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一个平凡不起眼的职业,在农村山区,肩挎药箱,只要村民一声召唤,无论白天黑夜,随叫随到。据万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全市197个村委会,现建设有村卫生室318间,其中有标准化卫生室156间,全市各村委会尚需建设标准化卫生室82间。从事乡村医生目前有397人,具有大专文凭82人、中专文凭287人。
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肩负着村民的健康和防疫,为村民的健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他擅长中医针灸推拿周边村民都来找他治病
“翁医生,我这脸上肿痛的好一些了,今天继续扎针吧。”11月14日上午,万宁市后安镇潮港村第二卫生室医生翁良木正在给患者看病,来看病的黄女士一进门就和翁医生打了个招呼。“你先坐一会儿,马上就给你扎针。”翁良木一边回应黄女士,一边给另一个患者做针灸。
黄女士住在和乐镇封浩村,距离后安镇潮港村第二卫生室有六七公里,骑车要花半小时。她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找后安镇的翁良木医生看病呢?黄女士说,在翁医生这里做针灸,费用低,见效快。黄女士因患疱疹和中风,面部已肿得变形了,此前在其他地方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慕名找到翁良木这个卫生室做中医针灸疗法,扎针三天后明显好转。
今年47岁的翁良木是潮港村人,在这个只有六七十平方米的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已有20多年,他和妻子武红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就回到村里,运用所学的中医技术为村民理疗治病。翁良木主要负责诊断做针灸、推拿,武红星则承担护士职责,还要做好全村3700多人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潮港村六旬老人文某某,因患有膝关节积水,疼痛难忍,翁良木运用中医技术治疗后,文某某的老毛病至今没有复发。和乐镇72岁的冯某北也患同样的病,前不久找到翁良木做理疗一个疗程后,病痛减轻了许多。对于少儿感冒发烧咳嗽之类的常见病,翁良木不给孩子打针吃药,更不会使用抗生素,而是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让家长们不用担心。
诊治疑难杂症有妙招患者称他“中医传奇”
万宁市东澳镇溪圮坡村第二卫生室的医生黄海涛,今年只有33岁,但经过他诊治过的患者已不计其数,被救治过的患者称他“中医传奇”。
11月14日,对于黄海涛来说是最普通不过的日子,院子里众多患者及其家属在屋檐、树影下等候叫号。在这些病人当中,有来自深圳的、浙江的、广西、黑龙江……有的是第一次来找黄海涛看病,多数是复诊买药的老病号,很多人是在多家大医院久治不愈或是被医院判“死期”的患者。
2017年初,刚到任不久的万宁市卫计委主任陈宏跃得知黄海涛一直没有乡村医师资格证后,卫计委党组成员讨论一致认为,在符合政策的范围内可以对黄海涛办证问题特事特办,尽快落实,不能埋没像他这样精通中医药学的人才。
按照有关规定,万宁市卫计委委托万宁市卫校,对黄海涛进行了8天规范化培训。2017年6月13日,在卫校老师的监考下,黄海涛考试合格。至此,黄海涛获得了“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如今,每天前来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有患者留言:黄医生医术精湛,为人诚恳,解除病痛,是患者的贴心人,感谢万宁卫计委为广大患者做了一件好事。
他俩扎根少数民族地区贴心服务为群众治病
三更罗镇南平村第二卫生室的医生李运平,在这个黎族村庄当乡村医生已有20多年。每天一大早,卫生室就开门了,出门干活的村民顺路就能到卫生室拿药。如果病人不多,李运平就骑上摩托车,沿着山村小道一家一户去做公共卫生服务,量血压、新生儿防治、慢病随访、健康扶贫宣传……6个自然村1100多人的日常小病、突发疾病的诊治重担,全部落在李运平身上。
而在南平村第一卫生室的医生王仕成,凭着精湛的医术,在这个卫生室从医33年。卫生室从前几年的简陋破房已变成了有诊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的标准化卫生室,辖区村民虽然只有1200多人,但邻村邻县的居民都到王仕成这里看病。卫生室除了学医的妻子当帮手外,还聘请了一位执业医生,大多数村民都信任王仕成的医术。
王仕成就是这样,不管什么天气,不管是白天黑夜,哪里有病人,他就出现在哪里。
万宁乡医队伍壮能力强扎根农村守护村民健康
说起乡村医生这支队伍,万宁市乡村医生协会会长苏伟说,万宁的村卫生室多,乡村医生队伍强大、医术能力高,而且各村卫生室的医生都有一项专长,村民都很信赖这些医生。
苏伟介绍,万宁市的乡村医生现有397人,其中,具有全国助理医师职称以上的有58人,大中专文凭的有369人。有的是夫妻共守一个村卫生室,也有父子同守一方百姓健康。在他们当中,既有刚毕业的大专生,也有七旬老乡医返聘继续为村民服务。每个乡医各有一技之长,他们都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为了联合广大乡村医生共同做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今年8月中旬,万宁成立了万宁市乡村医生协会,积极协调市卫计委为村医排扰解难。万宁市卫计委还给予协会一定的经费支持,并指导协会积极开展工作,共同要把万宁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