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宠物市场交易额达到1708亿元,这一数字自2012年起就开始逐年递增。
与前些年的蹦迪生活相比,近年来年轻一代的流行活动显得颇为“自闭”,吸猫撸狗成为年轻人在工作之外舒缓压力的有效模式。比起宠物玩具、零食、美容服务,对于铲屎官们来说,宠物的医疗费则是一笔更心酸的开销,轻则几千重则几万的医疗费让许多想要养宠物的社畜一族望而却步。
面对人们对宠物日益提升的兴趣,宠物保险也开始入局,成为宠物市场下游中的中坚力量之一。早在2004年,华泰保险推出“小康之家”家庭综合保险,以家庭财产综合保险的附加险的形式将宠物责任纳入了保险范围。
01
我国宠物市场有多大?
随着近年来家庭结构的转变,宠物在家庭中的地位也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家庭或个人开始走上铲屎官的“岗位”,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素质的日益进步和生活精神追求的不断提升,也带来了宠物消费市场的火爆。
同时,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攀升之中,从2012年到2018年,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由78亿元增长到了393亿元,这背后所蕴含的巨大需求正是宠物保险的发展机遇。
Frost&Sullivan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中国养宠家庭数量从2013年的6934万户,增长到2018年9978万户,5年里同比增长了43.9%,中国每万户养宠家庭比例(渗透率)也从2013年的16%增长至22%,与之相伴的,是我国宠物数量的节节攀高。
02
国内宠物保险现状
数据显示,宠物服务行业消费2018年上半年比2017年下半年增长了82%,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细分来看,国际上宠物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按照保障内容来划分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宠物医疗费用保险、宠物第三者责任险、宠物责任险。但国内宠物保险市场目前尚以第三方责任险为主,其次为宠物医疗保险。
不过冷静来看,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调查,用户为宠物猫和狗购买保险的比例仅为5%和8%,保险比例明显较低。在对服务期待值的调查之中,虽然有需求存在,但是大部分宠主的关心重点仍旧在宠物健康之上,仅有不到三成的人对宠物保险有意识。
03
宠物保险发展的几大市场基础
目前,我国宠物保有量已居世界第三,但养宠家庭比例仅为6%,远不及美、德、日等国宠物市场渗透率30%以上。伴随着我国宠物行业趋于成熟,家庭养宠率和宠物数量继续提高,宠物需求也将因此持续增长。此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滋生的情感需求或将为宠物行业提供新的机会。而在这一背景之下,宠物保险迎来了时代性拐点。
宠物服务产业链正在兴起
随着宠物市场诞生后人们饲养宠物观念的逐渐普及,并且国人对宠物消费越来越舍得。伴随宠物的生命周期,宠物行业内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繁育、训练、食品、医疗、美容、保健、保险、殡葬等一系列产品与服务。中国社会少子化情况不断加剧,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将希望寄托于宠物。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占比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比11.9%。宠物常常替代子女陪伴在老人身边。未来十年,我国老龄化进入快速提升阶段,而老年人口有退休金因拥有退休金和一定储蓄。他们更能够保证支持宠物消费。
宠物消费人群趋向年轻化
同时都市年轻人工作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较大,单身比例较高。根据民政部数据,中国内陆的“未婚”人口到2015年底已经达到2亿人。单身人口数量庞大,同时,都市单身男女经济相对较好,消费能力强,宠物成为情感和精神的寄托,同时饲养宠物可缓解工作生活压力,养宠的年轻人更愿意为自己的宠物购买高品质产品和服务。
宠物保险受资本注目、入局者增多
逐年上涨的宠物医疗费用让创业者们看到了商机,他们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给宠物上保险。
去年香港成立的初创公司OneDegree获得2亿元港币(约1.75亿人民币)融资。这其主营业务就是为宠物提供线上的保险业务。公司创始人发现香港有超过51万只宠物狗和宠物猫,但只有3%的宠物上了保险,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白。
《福布斯》在2014年的报道显示,宠物保险公司PetPlan公司只有1/3的投保人要求索赔,公司营收中只有60%被用于支付医疗费用,远低于普通保险公司的80%到85%,而且80%的投保人会续保。
04
现存问题
风控难
且宠物饲养者以及宠物医疗机构的逆选择风险难以控制。宠物主素质良莠不齐,在道德约束无法获得保证基础上,很可能出现宠主通过虐待动物来骗保,同时保险机构也很难确认宠物医院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我国尚不完善的宠物医疗系统也成为阻碍宠物医疗保险发展的绊脚石。
销售渠道限制在互联网之上
由于其市场份额较小,保险公司并没有对宠物保险进行相应的营销和宣传,仅仅通过互联网自营平台销售难以形成保费规模,但若是通过和第三方渠道合作,获客成本又太高,由于佣金太少,让营销员来进行推广销售也显然并不现实。这也影响了对宠主保险意识的培养。
没有统一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宠物保护法律,只有一些地区性法规。无法可依,势必造成产品设计、渠道搭建、理赔风控等诸多方面的困难。
覆盖的动物范围太窄
我国宠物保障范围较窄,无法满足宠物主人的投保需求。2017年我国饲养宠物有16%的宠物鱼、10%的仓鼠、9%的乌龟和7%的兔子,类型越来越多元化。但目前我国所有的宠物保险承保对象都仅限于宠物猫和宠物狗。与海外宠物保险公司为鸟类等多种动物种类提供保障相比,我国在这一方面远远不足。
05
产品噱头大于内容
陆金所日前上线的“宠物险”主打AI技术,虽然该产品宣称目前识别成功率在95%以上,宠物猫狗只需“刷脸”便可确认身份,获得相应的医疗理赔服务。但不排除实操时会存在问题的可能性。除了以科技手段作为产品宣传点之外,宠物保险产品覆盖范围不够全面也是一大问题。
考虑到我国宠物保险刚刚起步,以上问题短期存在也是在所难免。但在大家喊着自己“消费降级”时,宠物们吃得更好了、各方面配套服务业更加“周到”起来,宠物的消费升级态势是有目共睹的。与广阔的宠物市场空间对比来看,根据保观此前了解到的数据,中国有7500万只城镇宠物(宠物猫,宠物犬),目前拥有保险的宠物不到0.2%,预测2022年宠物保险市场(宠物医疗险,宠物行业责任险,宠物重大疾病险,幼犬险等等)规模200亿左右。宠物保险的未来十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