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供全面专业、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校医院新大楼外景
校医院新大楼内景
母校为他承担治疗费用
他们给母校捐了一座医院
华南农业大学校医院旧址
“我们一直有个念想,能在母校这块热土上留下点什么。今天,我和先生终于如愿以偿,兑现了对母校的庄重承诺,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好了!”仪式现场,校友黄永仪动情地说道,“这栋大楼不仅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更是由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浇筑而成。”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以健康校园助力“双一流”建设
“在'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让'健康校园’规划落到实处是学校医院工作的重要任务。新大楼的启用将助推华农校医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师生就医条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群众身心健康需求。”王学成说。
“校医院新大楼承载着校友的心血与期盼,他们将母校的培养化作回馈社会、发展教育、服务师生的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学习和传承。”李凤亮在讲话中深情回顾了项目建设过程,对校友伉俪和支持项目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全校师生以校友伉俪为榜样,增强“主人翁”意识,心怀感恩、以校为荣。他要求校医院管好用好新大楼,并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切实提高师生幸福感获得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赠送书法作品“情系华农,大爱无疆”
仪式现场,杨庆华、黄永仪校友伉俪将医院新大楼“钥匙”郑重交付到薛红卫手中。薛红卫向校友颁发捐赠牌匾和证书,并回赠纪念品“木如意”。据介绍,该纪念品取材自华农校内木材,配以中国传统吉祥纹样雕刻和“情系母校,大爱无疆”题字,表达了华农师生对爱心校友的感谢和祝福。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师生对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有着更热切的期待,校医院新大楼的落成启用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罗锡文院士在华农学习、工作已有45年,是校友伉俪在工程学院读书时的研究生“师兄”。他感慨道,“校医院新大楼是校友对母校的赤诚之心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鼎力支持,希望有更多华农师生传承大爱、心怀感恩、回报母校。”
“作为医务人员,能够见证现代化的校医院新大楼拔地而起,我们心情激动,很感谢校友对学校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捐赠。”华农校医院全科主治医师龙汉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努力为师生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心系母校设立“永华教育基金”
“钱要用在最值得的地方”
对教育事业慷慨捐赠的背后,夫妻俩的生活却简单节俭。对此,他们表示:“我们把钱用在了最值得的地方。”
一晃毕业四十余载,彼时青春年少,如今花甲有余。回忆起在华农求学的青春岁月,校友伉俪还是如数家珍。
“辅导员梁松练是我们最亲近的老师,哪怕学生毕业几十年,依然叫得出全班每位同学名字。”成长在师长的托举和校园的滋养中,两人早已将华农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毕业后,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回来看看母校、探望师长。
现在,杨庆华、黄永仪还时常带着儿孙重返校园,给孙儿讲爷爷奶奶过去的故事:这是爷爷的宿舍楼,也是他当年入党宣誓的地方;这是学校运动场,奶奶在这蝉联两届校运会铁饼冠军;这是二号、三号教学楼,爷爷奶奶曾开着拖拉机绕着大楼“狂奔”……关于母校的故事,他们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