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医院是一个生与死较量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这个战场最激烈的前线,医生、护士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24小时为生命护航。
1月22日,大年初一,当大家沉醉在走亲访友、家人团聚的喜庆气氛中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急诊科里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争分夺秒地转运、生死时速地抢救……在这里,时钟仿佛走得更快。
“这是今天我抢救的第6位患者,从早上8点到单位,就没有闲着。”刘步伟略显疲惫地说。大年三十,他在临邑老家陪家人过年,初一早上6点多,就往医院赶。自2015年以来,每年初一在岗已成常态。“虽然没能陪在家人身边,但却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刘步伟很是自豪。
“婆婆家就在德城区,所以每年我就主动值除夕、初一的班,让老家在县里的同事回家过年。”苏春花说。从急诊科一名普通大夫到科室执行主任,21年来,这个习惯一直没有改变。早上来到急诊科,她就到复苏区、抢救区、病房等区域了解患者病情、医护人员工作情况,遇到患者多的时候,她就赶紧帮忙。
在复苏区,听到“患者出现气胸,需要立即抢救”时,苏春花也赶忙跑过去,与同事一起,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超声下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很快患者就感觉胸闷症状缓解了。
“出现气胸若不尽快抢救,会造成急性通气障碍,急性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危重症。”苏春花说,急诊科就是这样,前一秒还风平浪静,后一秒便是波涛汹涌,谁也无法预知下一个进来的是什么样的患者,会遇到怎样的救治场景。
“今天来看病的大多是急危重病人,这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头脑中时刻紧绷急救这根弦,以高度的责任感时刻保持待命状态。”苏春花说,守护好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再苦再累,都要扛下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