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专项检查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诊专项检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一、目标任务

二、重点场所

(一)学校、医院、文化站、超市、农贸市场、养老院、公共娱乐场所、宗教活动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

(二)利用民房、旧建筑物(含厂房、公共建筑等)改造从事商店超市、文创娱乐、旅馆民宿、餐饮、酒吧、群租公寓(房)、托管培训、美容养生、电商经营等经营服务的人员密集场所。

(三)其他存在各类重大安全隐患的场所,包括位于高压线路对安全距离范围内的房屋和。

三、重点问题

(一)“四无”(无审批手续、无资质设计、无资质施工、无竣工验收)建筑,特别是钢结构建筑;

(二)擅自改变使用功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建筑;

(三)擅自改变结构和布局造成安全隐患的建筑;

(四)违法改扩建(加层夹层)的建筑;

(五)擅自对地下空间进行开挖的建筑;

(六)鉴定为D级危房的建筑;

(七)存在消防重大安全隐患的建筑。

主要检查既有建筑结构是否安全,是否超过设计年限;是否存在超负荷使用、擅自变更建筑用途和使用功能等情形;是否存在违规改扩建、装饰装修等行为;是否存在地基基础或主体结构构件出现沉降、裂缝、变形、损坏、腐蚀等异常情况;是否存在建筑外墙饰面剥落、建筑外墙保温层面开裂损坏、建筑内外装饰构件松动;是否存在建筑消防设施未按标准配置、设置或未保持完好有效等情形;消防通道是否通畅,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齐全、落实是否到位;疏散指示标识设置是否齐全;是否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等。人员聚集活动是否按规定报批,安全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

五、工作安排

集中排查整治从即日起至11月30日结束,集中排查采取上下结合、全面摸排、群众举报、专家参与等方式,边动员、边排查、边整治,重大安全隐患房屋一栋不漏排查到位、一栋不漏整治到位。对不合规的重大安全隐患场所立查立改,立即停止使用,撤出居住人员。

(一)宣传发动,9月19日前。

各村、企业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营造工作声势。(责任人:镇综合执法局、各村、各企业负责人)

(二)摸底排查,9月20日至10月7日。

排点:医院、学校、文化站、超市、农贸市场、养老院、公共娱乐场所、宗教活动场所、农业合作社建筑是否为危房。1逐一摸底调查;2逐一梳理问题;3逐一登记建档;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审核签字负责并上报至镇综合行政执法局。

(责任人:各部门、村(居)、企业负责人)

(三)整改整治,10月8日至11月20日。

1形成问题清单;2形成处置意见;3形成责任清单;4逐一执法到位;5逐一处置到位。

(责任人:镇综合行政执法局、经济发展和建设局、农村工作局)

(四)全面销号,11月21日至11月底。

1逐一组织销号;2上报销号结果;3镇督导组组织抽验;4检查执规执法执纪情况。

(责任人:镇纪委)

六、责任分工

(一)既有建筑所有权人为既有建筑使用安全责任人。

房屋业主及承租房屋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或个人,承担自查自纠和配合整改的主体责任;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既有建筑,其管理单位为使用安全责任人,承担安全隐患排查责任;权属不清的既有建筑,实际使用人或管理人承担安全隐患排查责任。

(二)各村(居)要承担专项行动的属地责任和直接责任。

负责落实辖区内的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构建完善属地主体、条块结合、分工有序的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机制,从严管控建筑功能转换和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既有建筑使用安全。村主要负责人是排查整治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有组织实施、推动落实的直接责任,负责组织发动、群众、业主开展自查自纠。

(三)部门职责。

七、工作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把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以扎实彻底的排查整治,严防既有建筑安全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和谐稳定。

(二)强化技术保障。

由经济发展和建设局牵头,会同综合执法局、派出所等部门,邀请技术专家,成立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及时发现和处置房屋安全隐患问题。

(三)落实资金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对房屋安全隐患进行检测鉴定、组织实施强制拆违等排查整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要加强资源整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排查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四)严格效能督查。

(六)广泛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户外大屏、抖音、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加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各项政策解读和安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群众参与。9月30日前,要组织联合执法,强制拆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法改扩建(加层夹层)建筑,并进行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加强舆论监督,形成有力有序的工作声势,加快工作推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医疗服务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改善医疗服务,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在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全面改善医疗服务,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减少并缓解医患矛盾,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各医疗机构要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性,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全面落实专项行动各项措施要求,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密切科室合作

