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把手工程”明确“互联网+人社+群众”路线
“互联网+人社”是一项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目标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社工作的方方面面。市人社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建了由一把手局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以信息化手段促进经办管理创新和服务效能提升,以群众实际需求推动服务理念转型和工作手段革新”的建设思路,围绕“便民、利民、惠民”这一核心主题,集中优势资源,加强部门合力,走出一条以“互联网+人社”手段践行群众路线思想的新道路。
二、两项基础建设筑牢“互联网+”支撑框架
服务网络和数据资源是“互联网+人社”体系的基础,市人社局从两方面着手,打造了全市乃至省内领先的应用支撑体系。
(一)构建互联、安全的网络服务体系
(二)构建集中、共享的数据资源中心
以社保卡信息为基准,核实、修正、整合各险种数据资源,初步形成我市大数据雏形,为内部业务协同、外部数据交换和开展线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建成全局统一的电子档案共享平台,集中存储全市的业务档案和托管人事档案的影像资源,并抽取形成了身份证、劳动合同、退休审批表、照片等多个逻辑资源库,供各部门共享调阅。目前电子档案量已达到445万件,为线上审批服务和多部门业务协同提供了档案支撑。
三、“三大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依托"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线上服务渠道,打造了集晒政、问政、理政、惠政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服务体系。
(一)两微平台晒出人社风采
(二)咨询平台政策无缝覆盖
(三)政务平台业务无障办理
以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工作为目标,依托ISO9001标准化认证体系,开发建设了“标准化政务服务平台”。将所有面向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中的经办流程、所需材料和办结时限等以信息化形式固化下来,并打通群众及时查询、监控业务办理进度的渠道,真正让服务在阳光下运行。
四、四重创新举措惠及百姓民生
(一)实现社会保险无纸化网上申报
按照“一体化”管理思路,重构申报受理和档案管理业务流程,联通中心端、网报端、电子档案平台和数字认证平台,实现6000多户参保单位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社保网上申报业务。
(二)实现就医、诊疗、结算一卡通
充分发挥社保卡的就医结算和金融功能,实现患者“一次插卡、一键结算”,同时自动完成医保统筹、个人账户、个人自付三部分费用的结算及缴纳,有效缓解就医过程中的“三长一短”现象,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推动人社业务进入“自助”时代
(四)推动社会保险业务进入“刷脸”时代
以社保卡照片为模板,创新实现了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待遇资格“刷脸”认证,为20万企事业退休人员和43万城乡居民领取待遇人员提供全时段、零距离、跨区域的自助认证服务。
河北日报客户端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