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的医生护士

因为我对显影剂过敏无法做心脏造影,医生把我的心电图影像发给成都的专家看,共同分析,又四处找不含碘的显影剂,他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患者得到最安全最好的治疗。我想如果万一有意外死亡,我也不会怪他们,会给家人说要感谢他们。他们是尽心尽力地想治好,生命个体不同,个体也随时在变化,机械加工都有一定比例的废品率,更不用说给随时变化着的生命活体做手术,手术不可能万分之万的成功,有一定的不成功率是正常的,医生也要成长,应该理解。如果有意外那是生命的意外。

胸痛中心的建立

建立胸痛中心极有利于急性心梗的抢救,可大大提高存活率。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三医院着力打造胸痛中心。医院经过多次研究,向外学习,制定规划。建胸痛中心要求很高,有关设备、技术条件都要具备,包括ICU高级的生命支持。医院在购进先进设备的同时,大力引进人才,给岗位给职务给待遇,加强高水平人才的配置。张润峰是全国著名心内科专家胡大一的博士后,引进后担任副院长,他觉得应该让别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带领团队具体地全力打造胸痛中心。血管病变复杂,手术要求精湛的技术,张润峰带着蔡国才、唐波等一班人探幽索微,努力发展前沿技术,开展房颤射频消融、主动脉微创置换、先天性心脏病、三腔起搏器、心衰的恢复、复杂的冠状动脉支架等多类高难度的治疗,使得医院的心内救治进入了先进行列。如今科室有张润峰,蔡国才、兰明三个研究生导师,是医生规定培养的基地。

三医院是省级精神科定点的三甲医院,精神科是重点学科。心理健康要作为完整的体系,给病人身理心理最佳的治疗,三医院在双心治疗方面很有优势。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医院又打造了心脏康复中心。双心治疗对医生要求更高,为了技术先进,质量更优,他们倾力培养人才,派雷莎到世界最好的医学中心美国梅里奥医学中心、陈斌到英国大学、护士长李萍到上海中山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袁源到上海华山医院、三个护士去上海中国心血管联盟学习。医护人员每年个人有学习计划,部门每年报进修计划,北京、上海、华西等大医院开了哪些新医疗、护理技术,要进修哪些项目,每年派人去国内外著名医院学习,大大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三医院里集结了一个不甘平庸的大写群体。

一片心香付与百姓,为了那些期待眼神,他们禅精竭虑,三医院心脏康复中心终于在川西北数一数二,成为川西北人民心灵的港湾。看到努力的目标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张润峰、蔡国才、唐波、兰明等一帮医护人员特别高兴,因为他们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蔡国才

过去安心脏支架费用较高,一些人承担不起。张润峰、蔡国才等总是想病人所想,不该做的手术不该安的支架,坚决不做不安。张润峰、蔡国才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唯一一点,就是人有同情心有善心,医务人员更应该有。

曹东亮

曹东亮说看病时要想得宽一些,到心内科来不只考虑心脏的病,要综合考虑,找准了病因用对了药就好得很快。曹东亮说把病人治好,病人高兴,我们比病人还要高兴,因为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了。曹东亮很审慎,治疗心脑梗塞的药同时也可能引起出血,用任何药他都要考虑正负效果,想试着看病人服后的效果,一般都保守一点,不开大剂量的药。

医生是辛苦的。曹东亮说医生谈不上假期,元旦、清明三天假是正常排班,只有国庆和春节长假才重新排班。周末虽然休假,但你管的病人住在医院里,能不管吗?还是要来看看。如果病情变化,要马上调整医嘱,加或者减药。心内科医生常常快下班了,但心梗病人到了又接着干,半夜睡得正香,急诊病人来了,梦里糊涂地起来,赶快做手术,早晨7点过又上班。他在省医院进修时一天晚上做了4台手术。值夜班时连收几个病人就完全睡不成了。

今年10月,曹东亮刚从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半年回来,进修专攻继发性高血压及难治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他很高兴地说阜外医院让他大大开阔了视野,继发性高血压原因众多,目前绵阳研究不够深入,很多继发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没诊断清楚,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办法,要向大医院学习,一边搞好临床,同时还要利用临床资料搞好科研。疫情严重绵阳等城市封城的时候,他从北京一回来就投入到防控前线,在最有可能接触新冠病人的内科缓冲病房,和病人一道关在病房里不能出去,直到疫情好转不需要设置缓冲病房为止。他们还要参加继续教育考试,搞科研写论文,医无止境,永远学不完,曹东亮说学医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

