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采用飞利浦第三代TOFPET/CT探测到的最小病灶记录:1.9mm病灶,患者67岁,女性,115Kg。低剂量FDG(5mci)扫描左肺癌1.9mm肺门淋巴结在PET上清晰可见SUV:3。
如果没有TOF技术,PET假设这个湮灭事件发生在整个机器的探测孔径内(比如1750px)的任何一点。
有了TOF技术,PET会分辨这个湮灭事件发生的范围,即定位精度。
那么,问题来了,缩小湮灭事件的范围,对整个PET系统有何益处呢?这就必须从PET系统的数据处理来分析了。
PET探测器探测到信号,再得出实际的图像与数据,这本身是一种逻辑推理,但这个逻辑与实际事件发生的顺序相反。
假设信号在响应线LOR上均匀分布,那么一个病灶信号要想被快速地分辨出来,每响应线都需要接收到许多信号才行,而且需要很多方向的直线相交,造成很多信号的浪费。
有了TOF技术的PET,结果大大不同。在同样数量的原始信号下,当多条响应线相交时,病灶信号就非常突出,浪费的信号极少。这就是TOF技术的核心,正是有了这样的技术支撑,PET又被称为一项革命性技术。
信噪比提高了6倍之多!
只要有TOF技术,PET/CT性能就能“飞”起来?
一皮秒等于万亿分之一秒,即1ps=0.0000000000001s=1秒/3171年
背景介绍
单纯从数字层面来讲,650到575再到495,并没有数量级的变化。但是加上皮秒“ps”这个单位后,每一皮秒的进步都意味着“万亿”数量级的改变。TOF技术凝聚了飞利浦研发制造人员的心血,每一皮秒的进步都是对PET影像链的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的把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