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肺科医院黄牛挂号包成功最靠谱跑腿一键预约当天拿号

上海肺科医院代挂号为外地来沪的患者提供舒适、方便、快速的诊疗平台;让患者轻松、便捷的在上海各大医院权威专家的诊治目的(切莫有病乱投医)。上海各大三甲医院挂号,请联系我!!!

上海肺科医院黄牛挂号,安全、高效、便捷的选择!

您是否曾为挂号烦恼过?是否曾为找不到合适的挂号渠道而苦恼?现在,我们为您推荐一种安全、高效、便捷的挂号方式——上海肺科医院黄牛挂号。

黄牛挂号,顾名思义,是由专业的挂号黄牛提供的挂号服务。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医院的挂号信息,并与患者进行交易,帮助患者快速、高效地完成挂号。与常规挂号渠道相比,黄牛挂号具有以下优势:

其次,黄牛挂号的价格相对较为亲民。相较于医院规定的挂号费用,黄牛挂号的价格通常较为合理,不会让患者承受过高的费用。

最后,黄牛挂号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们通常与患者签订正规的合同,确保患者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黄牛也会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确保患者的隐私安全。

那么,如何找到可靠的黄牛挂号呢?我们为您提供了以下建议:首先,选择信誉良好的黄牛,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询问周围的朋友来了解他们的信誉情况;其次,与黄牛签订正规的合同,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最后,确保黄牛能够按时完成挂号服务,并与您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上海肺科医院黄牛挂号,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安全的挂号服务。我们承诺绝不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也不会让您承受过高的费用。如果您需要我们的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现在就来尝试我们的上海肺科医院黄牛挂号服务吧!我们相信,这将为您的就诊之旅带来极大的便利和舒适。无论您是患者还是家属,我们都将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您感受到上海肺科医院的温暖和关怀。

谢谢!

上海肺科医院挂号技巧

一、门诊

2、医生对待患者态度是:退休返聘老专家>年轻医生>中年专家。

3、询问有没有更便宜的药不会影响到医生看病认不认真,这是你的权力。

5、先挂普通号做基础性检查,再挂专家号。第一次检查医生都会让你进行前期的检查准备的。

6、帅哥请挂女医生号,美女请挂男医生号,不帅不美请挂老医生号。

7、看病时衣着整洁,不花哨、不土鳖。虽说医者父母心,但不可否认外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生是否耐心

9、如果你对医学一知半解,不要拿百度百科或中医养生书籍之类不一定靠谱的东西和医生争辩。

10、老实排队不会给你在医生心目中加分。但前面人没看完你就挤过来,或做完检查就直接冲到医生面前,一定会减很多分。

11、如果你实在憋不住想谈医患纠纷,请一定站在医生立场上。

二、住院

1、不要没事就去办公室找医生鬼扯。如果真想聊天拉家常,在医生值夜班的时候去。

2、最需要搞好关系的是管你床的小医生以及你床位的护士,而不是主任或者带组医生。

3、带点小礼物给医生和护士们,哪怕是一块德芙、一瓶可乐、一支鲜花都会让人心情愉悦。

三、手术

1、手术时塞红包最大的效果就是切口缝好看点。

2、7月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病率比其它月份都高。

3、下午4点开始的手术麻醉出问题的比例是一天中较高的。

4、手术后第一天是问题多发期,不要把手术安排在星期五下午。否则星期六门诊医生的办公室关门,各科室人手不够,急诊室人满为患。

上海三甲医院

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

宝山区仁和医院是2000年由宝山区政府投资1.4亿元新建的区域综合性公立医院,为上海市医保定点单位。

2006年10月,区委、区政府从医院的长远发展出发,方便于民,造福于民,决定将医院委托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全面管理,正式冠名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

2012年启动第二轮全面托管。

wWw。th38。Cn

2013年成功通过上海市等级医院评审,成为“二级甲等医院”,2016年与华山北院合作成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宝山分院”。

2017年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成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联体宝山分中心”,打造乳腺外科、头颈外科分中心和区域病理诊断中心,2019年4月,以肿瘤医院腔镜平台为技术核心,成立“李心翔名医工作室”,进一步惠及周边百姓。

2019年10月,根据上海市卫健委规划,在上海建立25家服务能力较强、覆盖人口多、辐射范围大、分级诊疗基础好的医院作为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该院入选首批建设名单。

医院功能定位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核定床位360张,实际开放病床395张。

占地面积25090m2,建筑面积27406m2,绿化面积12759m2,绿化率42.5%。

设行政、党群一级科室12个、二级科室7个,设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中医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康复科等26个临床科室,同时设有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超声诊断科、药剂科、心电图室等6个医技科室。