袁源

2018年三医院派了一批医生、护士去红原县医院支援一年,袁源也去了。红原海拔3507米,气温低,去了大家都有高原反应,没房住就住在病房里,上厕所恼火,很不方便。以前袁源爱吃饺子,在食堂吃了一年的饺子、面条、盖浇饭,回来后再不吃了。去的时候她110多斤,几个月掉了十斤肉。“回绵阳后又长胖了。”袁源笑着说。

红原一些妇女到生孩子都没有做过怀孕检查,生后马上就做农活。男的放牦牛,女的四、五点钟就起来挤奶,还要把奶打成酥油,晒牛粪,晚上男的回来,几百头牛要一一栓好,家务事非常多。夏天放牧,她们病了都不来看,不放牧时才来看。那里知识缺乏,不知道怎么做个人卫生,他们和妇产科的同志下乡普及健康知识,在尼姑庵里给妇女做健康体检。精准扶贫,超声科主任肖庆和科里的医生,带着超声设备,给四乡六镇5000多人、县党政事业单位3000多人做了B超、心电图检查。以前红原的人爱去华西医院、省医院看病,看到三医院设备技术不错,很乐意地来这里看病了。

袁源在神经外科外干了10多年,神经外科手术很难,碰到了神经就会有面瘫等很多问题。医院过去颅底手术没法做,现在都可以做了,原来手术下来要先到ICU,现在直接回病房。神经外科医生团体手术技术高超成熟,手术做得好,并发症少恢复好,袁源说医生技术好是病人的福音。袁源从红原回来后大家鼓励她竞聘,她竞聘到了心内科作护士长。

袁源和丈夫都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袁源从小喜欢医学,她的先生是普外科医生。袁源很喜欢自己的工作,说病人通过治疗、手术、护理出院了,觉得很有职业成就感,这种感觉是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她把微笑留给了无愧的岁月,

介入科

老人晚上睡觉时血流缓慢,夜间易发生心梗,很多病人半夜送来。刘家卫生院一个患者胸痛胸闷,凌晨4点医生发来患者的心电图,心电图改变很大,很危急,还有一个区乡的胸痛病人,在周二凌晨5:53发来心电图,急性心梗,值班医生建议他们先怎么处理,并立即把病人送来,他们马上做术前准备,来了立即手术,抢救回了生命。心梗脑梗非常紧急,晚上处理了急诊,早上有急诊医生护士还要给病人打通了血管才能走。有的医生从早上八点做到晚上七八点钟,夜里急诊来了又上班,他们说病人没下手术台,我们不能下台。

陈善琴在介入科学习了很多东西,很开心。她说很多人不了解这手术,怕,担心,其实手术很轻松,穿刺时打一点麻药,又不疼,微创手术非常好,现在很多心血管疾病都可以不开胸了。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是三医院才俊们志存高远,他们还在不断追求,心紧依偎,勠力同心走向胜利!

春风般的病房

做为媒体人,我因采访多次到三医院脑外、妇产、肾科、儿科、美容、老年康复等几乎所有的科室,听他们介绍了很多事迹,也为他们写过好些稿子,但是却从未以病人的身份到过医院。

最近因病住进了中西医结合病房。进医院之前,我还是有许多顾虑的,如今社会上盛传医生大都是对病人冷漠视之,为金钱不择手段,不顾病人利益之辈,小病大治,大病久治,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是医生一贯的手法,严重的信任危机横亘在医患之间。想自己采访时当然听的自然是光鲜的一面,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就存疑了。

大查房时科主任陈佩珏带着全科医生来了,正当盛年而又显得很年轻的她,详细询问同病房的病友和我的病情、仔细地查体,细致反复翻看病历,耐心听刘睿医生汇报检查与用药的情况后,她给全科医生们讲解病情,下一阶段如何调整用药,并应该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等等,尤其对刚从其它医院转来的病人,她一再嘱咐刘睿,从外院带来的检查资料尽可能参考,能不做的检查不再做,病人长期住院,经济上已经非常困难,把有限的钱花在用药上吧。接着她又比较严肃地嘱咐医生注意事项,看得出她对科里的医护人员要求是比较严格的。