“全面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医德医风建设”专项行动是今年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重要内容,区卫生局医院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作为专项行动工作的领导小组。各医疗机构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本单位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确保专项行动顺利开展。专项行动涉及到医院管理的多个方面,包括医务、护理、行风、门急诊、财务、后勤、信息、宣传等多个科室,各医疗机构既要明确各个科室的职责分工,又要加强科室间的合作,要建立层层责任制,医院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具体抓落实,职能科室各负其责,全院职工全员参与,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逐级负责,一抓到底。

三、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四、突出工作重点,务求取得实效

(一)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创建“满意窗口”

医务人员的不良服务态度是群众就医过程中反映的突出问题之一。各医疗机构要以创建“人民满意窗口”为抓手,切实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切实抓好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建立医务人员不良服务行为计分制度,对经常被投诉不良服务行为计分较高的医务人员要与年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安排等挂钩,对群众反应突出的医务人员要调离窗口岗位,直至待岗教育。

(二)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

2、各医疗机构要在候诊、侯查大厅安排足够导医人员引导患者候诊、侯查。

(三)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一站式服务及其他服务台的人员配置,安排责任性强,业务熟悉的人员为病人及时解答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方便病人咨询。要加强宣传,让社会和人民群众了解医院的功能和任务、科室设置、特色专科、专家门诊等情况,引导患者选择就医。

(四)及时处理投诉,化解医患矛盾

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的意见》(宁卫〔2007〕43号)要求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诉,化解医患矛盾。对于发生的损害病人身体健康的事件,要及时组织专家讨论,必要时可外请专家讨论,明确事件原因、正确对待医方存在的问题,善于承担责任,以便公平、公正及时解决医疗纠纷。对发生的医患纠纷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及时在适当的范围对职工进行教育,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五)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典型

各医疗机构要广泛宣传此项活动的意义,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主动改善服务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使职工充分认识实施全面改善医疗服务对病人、医院和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性,使每一位医护人员树立并强化“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要注意树立先进典型,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经验要及时宣传、推广,以典型引路。

(六)加强基础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各医疗机构要通过对各项基础管理制度的“三抓”(抓建立完善、抓教育培训、抓贯彻落实),着重在强化内涵建设上下功夫,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核心制度及规范的落实,保障医疗安全。

(七)创造条件,促进分级医疗形成

实行分级医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引导病人“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缓解大医院门诊压力,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现阶段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就诊。要加强对群众的健康知识宣教,树立合理的就医习惯,对于常见病多发病要引导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2、加强对口支援,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使群众放心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

3、实行社区首诊与双向转诊制,合理分流病人,减轻大医院医疗压力。

五、强化督导检查,及时总结推广

区卫生局将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专项行动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区卫生局将其纳入对所属医院的年度考核结果。

各医疗机构要建立以病人满意度为重要指标的监督考评体系,建立不良服务行为记分制度,纳入对职工的绩效考核,与个人奖金、晋升、科研、继续教育等挂钩,严格实行奖惩制度,使全体职工达成“病人满意与否是评价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的共识。

根据去年医院工作任务主要内容,结合医政管理要求,将一年来的医务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研习医院两会精神,明确医政管理目标

一是医院的中心工作(一五八),分院重点在五个“二”,即两个基建项目(肿瘤大楼、门诊改造)、两个医疗项目(陀螺刀、PETCT)、两个专科(肿瘤外科、妇瘤科)、两个品牌(肿瘤医院、社区医院)及增加两千万收入;

二是医政管理目标:创建平安医院,全力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切实提高医疗质量

三是在医院领导指导下,围绕医院2018年医院工作目标及医务工作任务,由医务部统一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要求各级医务人员努力实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二、调查研究分院医疗运行的实际状况

首先拟定调查提纲,采取调研人力资源信息、开讨论式调查会、走访医护人员等多种形式,了解分院的既往、现实状况,制定分院医疗工作计划,以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监控、比较与纠正的医疗管理,事后反馈整改,做到充分激励、及时指导、有效沟通,及时化解医疗运行中的医医、医护及医患矛盾。

三、确保医疗安全的主要措施

制定一份详细的全年医疗工作计划,调整两个质量管理组织,狠抓三个医疗运行环节监控,搭建四个平台,常年有序开展五类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六个医疗运行流程。