医院现有职工600余人。

直肠肿瘤微创特色专科、乳腺外科护理特色专科、慢性气道疾病诊治特色专科为宝山区特色专科,其中程克文慢性气道劳模工作室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首批“宝山区道德典型工作室”;神经内科、超声医学科、消化内科、骨科、病理科为院重点学科,其中神经内科在《2019版上海市脑卒中急救地图》中以最高三星标准名列其中,成为50家医疗机构之一,病理科被评为“宝山区职工创新工作室”之“宝山区巾帼创新工作室”。

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宝山区唯一的自动乳腺容积扫描超声诊断系统、1.5T磁共振、64排螺旋CT、DR-X线机、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移动C臂X线机、胃肠数字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成像系统、眼底激光照相仪、超声乳化仪、电子胃肠镜系统、中央监护系统、多功能腹腔镜系统、多功能手术显微镜、大型全自动生化仪、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呼吸机等。

医院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七届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称号,荣获上海市劳动关系和谐职工满意单位、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宝山区“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2018年度国家级项目点上海市健康促进医院”、宝山区卫生系统“五好班子”称号、宝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上海肺科医院问诊记录

咨询患儿出生日期:2015年7月28日,出生身高50cm,体重2...根据结果,能否判断是提前发育,是否需要干预

病例信息

疾病描述:

患儿出生日期:2015年7月28日,出生身高50cm,体重2.5Kg,现身高:137cm,体重:37kg,母亲160cm,父亲:165cm。近1年身高增长8cm。8月30日发现小孩乳腺触摸有小块(不确定是不是硬块),无触痛。无阴毛、腋毛,无特殊食品、药品、营养品、保健品使用史。母亲初潮年龄13岁。运动量不大,10点半入睡,8点半起床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就诊,骨龄评价根据TW3-RUS法测算骨龄值为:10岁2月根据TW3-Carpal法测算骨龄值为:9岁0月。为治疗而就诊。(202024-08-31填写)

身高体重:

137cm,37kg(202024-08-30测量)

疾病:

咨询(202024-08-31填写)

患病时长:

已就诊医院科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用药情况:

过敏史:

无(202024-08-31填写)

既往病史:

手术:无(202024-08-31填写)

重大疾病:无(202024-08-31填写)

放化疗:无(202024-08-31填写)

慢性疾病:无(202024-08-31填写)

希望获得的帮助:

根据结果,能否判断是提前发育,是否需要干预

问诊建议

202024-08-31黄书越医生给出

诊疗建议由医生根据当前病情给出,仅适用于本次问诊

病历概要

现病史:发病情况及诊治经历:患儿出生日期:2015年7月28日,出生身高50cm,体重2.5Kg,现身高:137cm,体重:37kg,母亲160cm,父亲:165cm。近1年身高增长8cm。8月30日发现小孩乳腺触摸有小块(不确定是不是硬块),无触痛。无阴毛、腋毛,无特殊食品、药品、营养品、保健品使用史。母亲初潮年龄13岁。运动量不大,10点半入睡,8点半起床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就诊,骨龄评价根据TW3-RUS法测算骨龄值为:10岁2月根据TW3-Carpal法测算骨龄值为:9岁0月。为治疗而就诊。(202024-08-31填写)患病时长:无曾就诊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无

初步诊断

咨询

处置

[生活医嘱]观察第二性征发育情况,监测性激素水平子宫卵巢超声乳腺超声骨龄等。

上海医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皮肤病医院医学美容科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八五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上海长海医院

上海肺科医院黄牛挂号包成功最靠谱跑腿|一键预约|当天拿号

2024年9月19日,对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主任余家阔及团队、合作伙伴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他们研发的前交叉韧带(ACL)双束重建和全能重建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中国第一款ACL手术机器人,也是全球第一款ACL双束重建和全能重建手术机器人。

2024年亦是余家阔回国的第23年。2001年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医学部主任的韩启德院士给远在德国的余家阔发来邮件,信件中「Iwilldomybesttosupportyou,IwillveryhappytoseeyoubackinSeptemberinBeijing.」让余家阔记忆犹新,也让余家阔自1987年选择的医工交叉研发之路走得更为坚定。

2001年9月,余家阔回国。之所以回国,是因为2001年7月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当时面临的问题是,奥运医疗保障中缺少运动创伤同种异体组织修复重建的特别模块。当时国外以生物安全为由,不向中国销售北京奥运可能用到的人同种异体组织移植产品。

为解决「卡脖子」难题,余家阔和团队2001年回国后开始研发,半月板移植和韧带重建两款同种异体组织移植重建产品,2006年和2007年分获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上市销售,为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补足了短板。

