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医院乱象:不给看处方同样的疫苗3个地方3个价新闻频道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杨书贞段伟朵文白周峰摄影

【市民吐槽】

【遭遇】千元买不来“一纸处方”,同样的疫苗3个地方3个价

“我就想问问,医生给狗开的药我有权利知道吗?”洛阳胡女士向记者吐槽道,原因是她花了2000多元在一家连锁型宠物医院给狗狗治疗感冒,李姓医生称狗狗患上了肺炎,得每天打针治疗,“一针就是200元”。治了一个月没见好转,心急火燎的胡女士赶紧给狗狗换了一家医院,医院称并不是肺炎,治疗3天后狗狗就痊愈了。感觉上当的胡女士找到李姓医生提出看处方,医生坚决不给。“直到现在,2000多元的治病费都是个糊涂账。”胡女士说。

养了7年猫的张女士有同感,“看了多年病,从来不知道用了什么药。进了医院就是给猫拿药、付钱,甚至没有消费凭证”。

市民杨女士给4个月大的金毛狗打疫苗,提前广泛对比了一下疫苗价格和治疗疾病的范围。令杨女士纳闷的是,同样是英特威的某型号疫苗,3家宠物医院竟然给出3种价格。“疫苗有进口和国产的区别,价格不一样咱能理解,可同样的东西为啥价格不同?”

此外,同品牌、同型号的疫苗3家医院承诺的治疗范围还不一样,这让杨女士更“摸不着北”。于是,她选择了就近的一家性价比相对高的宠物医院给狗狗打了疫苗。

【各方说法】

【业内人士】“正规医院都会给看处方”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郑州市宠物行业诊疗协会副会长仝宗喜介绍,正规的宠物医院一定会给宠物主人看处方,前提是宠物主人事先要提出来。“关于处方单,医院不会再给狗主人单独留一联,这是因为开处方涉及技术范畴,医院还是想保密。但是,只要宠物主人提出来,正规医院都会满足要求。”

针对疫苗不同价的问题,仝宗喜告诉记者,这是市场行为使然,里面不乏恶意竞争。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宠物医院都在亏损,房租、人员费用都在上涨,还有其他各种费用支出。“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大型宠物医院和几十平方米的小诊所成本支出肯定不一样。”疫苗的价格也就不一样了。

【律师】不给看处方侵犯知情权,或有欺诈性消费

对此,上海市浩信(郑州)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英怀告诉记者,宠物药价由市场决定,宠物医院给宠物看病也要开处方。宠物主人带宠物去宠物医院看病,宠物主人和宠物医院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按照《合同法》的要求,作为买方的宠物主人享有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如果宠物医院利用信息不对称而拒绝提供药方、强制其买药,肯定属于违反《合同法》的行为,宠物主人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或起诉追回医药费。

针对洛阳胡女士的遭遇,张英怀说:“宠物得了什么病,用了什么药,各自多少剂量,这些都应告知宠物主人,否则就是侵犯知情权。几十块钱就能搞定的事,却让宠物主人花了上千块,可能涉嫌欺诈性消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医院要对欺诈性消费进行双倍赔偿。”

【产业现状】

【数据】郑州持证宠物医院数量4年翻番

中国宠物产业联盟2017年发布的《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国内宠物医疗机构约10000家,但业内有一定专业化水准,且为连锁经营的宠物医院数量占比不足10%。与此相对应的是,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宠物数量达2.5亿只。

仝宗喜可谓郑州宠物医疗市场发展的见证者。他告诉记者,2014年郑州市宠物行业诊疗协会成立,当时有动物诊疗许可证的还不到90家,2017年底已经达到200多家,“4年间,郑州正规宠物医院数量翻了一番还多!”

针对“宠物看病比人看病贵”的说法,仝宗喜认为这样说有失公允。真正的宠物医疗机构运行成本相对较高。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以宠物医院之名漫天要价者,其实并不是医疗机构。“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乏浑水摸鱼的‘无证行医者’。目前的乱象是杂牌军搅了正规军的‘局’。”

【角逐】全省20多家宠物医院被外地资本收购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从去年9月份算起的半年间,资本扎堆进入河南,20多家宠物医院被收购。

2018年3月10日至12日,中部第二届小动物医师大会暨国际宠物用品博览会在郑州举行,业内人士透露,“去年下半年,河南20多家宠物医院已被他们收入囊中”。这些收购的完成,大都集中在去年第四季度。

瑞派、瑞鹏集团、高瓴,被业内称为中国宠物医疗界的“三大资本”。3月10日晚上,在郑东新区举行的“中部宠物诊疗行业高峰论坛”上,瑞派投融资总监刘西亚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瑞派在河南已收购了10家宠物医院。其中,在郑州收购了7家宠物医院,在安阳收购了3家。

【交流支招】

【支招】哪家医院最靠谱?选口碑好的!