1、围绕“努力实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分院医务工作计划,并分阶段分步骤予以实施,逐步形成依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的规范管理框架。

2、调整两个质量管理组织,理顺质量管理体系

调整分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对分院门急诊施行统一管理,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缓解人员紧张。

3、狠抓三个医疗运行环节监控

一是日间查房与适时介入相结合:每日上午对全院排查,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个人督查,着力落实危急重患者预警机制,要求科主任、护士长对危急重患者上报医务科,提前介入干预,防止医疗纠纷发生,效果明显。协助处理外科八起危重患者的救治,对内科、肿瘤科提前介入防范医疗纠纷六起。今年医疗纠纷例数较去年明显下降,其中三起较大医疗纠纷(一起为往年遗留),15起小投诉。

二是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结合:月底质量检查、夜查房及日常运行病例的抽查,明确医务科、临床科主任职责、分阶段设定重点检查内容;每月不定期组织夜查房二至四次,加强对医疗文书书写的日常抽查监管和核心制度的落实。

三是终末病历质控:适时调整质量检查的内容与重点,每月在总院医务部组织组织领导下有重点的对“三合理”、知情同意、合理用血、辐射安全检查,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强化用药安全性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4、搭建四个平台

一是搭建劳动竞赛平台,制定分院全年医护劳动竞赛方案,提振劳动热情;二是搭建青年医师交流学习平台,强化“三基”及法律法规培训举措;三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定期召开科间联系会议,畅通信息,及时整改,保证医疗运转有序;四是搭建缺陷分析平台,对事不对人,针对系统进行整改。

5、常年有序开展五类专项治理活动

一是门急诊医技医疗文书;二是合理检查和合理用药;三是处方及毒麻药品管理;四是围手术期管理;五是运行病历(核心制度)的现场监督意见反馈活动。

6、完善六个医疗运行流程

一是明确院外会诊流程,对要求院外会诊的科室从申请、联络、书面公文、会诊费用等各环节进行细化规范;

二是确定肿瘤患者活检流程,召集肿瘤科、手术室、五官科现场协调办公,制定《肿瘤患者活检流程》,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保证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四是制定分院应急设备调配预案,确保急救工作有序进行;

五是简化血液供血流程,针对分院创伤急救伤者较多的实际情况,检验科配备储血冰柜,长期储备少量血液制品,供应急使用,提高创伤患者救治率。

六是规范病历复印流程、投诉、疾病诊断证明书盖章及麻醉卡管理,方便患者。

四、思考: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员配置问题

二是专业设置问题,涉及肿瘤外科、妇瘤科、急救、综合科室发展方向

三是医疗质量分院抓手问题,尤其是一体化科室管理问题

四是急救管理问题

五是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问题

六是总分院间无边界无缝隙协作问题

(二)2019年医政工作打算

在医务部的统一领导及部署下,深入开展“医疗质量荆楚行”及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全面稳步提升医疗管理及医疗技术水平。

一是方向:继续以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省卫生厅“医疗质量荆楚行”的活动方案及等级医院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对分院医疗质量进行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创建平安医院;

二是方法:进一步完善医疗缺陷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缺陷管理管理体系;

三是方案:“医疗质量荆楚行”细则的分解,着力于核心制度的细化与任务落实;

四是方面:

1.开展一次全院医疗专项活动:

2.开展分院手术科室医疗专项活动:旨在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分级管理、重大手术审批报告程序、术前评估制度与规范):结合外科实际情况制定详细规范落实,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3.开展分院非手术科室医疗专项活动:旨在强化“三合理”与医患沟通。

4.开展分院门急诊及医技科室医疗专项活动:旨在医疗文书、医疗流程与医疗服务。

5.探索急救科在总院重症医学科统一指导下的医疗专业发展模式。

6.探索分院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进修模式。

7.密切总分院间的医疗合作,逐步让分院融入总院的医疗管理体系

五是工作侧重点

1.门急诊管理

2.药学管理

3.肿瘤重点专科评审

4.内科发展规划的实施

五、对分院发展(二次腾飞)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建议一体化科室在分院确立负责人

二是整合分院综合科室资源,明确分院综合科室的发展方向;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市居民医保工作为目标,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科室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科室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主要措施