2012年,3D打印成科技界热点。同年,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报道称「3D打印将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样在2012年,著名科技杂志《连线》十月刊则将《3D打印机改变世界》作为封面报道。在这一年,余家阔教授团队用3D打印方法制作出全球第一套人工膝关节验证产品。

关于3D打印技术的重要性,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2013年美国国情咨文中亦指出:「3D打印有可能革命化我们制造几乎所有产品的方式」,并宣布在美国再成立3个这样的制造中心。

在国内,余家阔团队已开足马力搞研发,2019年,当华为第一次被列入美国限制清单时,早在2001年就尝到「卡脖子」滋味的余家阔及团队,与企业合作,实现了人工关节研发成果的转化,设计的第一款人工关节便将男性与女性关节按性别分开,产品2020年获批国家药监督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全球首款股骨和胫骨的性别区分,较好解决人工关节和不同性别患者原生关节的更好匹配的难题。

至此,余家阔及团队,让人工关节有了「性别」。

2023年11月17日,全国骨科大会(COA)开幕前夕,余家阔教授团队的个性化定制钴铬钼金属3D打印人工膝关节获批NMPA创新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与国外定制膝关节先打印磨具,再进行铸造相比,余家阔教授团队在国内外首次突破了股骨和胫骨假体100%钴铬钼金属3D打印定制的瓶颈,让人工关节与原生关节的匹配性在性别差异性匹配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彻底解决了关节置换中所用人工关节的个性化定制的临床难题。

如今,AI+医疗的发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备受重视,余家阔教授团队从2019年开始研究运动损伤领域的AI辅助诊断,研发的ACL断裂膝关节磁共振AI辅助诊断系统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88天接入医院PACKs系统,在冬奥保障和其后的5000多例的临床验证和多中心验证中,证明了其ACL诊断算法全球准确率最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6月12日,全球第一款膝关节运动损伤AI辅助决策系统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从此,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断进入到AI辅助诊断新时代。

时代故事在继续,奇迹也在续写。

有人问余家阔,在人工关节集采中,标准关节的价格大幅被调低,但个性化定制关节基本不受影响,你是怎么在20年前就料到今天会有骨科用关节产品集采的?以及是怎么最终选择了个性化定制人工关节的方向?他回答:主要考虑研发产品是不是有用,是不是能解决临床难题和临床痛点。

回忆起医工交叉40多年时光,余家阔觉得无论是从医学创新氛围、业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各方对医工结合转换的激励政策、人才培养等,近年来都有很大变化。

余家阔回忆,当初大家都在写论文「刷SCI时」,他们在实验室「坐冷板凳」,历时7年拿下两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对于知识产权保护,起初也只是为了某种信念,当时研发的人同种异体半月板和骨髌腱骨产品,他们只是和企业签了个简略合同,企业答应每年给医院5万块,前提是在盈利的情况下。谁知多年后才发现,企业每年都是亏损的财务结算,医院的收入可想而知。

医工结合几十年中的变与不变,其中的艰辛,余家阔所经历的是一道道缩影。

从医学创新「初始靶点」的选择,到研发、实验、产业化、商业化等,每个环节都充满变数与竞赛。2004年1月1日,余家阔等人研发的人同种异体半月板产品和骨髌腱骨产品签约开始产品的产业化,由于医院没有产业化资质,需要重新成立公司,此外生产车间装修和药监局检查过程中,当初因为没弄清楚国家药监局和北京市药监局的要求就装修,环评时遇到很多问题,不得不重新装修。

尤其是在人工膝关节的研发中,个性化定制100%金属3D打印定制的人工膝关节是国际上的首创,因此要在大动物进行验证。产品在猪身上验证时,等猪的个性化定制膝关节和配套手术导板的设计方法研发出来以后,几个月之前买回来、已扫描膝关节CT和MRI的猪已经变成了大肥猪,依照几个月前细小膝关节设计的细小假体,已不能在现在同一头猪的粗大膝关节上使用,从而不得不换成关节大小相对稳定的狗。

此外,余家阔及团队在研发中,还遇到国外不愿向我国出售狗「人工膝关节」的「道德制高点」障碍,国外公司回信明确说,他们担心余家阔团队在狗的研究中不会善待实验用狗,决定不出售「标准狗的膝关节假体」给中国,本来余家阔团队买「标准狗膝关节假体」也只是为「个性化定制膝关节假体」设立对照组,最终标准狗的膝关节假体也得余家阔团队自己研制,「感觉就像你要吃米饭,你要从种稻子开始一样」。

后来在人工关节成果转化过程中,余家阔作为一个医生和发明者,亲自与二十多个投资方进行长达两年多的谈判。他说很多时候,投资者只是来了解信息,并没有真正投资的意愿。最终他完成21项专利的转化。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某个时段选择下的产物。几十年中,从技术的「卡脖子」到自主研发;从没有几个人做医学研究到医工结合氛围浓厚;人工关节遇上「集采」从几万降到几千元.....风云变幻。

由此,健康界希望通过对话运动医学和骨科膝关节外科专家余家阔教授,了解一位医生发明家背后的故事、医工结合几十年的经验与见解,以及其对行业变迁的洞察。

37年医工结合路

2001年7月底,韩启德院士给您发了个邮件,内容是什么?