宠它,就想给它最好的,可是我的“钱包有限”。如何选择一家靠谱的宠物医院?仝宗喜认为,这个主要“靠口碑”。“遛狗的时候,多和其他狗主人交流哪家看得好,大体不会错。”

他建议,在选择宠物医疗场所时,宠主要确定选择的地方是否具备宠物医疗资质、证照是否齐全。宠物店和一些证照不齐的宠物医院就是网上传闻的“黑心宠物店”,在那里,宠物的健康得不到保障,错误的诊断治疗导致宠物致死致残的情况不胜枚举。建议宠主选择品牌连锁或者大型的宠物医院,这些医院对于处理一些专科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层层监管,收费和治疗都比较规范。

【他山之石】

给宠物办医疗保险,最高赔付数万元

美国:兽医上门看病,定价还很透明

在美国,一家公司提供按需兽医上门服务。据该公司创始人透露,其实89%的宠物疾病,在家里就能被治愈,包括皮肤、耳朵、眼睛、脾胃问题。当宠物的疾病严重到无法在家里进行医治时,比如需要在无菌条件下所进行的手术,经审查,该公司会带用户宠物到当地实体医院进行治疗。这也省去了用户自己带宠物到医院治疗的麻烦。

房间的后面,放着一个黑色的铁质火化炉,杨宇扭动开关,把兔子送了进去。杨宇曾接到一名大学女生的单子,她喂养了4年的狗狗不幸摔死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宠物火化目前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这是他们开宠物殡仪馆面临的一大难题。

目前,越来越多家庭饲养宠物。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宠物数量达2.5亿只。与此同时,宠物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给宠物看病甚至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

以宠物狗拉肚子为例,阳光新路一家宠物医院建议记者为宠物狗做验血、便解、传染病检查,其中血常规价格为100元、传染病检查100元、便解40元。”王晴表示,对于宠物医院宠物治疗同病不同价,或以过度医疗方式抬高看病价格的问题,可以从仪器必要性、医生经验等方面分析。

以宠物狗拉肚子为例,阳光新路一家宠物医院建议记者为宠物狗做验血、便解、传染病检查,其中血常规价格为100元、传染病检查100元、便解40元。王晴表示,对于宠物医院宠物治疗同病不同价,或以过度医疗方式抬高看病价格的问题,可以从仪器必要性、医生经验等方面分析。

杨漪是郑州市颍河路上开元宠物医院的医生,这里平均每天有八九只猫猫狗狗来就诊,他就负责照顾它们。9月12日,瑞派投融资总监刘西亚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我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有1340亿元,宠物医疗预计占市场15%左右,约200亿元。

@new_bloom:如果是绝育的话,估计就不会送锦旗了,可能还要集结一群猫在宠物医院门口@柊晚:@喵喵叽喵喵叽救我狗命,治我猫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不是郝俊雪:以我八级喵语来看应该是喵(M)喵(M)喵(P)

上午9点20分左右,当沙区110民警找到报警的程婆婆时,两位老人已经走到了东原ARC广场的一家宠物医院门口。民警了解了情况后,严厉批评了刘老汉的无理取闹,并指出饲养的宠物狗咬人,狗主人理应负担伤者的治疗费用,应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消毒和治疗。

为猫打起了医疗纠纷官司,这种事可是头一回听说吧。原告钟先生在小区里捡到了一只未足月的流浪猫,取名“萌萌”带回家并悉心照料一年多。不愿冒险的钟先生带着爱猫离开了宠物医院,随后送往另外一家宠物医院。

徐先生又找了一家高档的宠物会所,这次他更吃惊了:寄养一条宠物狗,每天收费100元,洗澡一次100元,寄养期间需自己提供宠物食品。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汪星人”是宠物店的主角,只有持有“狗证”的宠物狗才可办理寄养。

开办动物诊疗机构要具有1名以上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而从事动物颅腔、胸腔和腹腔手术的动物诊疗机构,应具有3名以上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如执业兽医师人数不具备,没有布局合理的诊疗室、手术室、药房等设施,宠物医院也是没办法“漂白”的。

该宠物医院医生问完情况后,又轻轻地按了一下可乐的肚子说,猫咪第一次生产,属于难产,他建议给小猫做剖腹产。医生只是模糊地说,剖腹产手术需要800元,还有住院费、助产费、营养费、奶粉等,算下来也就2000多元了,但对于收费明细,叶女士问了好几遍,医生也没能够说清。

上午10点30分,“多喜”的葬礼开始,狗狗的遗体被放在一张摆满鲜花的小床上。床头放着“多喜”生前的照片。此时,周围响起了声乐,现场气氛沉重。大约20分钟后,整个过程结束。