1.医疗质量

结合等级医院复审整改工作,要在巩固前两年急诊管理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质量、安全、服务、价格”狠抓内涵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急诊急救专业队伍的设置,进行急诊医学知识的学习,解急诊急救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稳进急诊急救队伍。完善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使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完善24小时急诊服务目录、急诊工作流程、管理文件资料、对各支持系统服务的规范。协调临床各科对急诊工作的配合。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管理的程序。立足使急诊留观病人于24小时内诊断明确、病情稳定后安全入院。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加强三级会诊,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使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8%以上。

2.质量管理。

3.设备管理

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要强化对急诊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并专人管理。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安全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严格院内感染。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4.服务态度

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服务示范岗”活动,要抓优质服务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培训计划

加大在岗培训力度,要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计划。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加大对各级医师培训

6.中医特色建设

西医为用”方针,要贯彻以“中医为体。突出优势目标,加强中医特色建设。制定中医、中西医结合人员中医药理论、技术培训计划,加大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按照二甲中医院急诊科建设要求,要有本科常见病、特色病种的诊疗规范与特色技术的操作规程,使本科规范性文件不少三种。提高中医药在急症救治中的使用率,急诊专业医护人员熟练掌握中西医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急危重症的中医药使用率,使中医药参与率在30%以上。

7.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个环节更加明细化。同时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要搞好医疗保险改革顺利推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的双赢局面。

8.重点研究课题

使我院急诊科急救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今年要着重学习和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急诊、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无创和有创性正压通气治疗、严重创伤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课题的研究。

9.院前急救

1预约登记路径

CT、核磁科作为大型医疗辅助科室,检查患者较多,特别是每天上午患者又较集中,所以预约登记窗口就尤为重要。为此该科采取以下路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2告诉患者带齐过去检查的所有材料包括病历复印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X光片等,这样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作出诊断。

1.3肠道准备嘱腹部检查患者前二天禁食多渣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检查当天禁食、禁饮水;如果近日曾做过钡餐透视或钡剂灌肠等检查,要等钡剂完全排出后才能检查(大约五天以后);膀胱及附件检查前要多喝水,保持膀胱充盈;MR检查时要祛除身体上一切金属异物等;这样详细告诉患者检查前准备,保证了检查的良好效果。

1.4患者凭借取片凭证领取检查结果窗口工作人员对片袋、诊断报告及胶片三者上的姓名、性别、年龄、片号进行重新核对,准确无误,让患者确认,在领取胶片报告本上签字后发放给患者,同时收回取片凭证。

2心理护理路径

现代护理工作以人为中心,维持人的心理最佳状态是保持健康和战胜疾病的根本。而心理护理的开展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内在潜力,具有重要的医疗、保健、预防价值;CT、核磁科主要从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三个阶段开展心理护理工作。

2.1检查前心理护理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护士采用沟通、理解和同情、支持和安抚的方法,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改善心境、提高信心、给予鼓励,使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检查。

2.2检查中心理护理此阶段医护人员要摆好患者,做到安全、舒适、正确,做好患者非检查部位的放射防护,嘱患者不要移动,必要时用话筒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指导,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3增强前处置路径

3.1简明扼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增强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增强检查的无创性、安全性和必要性,减轻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3.2详细介绍增强用碘造影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让患者有充分的理解,同意后在接受CT增强碘造影剂协议书上签字。

3.3指导患者及家属在检查中和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如在注药的瞬间患者有全身发热的感觉,这是正常反应,请不要惊慌和害怕;听好机器提示音,做好呼吸训练等;检查后嘱患者多喝水,促进造影剂的尽快排泄;嘱患者家属穿好防护服,减少不必要的照射等。

3.4护士以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禁的工作作风,做好碘过敏试验,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固定好静脉输液留置针,再次鼓舞患者以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检查。

4急诊“绿色”路径

一、工作目标

紧密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加强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解决医疗服务和行业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推进医改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内容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2.加强“三基三严”培训

以医务人员能力素质建设为出发点,夯实医疗基本功,加强医疗法规、传染病、合理用药等基本理论的培训,继续开展教学查房、急救技能、体格检查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严肃学习考核纪律,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规范医疗行为,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健全“医疗纠纷投诉制度”

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接待流程”,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二)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努力做到“质量好”。

1.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

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建立医疗质量三级质控小组工作制度,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和医疗安全隐患的主动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标责任制度,对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方案进行细化、优化,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加强药品安全使用管理

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完善药事管理领导组织,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开展抗生素药物培训,严格掌握适应症。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有明确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和相应的临床药师工作与管理制度,明确其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和任务并认真落实。建立健全毒、麻药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建立不良药品反应及时上报制度。