余家阔:这是一封非常重要的邮件,对我从德国留学到回国的轨迹改变很大。

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办权,我向当时是校领导的韩院士汇报了运动创伤用同种异体移植主流产品和技术可能会是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医疗保障中的短板,需要尽快解决,并汇报了在德国学满两年回国打算开展的系列新手术,其中就包括现在我们在国际上创新的并首次报告的微创类解剖人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和人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四骨道双束解剖重建术。

两周后的7月28日,韩启德院士给我发邮件,封信里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就是:Iwilldomybesttosupportyou,IwillveryhappytoseeyoubackinSeptemberinBeijing。这封信对我是很大的鼓励,让我下决心回国研发奥运医疗保障急需的组织库产品。

余家阔:实际上,这也是我下决心学运动医学的一个心路历程,也是一种机缘巧合。

大家都知道我的博士导师是曲绵域教授。我的运动医学之路始于一次偶然讲座,它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选择。1983年,当时的我还在安徽医科大学读大二,很喜欢到处听讲座,曲绵域教授的一场讲座深深吸引了我,很多时候他在黑板上画图,我在笔记上跟着画,我被他深深地吸引,与此同时也非常震撼,一来二去这也让我意识到运动医学的重要性,也因此下定决心投身于这一领域。

在曲绵域教授的指导下,我明白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医学医生,必须深入运动队,了解运动员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找到当时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康复运动医学科的吴毅文教授,他就开始带我每周参与到运动队的运动伤病保障中,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了与运动队的紧密合作,后来吴毅文教授成为了我的运动医学专业的硕士导师,到运动队的习惯至今已持续了41年。我的博士导师曲绵域教授和硕士导师吴毅文教授,不仅引导我走进了运动医学的大门,也为我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您在医工交叉领域也有37年了,您做了哪些工作?

1987年我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我没有直接参加工作,而是考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当时的目标是硕士毕业后去北京考曲绵域教授的博士研究生,起初不敢直接考曲绵域老师的博士,怕考不上,还是想积累一些知识,所以就先考了安徽医科大学的运动医学硕士。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硕士毕业后直接考北京曲老师的博士,非常困难,为了考博时候有竞争力,就把自己硕士论文设计非常难,记得当时我用兔子制作模仿人低头伏案工作导致的颈椎病模型,通过兔子的颈椎手术,把测量各节颈椎受力情况的应变片植入到颈椎椎体表面,测量活体兔低头伏案工作时不同颈椎的受力情况,从而研究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发病机制。

本想拿着亮眼的硕士论文去读曲老师的博士,结果发现不但自己完不成,甚至当时整个安徽医科大学,请教了很多老师和医学专家,也都完成不了。为完成论文,就去邻近院校——中国科技大学搬救兵,后来和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赵建华教授团队一起合作才完成了我的硕士论文,这个近代力学系当初是钱学森创办的。

人生又有多少个40年呢,现在回忆起来,依旧热血沸腾。

余家阔:确实是。如果从医疗角度,医疗过程中的诊断和治疗,医疗方面的每一次的重大跨越,以及给运动员解决了以前解决不了的伤病难题,经常能激发来自内心的热情和自豪感。

但这么多年以后,令我非常自豪的是,我从刚到北京大学医学部读博就跟曲老师学习门诊诊疗技巧,后来又在曲老师的要求下做了2年住院医和2年住院总,这些扎实打基础的过程,在我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至今仍对曲老师的严格要求发自内心地佩服,但当时的确在心理抱怨过曲老师对自己学生要求太苛刻,不像其他导师的学生那样可以「占便宜」。

曲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他对每位运动员、普通病人热情的态度和沟通方式,无论是当时跟随他出诊、查房和手术的学习过程,还是现在,都令我叹服,对我看病人、做手术、查房的方式影响很大。

此外,我也从曲老师那里学到了做研究和医工交叉创新引领的精髓,例如曲老师和上海的一家硅橡胶研究所合作进行硅橡胶移植修复软骨等工作给了我较多启发,我的确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医工交叉的真谛。

在过去与企业合作的二十多年里,我职业旅程中最为自豪的成就之一是在2001年回国后,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医疗保障,我和我的团队专注于研发半月板移植和交叉韧带移植产品,并成功获得了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实现了产业化。这项工作从2001年开始,持续到2007年我们拿到了第二张三类证,整个过程历时七年。当大家都在发表SCI、争取职称的时候,我们坐冷板凳、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做产品。

