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全身骨扫描和petct的差别是什么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1.原理与用途:
全身骨扫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如锝-99m标记的磷酸盐)注入体内,通过其在骨骼中的聚集情况,利用伽马相机进行成像。主要用于检测骨骼的新陈代谢活动,如骨折、骨肿瘤、感染等。
PET-CT: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使用氟-18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FDG)追踪高代谢活动。主要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分期、治疗反应评估等。
3.放射性药物:
全身骨扫描:常用锝-99m标记的磷酸盐,其半衰期约6小时。
PET-CT:常用氟-18标记的FDG,其半衰期约110分钟。
4.成像效果:
全身骨扫描:对骨骼病变敏感,但空间分辨率较低,不容易精确定位。
PET-CT:不仅能显示高代谢活动的区域,还通过CT提供详细的解剖结构图,精确定位病变部位。
5.临床应用:
全身骨扫描:广泛应用于骨转移癌的筛查、骨痛原因的诊断、骨折愈合情况的监测等。
PET-CT:主要用于各种实体瘤的诊断和分期、淋巴瘤的评估、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等。
全身骨扫描和PET-CT均为重要的医学影像工具,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选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辅助诊断和治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