4、推进临床路径的管理工作

开展急诊常见病病种的临床路径,逐步使医疗管理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5.加强院内感染管理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结合医疗卫生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爱民、便民、利民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自觉为群众健康服务。

2.制定完善医德医风制度规范

制定医务人员行为规范,签订医德医风责任书,完善服务承诺制度,强化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工作指标和考核标准,认真做好医德考评落实工作,加大对医疗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处罚力度,建立领导问责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坚决查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案件

严肃查处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事件,充分发挥查处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开展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治理活动,完善制度建设,堵塞漏洞,注意杜绝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净化医疗环境。

(四)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针对不同的岗位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使患者满意度逐步提升。

2.继续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不定期召开社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了解社会上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评价、存在的问题、不满意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促进社会对急诊科评价的好转。

三、活动步骤和安排

1、20xx年护理工作安排、部署。

2、春节前主管院长带队、护理部、医务科等联合查房,节前、节后保证医疗安全。

3、双节期间排班,紧急状态下人力调配及时上报。

4、护士长会议,春节联谊会

二、优质护理服务:阶段工作安排

1、河南省“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和“十大指标、三好一满意”检查问题汇总、整改、落实。

2、20xx年优质护理服务阶段工作安排、分步进行。

3、重点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责任书签订:

1月上旬:手术室、产房、供应室,血透

1月下旬:急诊科、门诊注射室、社区病房。

4、重点科室专科护理规范。

三、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专项质量检查:急救物品规范管理。

2.持续深化落实:护理安全:12345护理质量:精准细严.

3.护士长“五常”工作。

4、20xx年四季度压疮和不良事件汇总、分析及全员讲座.

四、“三基三严”

1、各科室“三基三严”计划的制定,工作的安排

2、护理业务查房:甲乳心胸外科

3、护理业务学习:ICU王宪慧《重症医学科护理新进展》

开展医技提升工程,打造群众放心医院。打好“三张牌”,提高医护质量,夯实为民服务基础。一是打好素质养成牌。建立党员“学习日”制度,定期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培训,选派专业学科人员参加进修培训、学术研讨和异院交流,开展急救技能操作竞赛、应急实演练活动。一年来,共组织党员医护人员外出培训61人次,开展学术研讨22次。二是打好服务承诺牌。实行医院对社会、科室对医院、党员对诊室三级服务承诺制,支部与党员共作出公开承诺531项。设置行风、技术、业务、质量、安全、基建、中医专项等7项预期指标,逐月进行履诺考核。建立党员互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的“三评”机制,每季度评选临床、医技、门诊窗口的先进科室和优秀个人,对诱发纠纷的科室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三是打好医疗设备牌。支部积极践行公开承诺,推动医院投入4100多万元,采购磁共振成像系统、16排螺旋CT、直接数字多功能遥控线透视机、U型臂多功能单板直接数字成像系统、微创外科手术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产科中央监护系统、脉动真空灭菌器等先进医疗设备。

开展医德提升工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强化宗旨意识,弘扬医德医风,展示为民服务形象。一是文化服务。支部大力阐扬中医“仁、和、精、诚”传统,在党员中开展中医文化教育,中医文化全面融入医院景观设计,建成一排医药橱窗、两条文化长廊、三个名医广场,组织党员业务骨干定期为市民和病患讲解“治未病”等中医知识,引导全院党员养成“悬壶济世、大爱无疆”中医美德。二是廉洁服务。开展“党员廉洁行医诚信服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医德医风承诺,主治科室作出“不开大处方”的承诺,医械采购窗口作出“不要回扣”的承诺,配药房作出“消除配药误差”的承诺。支部书记与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逐一谈心,支部与科室、科室与党员签订《廉洁节俭责任书》和《无红包回扣科室承诺书》,2010年全院医务人员共退“红包”956人次,人民币394270元。三是志愿服务。成立“党员健康卫士服务队”、“青年医师志愿服务队”“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关爱民工子女服务队”,开展医疗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业“五进”公益服务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共开展各类义诊、咨询、讲座活动31次,发放健康教育、保健手册2000册,受益群众3200人次。

