59c57091261692b02ed51695.html
3.北京市PETCT医疗机构情况PET核磁问答PETCT3、检查前准备工作 3.1空腹 3.2采集病史(所有检查报告、影像资料、问诊等) 3.3称体重、测血糖 3.4注射显像剂 3.5休息0.5-1小时 3.6检查前排空小便 4、上机检查(15-30分钟) 5、检查后医师确认图像质量无误后离开 6、取报告(2-3日) 适用范围: PET/CT应用大致适用于以下几类人群: ...https://www.51petmr.cn/news/818980/
4.核医学科普知识问答降教育(6)肿瘤原发灶的寻找:已明确有肿瘤转移灶的患者,通过PET/CT检查,可以进一步寻找肿瘤的原发病灶。 6.核医学影像与放射影像有什么不同? CT、MR、B超等检查尽管分辨率很高,但显示功能代谢的变化不如核医学检查,核医学的成像是一种功能代谢显像,它不仅可以看到病变组织的结构和形态,还可以看到病变组织的功能与代谢上...https://www.dzrmyy.cn/kshealth/5464.html
5.肺癌降知识降科普4)哪些患者需要进行PET-CT检查? PET/CT在肿瘤疾病中的应用:1.可以用于早期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鉴别: 肿瘤组织的重要特点就是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在PETCT表现为高摄取,若无代谢增高表现,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尤其是其他检测手段对于肿瘤性质较难确定的时可以考虑使用。2.有助于明确分期: PET能一次进行全身断层显像...https://www.czrmyy.com/Html/News/Articles/105236.html
6.查癌神器PETCT来啦!亮点多多,快来get一下吧PET-CT被称为肿瘤筛查“神器”,日前,我院引进的PET-CT受到了很多患者的关注,什么人群适用?如何预约?检查流程有哪些?下面为大家揭开“神器”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PET-CT? PET-C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PET(功能分子影像)与CT(解剖影像)的最优化组合,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可进行全身功能性显...https://www.qzhospital.com/detail.aspx?NewsId=36592&kind_Id=3
7.了解PET/CT常用显像剂,放心检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了解PET/CT常用显像剂,放心检查! 适应症:[F-18]FDG Injection, 氟代脱氧葡萄糖适用于以下正电子显像: 肿瘤学:评价已确诊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患者的异常糖代谢情况; 心脏学:联合心肌灌注显像,评估冠心病人群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糖代谢异常; 神经学:局灶性癫痫的异常糖代谢改变。https://www.tj-fch.com/system/2016/04/06/0016086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