慢慢熟悉了,知道了科里有几个研究生,科里学习钻研的气氛很浓,科里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集中的技术学习交流。经常派医生参加学术会议,到华西医大等大医院进修学习,学习回来的医生必须将学到的东西给全科的医生交流讲解,鼓励大家发表论文。医学技术更新很快,医生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使他们的技术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一次,一个吴家镇的类风湿病人全身肿痛,不能下床行走,家人雇人抬来医院,经过陈佩珏他们精心治疗,两周后就出院打工去了。从这以后,凡是吴家镇的类风湿病人他都介绍到三医院来,凡是亲朋有什么病,都首选三医院。我还知道了病人随时来,医生时时在,所以加班是必须的,半夜有事半夜打的都要到医院。一天刘睿又收到新病人,到下午一点过了他还在处理病人,还没有吃饭。也知道了治疗中他们总是尽量为病人着想,必须的检查才做,能够用便宜的药就不用贵的药,帮助病人减轻负担。

他们还时常为一些贫困患者减免一些费用,患白血病的农村孩子于博文来到他们科,看到孩子家里贫困,科里给他减免费用,全科的人为他捐款,又向院领导反映孩子的困难,让全医院职工为孩子捐款,医院又向绵阳电视台反映,通过电视台呼吁,许多市民为孩子捐款,涓涓真情汇成河,孩子六十多万元的治疗费终于筹到,经过精心治疗,孩子康复出院,现在孩子和家里的人经常到科里来玩,和医护人员们像一家人一样。科里经常都有老病人来玩,聊聊天,顺便查查血压听听心脏,他们都免费做,非常温暖。爱心和精良的技术,使他们有了很多回头的病人和病人介绍来的病人,科室在不断地发展。

熟悉后刘睿对我说,其实医生也有很多怨言的,医生本科比普通大学多学一年,要读5年,又是个经验学科,毕业还要到各个科室转着学习,最后才确定专攻某科,再考医师资格证书,每年各种学习、考试,毕业后差不多要十年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医生。死板的机械产品尚不可能万分之万的保证质量,更何况是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千差万别的活体,受目前科研水平限制,还有许多未知领域。

我想起了带着摄像记者到手术室拍摄时情形,经繁杂的消毒程序后,进入手术区,妇产科、肾科、好几个科室的病人同时在手术,微创手术中,红红的器官,一根根粗粗细细的血管在屏幕上看得清清楚楚,医生们握着长长的深入患者体内的手术刀刀杆,看着电视屏幕切器官上的病灶,结扎出血的血管……我们看见抢救一个车祸颅内血肿昏迷不醒的人,伤员铺上了七八层各种形状的消毒布,只把需要手术的头颅顶留了出来。七八个医护人员围着,做手术的,麻醉的,递刀具的,监看各种监测仪器的,他们在脑顶部划一个圆圈,然后用刀子将头皮和头骨剥离,只留一小段不完全剥,接着用钻头顺着圆圈隔一段打个孔,然后在用锯子将孔与孔之间的骨头锯开,取下顶部一个小碗大的圆形头骨,清理脑袋里面的血肿。手术完后病人送到了重症监护室。第二天去跟踪采访,说病人不在重症监护室,我以为伤重抢救不治去世了,谁知道说送回了病房,我去看时,病人已经清醒,家人正在给他喂稀饭吃。目睹三医院医生那样精妙高超的手术,我真惊叹佩服不已。

无悔青春

手术是多种多样的,不是一种手术天天做,因此不管多小的手术,不管多忙,每次手术前一天晚上王建均都要看这个手术的录像,看手术部位有什么组织、神经、血管,防止碰伤,让手术过程在自己脑子里过一遍,思想提前进入状态,对虽然已经了解,但印象可能淡了的手术更加熟悉,使自己在做手术,尤其做颈部等复杂手术时更有把握和感觉。他的导师在长沙开学术会,他自费都去参加,将手术过程用大U盘拷回来。导师到重庆、成都,他也赶去见导师,请教一些问题。

歌声中绽放文明花

在国庆、中秋即将到来的时候,绵阳市三医院前的广场上,歌声嘹亮,舞姿翩翩,大型优美的舞蹈,器乐演奏、独唱、合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许多人停下脚步,饶有兴趣的观看。这是第三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员们联合举行的“迎国庆庆中秋医院之韵”综合文艺晚会。他们的歌声和舞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对更高层次的追求。