关键词: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中图分类号]R183.9

[文献标识码]A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造成社会大众健康严重受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大型食物中毒等的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它具有公共性、突发性、危害性及处理起来的系统系与综合性的特点。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近些年来,影响人类生存健康的突发事件常有发生,它不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还威胁了人们生命安全,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颁布实施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轨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明确指出了医疗卫生机构防范突发事件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应采取的措施办法及所应履行的法律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医院承担着监测、报告、隔离病人、医疗救护和配合疾控部门调查等职责,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提高医疗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2完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措施

最后,深入开展应急教育宣传工作。公共卫生环境的建设,不仅需要医院的努力,还需要依靠媒介的积极宣传,建立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公开制度。为此,医院可以开辟宣传栏,努力做到及时主动、准确无误、实事求是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进展情况,让公众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发展动态,并对事发地的民众进行心理干预疏导,避免他们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医院需要通过媒介正确的引导,才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得到更多民众的配合,且更好的建立。

[关键词]处方点评;干预;不合理处方

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学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各医院都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去抓.但是不合理用药仍普遍存在,一些非基本、甚至疗效不确切的药品被大量使用,不仅危及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大量浪费有限的社会医药卫生资源[1]。

卫生部于2010年2月10日出台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明确指出医疗机构要制定处方点评制度,定期进行处方的点评工作并纳入医院质量管理年度检查[2]。通过对医生处方进行点评,可以及时发现临床医生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使医院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此项工作是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处方点评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尚无国际经验借鉴,国内缺乏必要的标准和经验,不同单位点评深度和水平参差不齐[3]。在《规范》颁布之后,我院根据新规改进原有点评方式,同时采用两种途径抽取处方样本进行点评,点评结果更符合医院实际用药情况。根据点评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督促临床加以改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重点检查,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得到持续性提高。

1资料与方法

我院同时采用两种途径抽取处方进行点评。

1.1每月全院处方的随机抽取与点评

1.2不合理处方的截留与点评

审核处方是我院药师工作的重要环节。医师开具的电子处方打印成纸质处方须先经药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供药品调配。审核出不合理电子处方及时与医生沟通、修正,可干预掉大部分不合理处方。审方药师因各种原因遗漏的疑问处方,绝大部分可在药师调配时发现,并在疑问处标记,在核发药品时,药师将审核出的疑问处方与处方医生进行确认或修正,并将不合理的处方分开存放,作为初步确认的不合理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根据《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我院新的处方点评制度按月将留存的不合理处方制成不合理处方点评工作表,并提交医院合理用药小组讨论,针对有问题处方实施干预措施。

2结果

2.1处方基本指标

处方基本指标包括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平均处方金额、合理处方百分率。经过分析,2012年门急诊处方基本指标比较见表1。

2.2截留处方中不合理处方的类型及构成比

2012年全年抽取和截留处方200余张,查处67张处方存在严重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处方用药不适宜49张、超常处方18张,且部分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或错误,见表2~3。

3干预措施

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主要通过三种措施执行。首先,利用定期门诊大会将常见的普遍问题或临床科室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通报,个别问题及时与当事医生沟通解决;其次,典型问题或沟通后解决不利的问题汇总成质控报告上报医务科,以《质控通讯》形式通报反馈,并扣除责任人相应奖金;最后,合理用药检查小组根据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开展专项点评,点评结果按科室汇总后,利用医院OA网将每月点评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并由合理用药检查小组定期反馈修正,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问题上报医务科以协助解决。

4讨论

根据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合理利用标准[4](平均用药数1.6~2.8种、抗菌药使用率20.0%~26.8%、注射剂的使用率13.4%~24.1%),从基本情况及表1可见,我院门急诊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处方合格率符合药事检查标准的要求。除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外,各项宏观指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良好得益于医院对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重视。对抗菌药物开展专项点评,从适应证、遴选药物、用法用量等方面评价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切实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门急诊药房不配备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必须严格按照适应证使用,开方界面设有医生级别代码,越级开具提示不具备处方权限,规范管理的结果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抗菌药物的滥用。

从表2可见,67张严重不合理用药处方主要以“用药不适宜处方”为主,所占比率为73.13%,其中主要问题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不适宜用药将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是处方点评的重点任务;“超常处方”中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无适应证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这三项,之所以称之为“超常处方”,说明用药严重违反了临床用药基本原则,此种处方随着今后检查的不断深入,应该逐渐杜绝。

从表3可见有些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或错误,例如临床诊断为腰腿痛、软组织感染,处方开具阿齐霉素分散片0.5g×2盒,2片/次,bid口服,此药应qd服用,属用法用量错误及超量开药。