继组织移植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又成功研发了针对膝关节高发的骨性关节炎的两款人工关节产品,并在2020年获得了我的转化成果的第三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023年,我们发布了全球首款完全个性化设计的3D打印金属人工关节,这标志着在医工交叉领域的另一项重大突破,这也是我们转化成果获得的第四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也是第一张创新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此外,我们还率先将运动医学的诊断带入了人工智能时代,并完成了运动医学手术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手术阶段,这些都是在医工交叉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不仅在这一过程中感到非常开心,而且也深感自己在推动关节外科的诊断、产品产业和治疗的更新换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行业巨变

作为医工交叉领域的践行者、亲历者,您觉得在这40多年里,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余家阔:在过去的40年,特别是我投身医工交叉领域的37年间,我目睹了这一跨学科领域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最初,在中国科技大学很少见到医学生参与实验,同样的,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中也鲜少有工科学生的身影。然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清华大学为例,不仅医学生在各个系的实验室中忙碌,我们的实验室也常常迎来来自不同教授的工科学生参与研究。甚至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他们从大学三年级就被学院录取,也已经加入我们的课题组,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到从人工智能学院毕业,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奖持续6年。此外,来自山东潍坊医疗的进修医生也来到这里,目的是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

所以你想想,这个变化有多大。从当初大家不太重视医工交叉,到现在全国不管是工科在做医工交叉,医学生也在做医工交叉,形成了一个全新、非常令人振奋的局面,现在连进修医也在开始做医工交叉了,完全不一样了。

记得您之前提到在做半月板移植手术的时候,结果做到第21例的时突然不做了,为什么?

余家阔: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当初我也有点舍不得停掉。

当时为保障北京奥运会,想着万一有运动员要用,准备从国外买五到六个产品,但当时我从德国回国的时候就问了美国经销商,毕竟当时在德国做半月板移植手术的产品也是从美国买的,但因为生物安全问题,美国公司不卖给中国,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东南亚、韩国、日本他们都卖。我当时还意识不到技术「卡脖子」问题(其实现在来看就是「卡脖子」),后来我们就被逼着走上了自主研发的路。

2005年,我完成了中国首例微创类解剖人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使用的是在做临床验证的自主研发的产品。2006年,我们的产品获得了注册证并成功上市,标志着研究成果的的产业化。

然而,在完成21例手术后,我们发现全球文献中关于半月板移植十年以上生成率的数据并不理想,仅有60%左右,也就是说,根据国外的当时不满意的远期术后数据,如果我们做了大量的患者,十年后,百分之几十的患者可能要做第二次手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考虑到患者的利益,决定暂停手术,深入研究并等待自己的长期随访结果。

我们对半月板移植患者的1214年随访发现,我们移植的半月板的生存率高达94%,这一结果远超预期,让我们对产品和技术充满信心。因此,今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重新启动了这项名为微创类解剖人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从产品到半月板尺寸和形态匹配,到半月板周围结构和功能重建,到半月板前后角为止定位和微创移植技术及手术后效果的先进评估方法,我们都有系列独创,使我们在移植半月板的远期生存率方面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原来,当初第21例半月板移植手术停止了10多年的原因在这。

如今半月板移植技术相比早期,有没有一些迭代或发展?

此外,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升级。今年,我们的前交叉韧带手术机器人已经与2024年9月19日获国家药监局的三类医疗器械认证,紧接着半月板移植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就要启动,这将标志着手术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将使得半月板移植的术前规划和手术中的骨道定位将更加精准,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现在,我们团队的半月板移植手术不仅保持了原有的高成功率,还融入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手术的智能元素,真正实现了智慧医疗,目前再由同样从德国留学归国的引进人才负责工作的推进。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

在半月板移植所用的新材料方面,我们还在推进组织工程半月板产品的产业化和临床应用,这将使得任何1个半月板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患者,都有希望在工厂定制高质量的半月板修复重建用个性化产品,这将推动半月板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重建达到新的高度。

刚才您多次提到人工智能,您作为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工程师学院和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的跨学科招生教授,人工智能在医学创新、医工结合中有哪些赋能及前沿应用?