第三人民医院是全国卫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不管你什么时候走进医院,都会看到四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花坛中鲜花绿树纤纤多姿。院里适合的地点悬挂着医护人员们的优美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健康格言,让人立刻感到浓浓的文化氛围。一进门诊大厅,佩戴胸卡的护士就会迎接你,解答问题,引导你到需要的地方,在门诊部,在病房里,你会得到医术精良的专家们耐心的解答,高质量的治疗。医生亲切的话语,护理人员周到体贴的服务,让你感到温暖,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使你就象回到了家里。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能够获得令人瞩目的殊荣,获得病员们的好评,除了医院不懈地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各项基础工作以外,还得力于他们塑造了很好的医院文化,尤其是在文艺活动方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是搞得生动活泼,热气腾腾。医院的党组织、工会都积极组织搞好文化活动。“七一”党的生日到来的时候,医院里组织各个党支部的党员进行歌咏比赛,大唱八荣八耻歌,共产党员是先进代表等歌曲,进行评奖。“八一”建军节,组织复员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唱卡拉ok,跳舞。六一儿童节,医院职工的孩子们集体进行文艺演出,孩子们当小主持人自己主持节目,弹古筝、吉他、唱歌、跳舞、诗朗诵、演小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还进行才艺少年、星级少年评奖,给在才艺方面突出的孩子颁发奖励。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会组织的艺术团不光在医院里演出,每年的五一节、国庆节等节日都要参加市里、省里的文艺演出,并且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处处能看到开朗的笑容,不时能听到愉快的歌声,医院里一片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能这样融洽和谐,有这样浓的文艺气氛,在于医院的领导们首先认识到位,带头参与到活动中来。院长唐克新常常说,一家好的医院,不光是能够给病人看病,还应该给病人给职工带去如春天一般的温暖,带去家庭一样的感觉。唐克新自己就很爱好文艺,小提琴拉得不错,在文艺表演时,他就在乐队中拉小提琴,多才多艺的他还经常画国画。医院原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钟伟喜爱诗歌、唱歌,经常赋诗歌咏,在文艺演出中常常以饱满的诗情高歌咏诗。钟伟已经出版了四本诗集,并获得省”五一“文学奖,成为了绵阳有名的诗人。院工会安排了能歌善舞的专职人员林媛负责医院的文艺活动,她编排了许多非常有创意的歌舞,经常带领医院的演出队在院内外演出,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提高了医院的知名度。在院领导和各级部门以及职工们的努力下,三医院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文艺方面也出了很多成果。他们演出的”溜溜的情“、”茉莉花“、”川江情“获全市的特等奖等奖励,大型舞蹈”女蜗补天“在省里获奖。职工习平的孩子贺俊文古筝演奏获全国比赛少年组冠军。

虽然天还比较冷,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广场上却仍然歌声嘹亮,观看和表演的人情绪高涨,悦耳的歌声传得很远很远,在人们的耳边回荡,浸润着人们的心田。是的,文明花朵就是在这样的这歌声里绽放出来的!