同时在处方点评过程中,发现涉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的处方在所有不合理处方中所占比率较大,主要集中在常见的诸如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不明确、选用不当、用药时机不当、用量和疗程不当以及无指征联合用药等方面。说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仍是合理用药的首要问题。

从表3中可见联合用药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不适当的合并用药、不合理的配伍等方面。同时,联合用药也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报道,联合使用5种以下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0种以上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5%[5]。说明门诊医生应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及种类。处方点评便是对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作出技术性评价的手段,由点评工作中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进而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最后达到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目的。

根据点评中发现的各项问题,我院药师首先及时与医生沟通或讨论,建议纠正处方,并利用门诊会议与临床科室处方质量管理员当面沟通,重点或突出的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出警戒和预警方案。其次作为典型案例纳入《质控通讯》,突出重点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使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有了显著提高,整改不到位的个别医师纳入年终考评。药师可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将用药不适宜、超常处方作为处方点评的重点,在临床药物治疗的不当之处给出专业性意见和建议,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指导合理用药。例如患者临床诊断为脑血管病、糖尿病,处方: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与此药适应证不符。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说明书中为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也可用于室性早搏。将此情况告知处方医生,并建议采用其它给药。该建议得到处方医师的认可,及时制止了不适宜用药。通过处方点评不仅可以矫正错误的药物应用,避免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医生还可捕获到有益于临床治疗的信息,大大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处方点评作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一种方法,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其应用及效果也得到了政府和专家的充分肯定[6]。合理用药是一项系统工程,处方点评是此项工程中发现和了解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与方式,通过处方点评及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干预,不仅使药师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也使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从而使得我院处方合格率及用药合理性得到逐步的提高,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徐玉.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调查与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249-25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疗机构处方点评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010]28号,2010.

[3]刘宪军,赵志刚.北京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集中处方点评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4):370-372.

[4]李洋,颜虹.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8.