余家阔:实际上清华长庚的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的智慧骨与关节外科手术室,也就是智慧手术室平台空间,刚刚完成装修。智慧手术室的工程师、我的团队成员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将进行深入对接,确定所需设备,预计将在不久的将来,完成智慧手术室的建设。我们的目标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所有主要的膝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手术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从诊断到康复的全方位赋能。

而这些得益于由姚期智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和AI+医疗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得到了强大的学术支持。通过学习总书记给姚期智教授的回信,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人工智能加医疗领域的探索。我们已经开发出国际上诊断率最高的前交叉韧带损伤人工智能诊断算法,并获得了全球首款运动损伤诊断AI产品的注册证,比美国和欧洲更早。

最近,我们完成了一例前所未有的手术——ACL重建中复杂胫骨近端环境下的精准胫骨骨道定位技术。患者胫骨近段有髓内钉和两根交锁钉在髓内钉两边的四个金属钉障碍,加上髓内钉共计5个金属障碍。

术前,工程师团队进行了精确的术前规划,找到了一条避开五个金属障碍物的通道,能够在手术中一次性成功完成复杂情况下的胫骨骨道的打通。这不仅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也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了之前第一次甚至第二次钻取骨道受阻,再换地方钻取骨道,前面的钻取会造成过多的骨组织损伤。

随着智慧手术室的建成,我们将开始进行大量的测试,并将在临床验证阶段在临床进行这些精准微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的膝关节双束重建和全能重建手术机器人已经在九月份获得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除了智能机器人手术外,手术后,运动评估团队将为患者配备可穿戴设备,通过远程评估他们的康复进度,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处方指导。

从诊断到术前个性化医疗器械的定制准备(如个性化3D打印人工膝关节),从机器人手术到智能康复,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了从伤病诊断到康复的整个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我相信,未来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加持,你的团队将在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因此,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研发、人才、商业化思考

余家阔: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研究工作中,我对我的学生有两条明确的要求,这同样适用于今年招收的四位研究生。他们每个人都在9月1号开学前就已经开始进入课题组工作了。

第二条要求是研究必须能够解决临床痛点。例如,2006年和2007年,我们专注于解决北京奥运会医疗保障的紧急需求。那时候,我常常因为担心产品无法在北京奥运开幕前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证上市销售,从而导致产品不能被运动员合法使用而夜不能寐。虽然已经从德国回国,因为研发产品的事务太多,经常忙得跟去德国前,突击完成我们运动医学界我牵头获批的第一个「青年863」项目时的场景差不多。

我出国前,我夫人考虑到她一个女同志在家带孩子,经常很担心,我女儿就安慰夫人说:爸爸出国和在家实际差不多,妈妈就当是妈妈起床时爸爸已经去了实验室开始1天的工作了,晚上妈妈睡觉时,爸爸还在实验室加班没有回家。

第四条就是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的初心不能改。我国老龄化非常迅速,2024年7月6日,上海民政部公布的去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37.4%。2024年7月1日,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背景2024年6月的数据显示,北京常住老年人494.8万人,预计到2031年,北京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人将超30%。

预计到2030年,我国每年将有超过300万例关节置换手术,因此,我们将努力的目标放在了开发出比国外产品更优质的人工关节,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佳适配的国产替代,同时有利于推动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五条是抓住新工科和新医科交叉机遇,用数字化、微创化和智慧化赋能更高水平的诊断治疗与康复。例如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特别是在运动创伤的诊断领域,我们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尽管人工智能在肿瘤和心血管等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年人工智能产品所获的15张三类证中,肿瘤6张,心血管6张(眼底3张、心血管3张),硬组织伤3张来自骨折和骨骼,可见这些领域的扎堆情况。

我们选择另辟蹊径,专注于解决膝关节运动创伤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攻关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的迫切需求,一旦解决,不仅可以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平,还能推动整个膝关节外科和膝关节运动创伤的发展。

其实您提到有一点就是要解决临床痛点,但平时临床医生很忙,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如何保持有效沟通?

余家阔:清华大学在推动医学与工程学科交叉融合方面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做法。

首先,工科的每个院系都与医学院校的老师进行紧密合作,允许医学生在工科领域完成他们的硕士或博士论文。这种模式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叉,使工科教师了解医科的需求,同时医科师生也了解工科能够解决的问题。

即使是新加入研发队伍的主任,如果他有一个创新的想法,想要解决临床问题,他可以直接找到医工交叉中心,中心会立即为他搭建桥梁,快速启动项目。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激发了创新。

这种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和工程的结合,使得即使与工科团队没有直接联系的教师也能够快速地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实现他们的想法。我们通过近37年的医工交叉合作,已经建立了与多个工科团队、企业和工程师的联系。例如,机器人研发团队就有一百多名工程师,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注册团队有五十多人,这还不包括其他团队成员。

除此之外,清华大学的临床医学专家还有很多机会与清华大学多个专业挂专业招生,比如我今年备案跨专业招生的院系就包括工业工程系、人工智能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工程师学院等。