THE END
1.宠物看病收费没谱:全凭医生一张嘴AcFun弹幕视频网宠物可爱、通人性,是主人的贴心小伙伴。然而,小伙伴们也有生病的时候,面对宠物医院开出的高额收费单,宠物主人们有的生气,有的无奈。然而,最让他们看不懂的是,这些宠物医院的收费并没有标准,全凭医生一张嘴。另外,部分宠物医院的资质成疑,也让爱宠人士担心。我们且看相关部门对此怎么说。 胃肠炎两天花两千 合肥刘...https://www.acfun.cn/a/ac1411665
2.看病动辄几千元,这些宠物医院为何能“任性”收费?新华社济南4月18日电 题:看病动辄几千元,这些宠物医院为何能“任性”收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邵鲁文 图为医生在为一只患有严重腹泻的小狗检查。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目前,越来越多家庭饲养宠物。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宠物数量达2.5亿只。与此同时,宠物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给宠物看病甚至需要...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8mCPpwqK1hU3zmCNbbvd180418
3.常熟兽医站能给猫猫看病吗宠物医院怕太贵乱收费第3页多问问几个宠物医院。我家猫洗澡问了好几个宠物医院,从40——80元不等。http://bbs.cs090.com/thread-10246090-3-1.html
4.如果顾客带猫去宠物医院看病,治疗后不给钱,找了微信电话都没用,怎...你好,根据过错承担责任 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8515943.html
5.猫看病比人还贵?挂号费收完还收诊疗费,墨友看看这个收费合理吗今天发现猫咪下巴有点发炎,去宠物医院看了下,药膏55,检查费到要50。最让人无语的是挂号费收了10块,诊费还要再收20,去医院人看病也只收一次诊疗费吧?之前去其他宠物医院看过眼睛发炎什么的也是只收一个挂号费就好的。 各位墨友帮忙看看这合理吗,我是不是被坑了...http://share.zjimo.com/v2_1/wap/share-thread?tid=55079
1.宠物医院收费没统一标准一针90元宠物遇看病贵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0月27日讯(记者 周锡银)随着养宠物的家庭慢慢增多,宠物偶发疾病自然无法避免。但不少宠物主人认为,目前福州市的许多宠物医院,收费高得离谱,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等动辄上千元。 记者采访发现,近几年,福州市的宠物医院数目不断增多,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就有20多家,但目前宠物医院的收费并没有...https://m.fznews.com.cn/shehui/2012-10-27/20121027oj5ui7oAgf105941.shtml
2.还在担心去宠物店看病被坑?这份宠物医院收费价目表请收好这份宠物医院收费价目表请收好 随着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医院也发展势头越来越强,但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给宠物看病比人还贵!事实上,这主要是由客观因素引起的。 首先,宠物医院注册时占地面积至少达到150平方,这意味着高房租;其次,执业兽医资格证难考,有证医生稀缺,宠物医院需为他们支付较...http://www.zzfmdn.com/article/353131
3.宠物医院任性收费:看病动辄破万几元试纸收费上百新华社济南4月18日消息,目前,越来越多家庭饲养宠物。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宠物数量达2.5亿只。与此同时,宠物医疗需求快速增长,在一些大中城市,给宠物看病甚至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宠物看病动辄花费几千元,不同医院收费差异大,还有无从业资格的人员在给宠物看病。 https://m.btime.com/item/31ofpa80b9783hp14v7a9nviced
4.宠物医院贵吗为什么宠物医院收费那么高→MAIGOO知识摘要:宠物医院收费是比较高的,有的时候甚至比人看病还贵。宠物医院是一种盈利性的医疗服务机构,其盈利来源主要是宠物检查的费用、药品费用、手术费用这几个方面。国内宠物医疗行业相对于外国起步较晚,大部分器材和药物也依赖进口,所以一部分医院会通过抬高收费来维持营运。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https://m.maigoo.com/goomai/216251.html
5.宠物医院,没有谁比它更懂收费自1985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设了小动物门诊部以来,我国宠物医院行业至今已经发展了30多年,而宠物医院的医疗项目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宠物医生专业能力究竟如何,这一直是大多数大众存疑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救治自家宠物生命时,宠物主只能寄希望于宠物医院,即使有再多不满他们也得接受医生的建议并乖乖缴费。 https://m.cyzone.cn/article/606463.html
6.猫狗看病动辄花几千元,宠物医疗为何如此昂贵给宠物看病,到底有多贵? 《2020年宠物医疗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49.8%的受访者都认为宠物医院收费过高。高昂的医疗费用,成了宠物就医的第一大难点。 那么带宠物看一次病,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宠物医疗与人类不同,缺少公立机构参与,大多是私立医院,凭市场定价。不同城市、不同等级的宠物医院之间,就医费用可能存在巨大...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21584995
7.猫狗断腿掏上万,老鼠肺炎花三千:为什么宠物看病那么贵?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部分“不讲医德”的宠物医院存在坐地起价的情况,总体而言,“宠物看病贵”却和医院的成本有着较大关系。 我国宠物医院以中小型为主,基本上为民营医院,属于营利性商业机构,宠物医疗费用实行市场调节机制,受供求关系影响大。这导致了不同城市、同地不同医院以及不同规模的宠物医院收费标准皆不相...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08/c743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