THE END
1.PETCT淋巴结高代谢检查提示普通外科问题描述:PETCT淋巴结高代谢检查提示 医生回答(1) 李宜 主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指导意见:淋巴系统是人体正常存在的一个免疫系统,分布于全身上下,关于比较表浅的淋巴结,用手能够摸到。注重多饮水、多休息,保护睡觉充分,油腻饮食。注重多饮水、多休息,保护睡觉充分,油腻饮食。 淋巴病变有较多,普遍的就是淋巴结...https://m.bohe.cn/iask/mip/3zgkc03gkxjlgig.html
1.PETMR和PETCT哪个更好?PET问答目前开展体外分析检测项目13余项,ECT影像检查10余项。PETCT有哪些优势?PET可以显示病灶病理生理特征,更容易发现病灶;CT可以精 确定位病灶,显示病灶结构变化。但是PETCT除了能够将它们俩的优点融合,其独有的融合图像,能够将PET图像与CT图像融合,借而同时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形态结构,这是PET和CT都无法做到的,因此...http://www.svippetct.com/news/851543/
2.PETCT检查的三大优势医疗热点PETCT派特CT上海医院PETCT检查的三大优势 2019-11-02 PET-CT检查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10年前就开始应用于临床,发展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接受PET-CT。 为什么PET-CT检查如此受欢迎? 那都要归功于其特有的优势。 1、早期诊断肿瘤 这是PET-CT*主要的优势,肿瘤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历代谢异常、功能异常...https://www.petctchina.com/service/247959/
3.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总院PETCT体检中心petct检查体检项目...检查项目 检查指标意义 医技检查(1项) petct检查 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检后附加服务 体检报告解读 赠送价值50元的体检报告解读服务,微信添加康康体检健康...https://m.kktijian.com/tc_detail_129126.html
4.上海华山医院PETCT中心体检中心petct检查体检项目套餐费用套餐项目(1) 检查项目 检查指标意义 医技检查(1项) petct检查 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检后附加服务 报告查询 全网独家支持1580余家体检中心检后一键查...https://m.mktijian.cn/taocan-98235
5.进行PETCT检查有哪些常见问题常规体检既然pET-CT有这么多优势,哪些人适合做这项检查呢? 小编推荐:pET-CT检查有这么准确吗?pETCT检查恶性肿瘤原发灶 pET-CT适宜人群:有肿瘤病史或疑似肿瘤患者 因为pET-CT检查的准确性比较高,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因而明确诊断,而改变了治疗方案;pET-CT能准确评价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无效治疗。总体上大大节约医疗费用...https://m.fh21.com.cn/exam/view/7546568.html
6.全国派特PETCTMR核磁检查免费预约平台免费提供全国各大三甲医院派特PETCT/MR(核磁)检查预约服务(包含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武汉福建浙江江苏重庆南昌合肥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pet-ct是什么检查?https://www.51petmr.com/
7.北京派特PETCTMR核磁检查免费预约平台北京PETCT/PET核磁检查医院排名,PETCT/MR检查预约网与全国多家公立医院合作,包含上海PETCT/北京PETCT/广州PETCT/重庆PETFT/武汉PETCT/南昌PETCT/合肥PETCT/浙江PETCT/江苏PETCT/山东PETCT/。http://51petmr.cn/
8.PETCT检查什么正常指标结果分析检查项目PET-CT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目录: 1.检查须知 2.检查项目 3.正常指标分析 4.检查过程 5.不适宜人群 6.延伸阅读 检查须知 1、受检者务必按预约时间到肿瘤放疗中心登记并配合医生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2、扫描前禁食6-8小时,可饮少量白...https://www.viptijian.com/zhishi-petct
9.PETCT检查肺癌具有什么优势肿瘤肺癌是目前发病率非常高的癌症病变,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PETCT作为影像学检测手段,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PETCT检查肺癌有什么优势? 肿瘤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式非常活跃、非常快,它的代谢能力非常强。因此肿瘤细胞摄取糖的能力比正常组织细胞要高很多。 https://ca.51daifu.com/2022/1013/3DD3DAFDC2631T825968.shtml
10.Petct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降科普全景医学影像临床用于诊断胰腺癌的影像技术很多,包括 B超、CT、MRI、PET/CT、超声内镜(EUS)、ERCP等,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需要医生根据你的病情给出建议,不过今天小编想和大家探讨的是petct检查在胰腺癌诊断筛查中的价值。 具有更高诊断效能 在胰腺癌的诊断中,18F-FDG PET/CT诊断的准确性更加依赖于病灶的糖代谢情况,较单纯...https://www.uvclinic.cn/news04/1350.html
11.PETCT检查报告里的SUV值是什么PETCT科普目前开展体外分析检测项目13余项,ECT影像检查10余项。PETCT检查报告里的SUV值是什么?SUV值是standard uptake value的首字母缩写而成的,中文意思为标准摄取值,是pet在肿瘤诊断中常用的半定量指标,是指局部组织摄取的显像剂的放射性活度与全身平均注射活度的比值。SUV=病灶的放射性浓度(kBq/ml)/注射剂量(MBq)/体重(...https://www.pinganjiance.com/activity/152505/
12.PETMR能查出甲胎蛋白指标高的原因吗?PET检查问答PETCTPET-MR(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它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优势,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体内功能和结构信息。PET-MR在检测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帮助医生发现较小的肿瘤以及评估肿瘤的生物学活性。 当体检中发现甲胎蛋白(AFP)指标升高时,PET-MR可以...http://www.petmrchina.com/news/855566/
13.肺癌术后癌胚抗原一直升高,目前指标cea50,做了petct检查请问cea...发一下petCT的报告 https://www.iplusmed.com/question/detail/416527.html
14.上海陪诊依靠我院肺科专科医院的特点和优势,我科对肺癌等恶性肿瘤及肺栓塞、结节病、结核病、COPD等良性肺部病变的诊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准确性上均处于水平。我科室开展数十种诊治项目,主要有18F-FDG PET/CT显像、全身骨扫描、肺通气显像、肺血流灌注显像、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及MIBI肺阳性断层显像等检查。ECT显像连续多年...http://peizhen114.com/
15.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东院体检中心综合套餐C(男)(心脏超声...糖尿病专项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HbA1c)2-3月内平均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评价人体空腹状态下糖代谢是否正常,评估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指标。 血常规 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隐血 过敏原筛查 过敏原筛查检测人体不耐受的食物(过敏原) ...https://www.vipzhiliao.com/sh/tj33/tc123196.html
16.PETCTPETCT是将PET和CT整合在一台仪器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被称作PET-CT系统(integrated PET-CT system)。病人在检查时经过其快速的全身扫描,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从而对https://baike.sogou.com/v140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