在我们的招的研究生中,还有一种研究生类型叫「卓越医师科学家」,这些学生在清华大学学习工科4年,然后的4年进入临床完成医学博士的培养,我们俗称「4+4」,这已经类似于美国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了。

该模式与以往模式的区别在于,他们在完成医工交叉课题时的确游刃有余,但临床上并没有体现出来和8年都学医的学生比有什么困难,经过4年工科的培养,他们的临床进步速度相对更快。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个学生要读我的卓越医师科学家MD,一个来自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在硕士阶段是我现在骨性关节炎队列研究中做数字孪生研究的参与者,终于要成为我的博士了。

另一个「4+4」的学生是我昨天晚上刚收到邮件要加入我的课题组读卓越医师科学家MD的,来自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是清华大学篮球队队员,她不止一个队友我做过手术,她说在小红书上经常浏览我的患者群谈就医和手术体验,看他们传授怎样挂到我每次一放出来就被秒速抢光的门诊号。

上述这些因素,的确成了医工交叉的沃土,也成了研究人员和临床专家和工科学者之间的彩虹桥。

一个产品研发出来了,运用到患者身上还有一段距离,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创新医疗器械的商业化,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创新医疗器械,都会一定程度面临商业化难的问题,您和您的团队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

余家阔:在生物医药领域,无论是创新药物还是医疗器械的开发,都需要巨大的投入、长期坚持不懈地攻坚克难研发和严格的临床验证过程。

药物研发的成本通常更高,而医疗器械虽然相对较低,但也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支持。例如,一个新药可能需要两个亿~十个亿的资金盘子,而一个医疗器械可能需要五千万或更多,还要考虑到产业化的过程中充满了困难。

我们的经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4年1月1日,我们与企业签约,开始将研发的人同种异体半月板产品和骨髌腱骨产品产业化。由于医院没有产业化资质,我们必须将成果转化到企业,企业成立新公司,对医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生产车间装修和药监局检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最终都一一克服了。

在人工关节研发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我亲自与二十多个投资方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谈判。很多时候,投资者只是来了解信息,并没有真正投资的意愿。最终我们能成功实现转化,这背后的努力和付出是巨大的。

在产品验证阶段,每一种创新产品,都必须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上面说过,个性化人工膝关节最初在猪身上进行测试,但后来发现猪的关节生长速度太快,小猪和大猪的关节尺寸差距太大,会导致刚买来的猪的膝关节假体设计和一两个月长大的猪的膝关节与我们当初的产品设计不匹配,导致不得不放弃用猪验证个性化膝关节假体在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转向狗作为测试对象。狗的关节大小相对稳定,更适合研究。

然而,我们也遇到过国外的道德制高点阻挠,不愿向我们出售作为个性化狗膝关节假体对照组的「标准狗膝关节假体」,不仅其价格比人膝关节假体还贵,而且对方不出售的理由是「担心你们在试验中不能善待狗」,这迫使我们既自主研发了个性化定制3D打印狗膝关节假体,还同步研发了标准狗膝关节假体。

这个历程充分展示了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的艰辛和挑战,但也证明了坚持和创新能够带来突破和成功。

现在这个宠物经济时代,顺便给狗设计了关节,好像打开了一个新市场。

余家阔:你讲的一点不错,我也经常拿这个跟我们的人工关节总设计师开玩笑。我们的标准狗人工膝关节和个性化定制3D打印狗人工膝关节都已经在狗身上完成了验证。从国内发表和国际发表的关于狗实验用的人工关节来看,文献上看到的狗的「人工关节」无论从制造还是设计都比较粗糙,我们两款狗「人工关节」完全可以媲美正规上市的临床用人工关节的制作工艺。

因此,从国内外人工关节的大动物验证研发需求来看,各种基金和研究项目的动物实验,为狗等动物提供动物用的标准人工关节和个性化定制人工关节,今后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而且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肯定会实现的,我们也正在为这个做准备。其意义在于,这样不仅给大家研究项目的动物实验带来很快速获取动物用人工膝关节的方法,还可以避免粗制滥造的人工膝关节在试验中给实验结果带来的巨大偏差。

刚才谈到商业化问题。还有个关于价格的问题,个性化定制的创新医疗器械前期投入成本很高,如何做到创新和价格的平衡?

余家阔:在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是推动产品价值和定价的关键因素。正如华为和苹果手机因其独特创新而带来的价值一样,医疗器械的快速迭代同样使其拥有较高的价格和价值。然而,随着中国政府对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的大力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企业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创新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许多创新医疗器械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创新医疗器械应用场景名单,这标志着个性化定制人工关节的研发和产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个性化定制医疗器械尽管初期由于研发成本、个性化定制生产和专业工程师需求,产品定价不免较高,但随着技术成熟、定制需求和规模扩大和工程师团队的壮大,预计产品价格将逐渐降低,与进口标准产品的高价种类形成竞争力。

目前,企业也正积极培训大量工程师以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并确保手术台上的精确无误。随着工程师团队的成长和手术机器人术前规划能力的提升,我们相信,未来产品的价格将会因规模化生产而快速下降,使其更加亲民,同时保持高质量标准,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批量上市、规模销售之后,价格就会下降。

您刚才提到工程师的数量,回到人才培养上,您认为现在哪方扮演着相对较为重要的角色?

