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3月12日百度的运营主体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百度健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消毒用品、医疗器械销售。百度对于互联网医疗似乎呈“卷土重来”之势,不过仔细反观百度这几年的“小动作”,其实它对互联网医疗的“执念”从未放下。
一、百度医疗大脑为分级医疗注入AI
2016年的魏则西事件,让百度和“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利益链被曝光。2017年,百度医疗事业部被裁撤,并永久关闭“百度医生”,这标志着百度暂时退出了移动医疗。
虽然百度医生不再存在,但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百度医疗大脑却依旧在发挥作用。作为百度大脑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百度医疗大脑通过海量医疗数据、专业文献的采集与分析进行人工智能化的产品设计,模拟医生问诊流程,与用户进行交流。依据用户的症状,反复验证并给出最终建议。在过程中可以收集、汇总、分类、整理病人的症状描述,提醒医生更多可能性,辅助基层医生完成问诊。2017年4月,百度医疗大脑宣布与国内社区医疗服务领导者社区580合作,将人工智能赋能医疗社区,并上线“美乐医”为用户带来24小时医疗咨询服务。百度医疗大脑与社区580的签约合作,为分级医疗注入人工智能的“技术大脑”。
二、成立“百度灵医”团队
灵医智惠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等一流医院进行深度合作,基于扎实的眼底影像数据基础,整合循证医学可解释算法架构及深度学习高准确率算法构造了眼底影像分析系统。只需要使用眼底相机拍摄二维眼底图,就可以自动提取眼底四大生理结构,在10秒内完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区病变等疾病的筛查。据悉,该系统已覆盖数百家医疗机构,日均辅助近3000人完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的科学早期筛查。
三、2252万入股东软医疗,进军医疗器械
四、成立“百度健康”
2020年3月12日,百度的运营主体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百度健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法定代表人为李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销售化妆品、卫生用品、消毒用品、电子产品、医疗器械I、II类等。该公司为百度的运营主体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李彦宏为后者大股东,持股99.5%。对此,百度方面暂无回复。
结语
医疗是个既需要爱心又需要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行业。百度此前的行为不免让公众有点寒心。不知道,此次百度健康的成立会不会比百度搜索引擎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