THE END
1.一分钟医学科普之挂号如何选择医生主治医生通常较年轻,但学医多年的他们对于普通疾病的诊治是不成问题的。第一次看病不知从何下手或是已经确诊为常见病时,可以先找主治医师看诊。其号源充裕,对于疾病的解说也相对更有激情和耐心。并且,但凡真有他们搞不定的病情,主治医生们也会积极主动给你推荐更合适的专家,甚至有些当时不太忙碌的医生在对你的...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695984/
2.看病如何找到擅长看某种疾病的医生看病如何找到擅长看某种疾病的医生 看病务必要找对人,精通做和擅长做以及会做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临床医学本身就是一门经验学科,时间和实践是检验效果的金标准,靠忽悠不会长久的,口碑是一点一点积累和积淀的。 那如何找到擅长看某种疾病的医生呢? 现在有诸多互联网的咨询平台或网站,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目前来讲...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9388772354.html
3.每日热点0108医生:乙流出现暴发概率低 “相对来说,甲流更容易引起流感病例高发,传播速度也更快,乙流出现暴发概率低,传播也相对慢。”李侗曾提到,虽然乙流症状上比甲流稍微轻一些,但儿童乙流更容易有呕吐腹泻的消化道症状,治疗方式也是一样的。 如何明确甲流还是乙流?李冉介绍,主要是通过流感病毒抗原或者核...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816
4.如何找到可靠的医生信阳新闻网如何找到可靠的医生 一旦生病了,大家都想找到最合适的医生寻医问药,以求安心。这点可以理解,因为即使经过医学培训和统一考核,医生间的诊疗水平差别还是挺大的,庸医误人的事并不少见。正因如此,门诊中老专家、科主任成了患者心中的“香饽饽”,一号难求。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一些医生、医院排名应运而生,成为很多病人...https://m.xyxww.com.cn/wap/bj/195442.html
5.聊医管理内参试发行版第三期但也正因如此,患者到医院看病的时候需要跑多个科室,甚至有人在取药的时候,需要让好多“专科医生”分别开具处方。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病、常年病患者来说,由于需要购买的药品属于处方药,就必须找医生开具才能购买,反复挂号所承担的费用会是不小的经济负担。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16.html
6.常见问题寻医互动就医指南需要在医院门诊购买病历本,找到为你看病的医生填写即可 14、夜间超声科值班:620938 15、输卵管检查是哪种造影剂:我院选择的是泛影葡胺 16、地中海贫血取报告:在采血之后的星期五取报告。(地中海贫血为产前诊断实验室检查,每周五统一做,周六发送报告,门诊报告在检验科6号窗口取,临床我们是检验护工帮我们送回去,因...https://www.mysrmyy.com/group_news/
7.在“排行榜”上名气高的医生,医术就一定好吗?作为患者,在遇到寻医难题时,通常会选择找熟人托关系介绍,或者去网上查找和参考每年的各类医学“排行榜”来看病。但这些“排行榜”靠不靠谱?患者们能根据这个榜单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吗? 一般来说,由于医院的很多运营数据第三方机构很难拿到,由患者来评价又有很多系统性问题,最后各排行榜多数都采用医疗专业人士同行评议...https://mp.ofweek.com/medical/a445683821936
8.医生是如何看病的?无论是祖国医学还是西方医学,医生传统看病的基本技能包括“望、闻、问、切”和“望、触、叩、听”,这些方法都是强调医生看病的时候,需要通过这些主观手段,收集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为正确处理疾病提供依据。但临床疾病,千变万化,纷繁复杂,单纯依靠医生经验积累的这些看病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好在,医学的发展,如各种...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77343
9.网络就医需谨慎!你在网上咨询的专家医生身份可能被冒用李医生是北京一家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副主任医师,此前,在一次出诊的过程中,有一名患者称他曾在网上向李医生咨询过关于风湿病治疗的问题,还收到了李医生的回复。 李医生:有一天出门诊的时候,下午正在诊室,我的同事带着一个找他看病的患者来到我的诊室问,说看到我的头像出现在这个网站,回答患者的问题。 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9727659835591141054
10.签约家庭医生就医用药有优惠——中国青年网这几位是相对固定的,他们会为您提供连续性服务,持续跟踪您的健康状况。当签约家庭医生团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还会帮您找到辖区内合适的医生或其他医疗机构解决。其次,当您遇到急症的时候,可以就近找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生看病,但是就不能享受签约给您带来的便利和福利了。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1707/t20170714_10296743.htm
11.上海十院南通六院协作周年庆,多学科团队免费大型义诊活动出诊医生多为科室专家和上海知名专家,有着丰富的专病诊疗经验,联合会诊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多个专家同时会诊一个病人,多角度论证,以制定更为全面、科学、合理、规范的诊治方案,用好这条就诊的“绿色通道”,可以使看病更加方便、高效,真正解决疑难疾病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https://www.nt6y.com/a/news/ynxw/1329.html
12.负笈德意志德国看餐医指南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生病的时候。生了病不要紧,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才是关键。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快速全面地了解一下如何在德国就诊。 就医五部曲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本文由5个部分构成: 1. 小病 Wehwehchen 2. 家庭医生 Termin mit dem Hausarzt 3. 专科医生 überweisung zum Facharzt ...https://sino-german-dialogue.tongji.edu.cn/29/9a/c9134a76186/page.htm
13.“看病难”,找到真正能看好病的好医生更难!核心提示:“看病难”,病家要找到真正能看好病的好医生更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老专家金能革副主任医师就是这样一个被患者拥戴的好医生。 时下人们好象都在抱怨“看病难”,为什么看病难,原因很多;看病难,难在何处?限于篇幅,本文不涉及。 https://www.sjyl.com/yxsj/0919520b1.html
14.收藏看病不知道挂什么号?超全的就诊攻略快收好!省心又省力...这时候找主任医师级别,甚至知名专家看病,最合适不过。 这里提醒您,如果挂了某专家号做完检查,结果出来后你却挂不到该专家号了。此时,你可以去专家诊室,告诉专家你是他的患者,现在检查结果出来了但挂不到号,请他给你加个号。这种情况医生通常是不会拒绝的。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8/09/c2508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