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实践中,现在大多使用非吸入性麻醉,常用的药物有速眠新、犬眠宝注射液,或者再配合0.5%~1%盐酸普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同时,吸入性麻醉也逐步在临床中使用。现在我院主要采用安氟醚和异氟醚两种气体麻醉。
1.2麻醉剂量
1.3保定
2手术通路
据报道剖腹产手术通路主要有:脐后腹正中线切口、腹白线旁切口和腹侧壁切口3种。现将3种手术通路的优缺点比较如下。
2.1腹白线旁切口该切口极易破坏乳腺组织,我们主张不宜采用。在临床中,因剖腹产手术破坏乳腺组织造成伤口长期无法愈合来我院就诊的病例屡见不鲜。针对此类病例治疗,我院多采用局部处理、抗生素疗法和利用激素减少乳汁分泌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腹侧壁切口和脐后腹正中线切口临床实践中,此两种切口各有其优缺点。术者可以根据自身对动物解剖知识掌握程度和手术操作熟练程度进选择。
腹侧壁切口优点是:(1)该部位肌肉肥厚(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腱膜构成),血管丰富,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2)该切口与乳腺基部有一定距离,对泌乳、哺乳影响小,也便于创口护理。缺点是:(1)该部位肌肉肥厚,创腔深,手术视野较小,操作稍困难。(2)血管丰富,出血多。(3)缝合层数多,耗时。脐后腹正中线切口优点是:(1)组织层次少,手术通路切开与闭合较容易,耗时少。(2)接近主手术区,操作方便。(3)该部位血管少,出血少。缺点是:(1)该处主要为结缔组织,术后创口愈合稍逊于腹侧壁手术通路。(2)哺乳时易污染伤口,影响创口愈合。(3)若手术切开和缝合不当,可能会造成乳腺组织的损伤。
我院在临床中大多采用脐后腹正中线切口。切口前端定位在脐孔后约1cm,切口末端定位在倒数第一对乳房前约2cm,切口具体长度根据犬的体型而定,一般为4~8cm。在手术中,由于切口前端接近脐孔,末端离倒数第一对乳房前约2cm,因而避免了对最后两个最发达乳腺组织的破坏。另外,只要注意在缝合时不扎到乳腺组织,术后伤口愈合就比较理想,手术成功率高。
3子宫切口定位及胎盘取出
据报道,子宫切口方式有:子宫角大弯近子宫体切口、子宫体腹侧切口和两侧子宫角切口。我们多采用子宫角大弯近子宫体切口。由于犬是多胎动物,此处切口有利于两侧子宫角内胎儿的取出和胎盘的剥离,且对术后再受孕和分娩影响较小。若采用子宫体腹侧切口,虽然胎儿也可取出,但是伤口愈合不平整,留下疤痕或造成子宫角狭窄,会影响精子的通过,从而影响再次受孕;若采用两侧子宫角切口,有利于胎儿的取出和胎盘的剥离,但对子宫角损伤较大。综合上述3种子宫切口的优缺点,子宫角大弯近子宫体切口应该是在临床实践中优先选择的方式。
胎儿取出后,应该尽量的剥离胎盘。若胎盘滞留在子宫内,在细菌的作用下,胎盘会腐败产气、产毒,造成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化脓或形成子宫蓄脓。
4子宫缝合
子宫缝合应采用可吸收缝线作两道缝合。第一道作全层连续缝合,缝合时要确保将子宫内膜扎透。以免因子宫内膜未缝合,术后子宫内膜发生粘连堵塞子宫角,使恶露无法排出造成愈后不良。第二道作浆膜肌层内翻缝合,缝合时切不可穿透黏膜层,以免术后子宫内容物外渗而造成腹膜炎。
在临床中,我们曾遇到一例经其他宠物医院行剖腹产手术后伤口长期不愈合的病例。询问病史后,经探诊发现一侧子宫角与原来剖腹产手术的手术通路粘连并穿孔,子宫内充满脓汁。手术中我们发现,原剖腹产手术子宫切口作在子宫体上,子宫内膜粘连封闭了两侧子宫角,子宫内恶露无法排出,在细菌的作用下,引起子宫内膜发炎、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