余家阔:在个性化定制领域工程师的培养方面,医学院校及其科研团队、工科院校、医院和企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在进入临床阶段时,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工科基础。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即便是刚刚进入临床的这些学生,他们在处理临床问题时表现出的学习速度和领悟能力与经过传统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学生「临床医学(八年制)」相比并无差异。

更显著的优势在于,当涉及到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创新时,这些具有工科背景的学生能够迅速将想法快速付诸实施,这是传统医学生难以做到的。这不仅体现了工科教育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医院在实践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目前,大家都在努力探索和打造一个能够快速培养医工交叉人才的渠道。「4+4」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尝试。通过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正朝着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工交叉人才的目标稳步前进。

谈创新就少不了激励,目前各方在激励临床医生做医学创新上,有哪些做法?

余家阔:最初,我们在进行医疗产品转化时,主要是出于国家的需求和奥运医疗保障的使命感,那时并没有太多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业利益分配的考虑。当时的合作模式相对简单,现在想想也很有意思,当时就签了个协议:企业每年从盈利里给医院拿5万块,但到现在为止也没给医院一块钱,因为企业账面都做亏损,当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也没有为医院或团队及个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医院在职称晋升政策上逐渐也开始有一定倾斜和支持。比如说你有一项新技术申报,就会在晋升时候给你打分,您就因为临床申报和实施新技术而得到更多晋升排队分值;很多医院将医生申报获批的专利也用来打分,给晋升职称加分;医院在对各个学科进行评估时,专利数也是打分内容之一;在国家临床重点专评审中,转化项目数和转化金额也是考虑的内容之一。所以现在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完全不用担心没有积极性去做创新转化的事情。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这个打分制很中国。您在医工交叉领域深耕多年,回过头看看,这份工作对您的思想、工作、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余家阔:实际上影响是非常大的。

此外,医工交叉领域的创新研究不仅需要考虑创新产品是否会带来比传统产品更佳的临床效果,还涉及商业化和产品价值。虽然带来了额外的责任,但成功开发的产品,新产品上市之后催生的新手术方式的创新和新手术方法所带来的全球领先治疗效果,让我们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这是对研究人员工作的最高肯定。

作为一个临床专家,常年在医工交叉领域工作,您会觉得离临床越来越远了吗?

余家阔:不是,我们感觉反而离临床越来越近了。

多年来,伴随医工交叉领域一个个研究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多个诊疗模式的创新和临床效果的多次跨越式改善和进步,这实际上并非拉远了我和临床的距离,反而我们与临床实践距离更近了。

在实际应用中,如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四骨道双束解剖重建交叉韧带方法的创新和在国际上的首发,不仅在国际上创新了交叉韧带重建的方式,解决了异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再断率高、稳定性差等临床难题,还在北京夏奥会和北京冬奥会等重大赛事中为国家队运动员提供了高质量的伤后重返运动和比赛的保障。

医工交叉不会使我们与临床实践疏远,反而促使我们从医疗、工程、材料、工艺甚至人工智能辅助的角度更广泛和深入地思考临床问题,更快、更好地解决临床痛点,使得参与其中的医生更加贴近临床,更全面地参与到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不确定性中的选择

这两年其实大家讨论较多的是不确定性。面对不确定性,该如何选择?

余家阔:选择的不确定性受很多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国家政策的影响,国家也是根据社会需求来更新政策推进的方向,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需要研发团队对临床急需、迫切要解决的临床痛点,在认识层面要分析理解到位。比如当初在做人工关节时,我们坚定地认为,直接拷贝国外产品肯定「活不长」,一定要做和国外不一样的关节。

早期研发过程中,国外还做不到设计和生产个性化人工膝关节,我们也做不到,但至少我们可以做到半个性化,所以我们研发的第一款关节:女性、男性各有十个尺寸,赋予了人工关节的性别特性,大大提高了人工关节和男性与女性原生关节的适配性。

我年在德国时,我和我的德国指导教授共做了近500例关节置换手术,回国做第一台关节置换手术,虽然用同样的人工关节,但还是感觉国人女性患者,在术式中的特点部位的切骨量和男性的显著不同,与在德国手术台的感受也不同。

所以,我们当时就抓住这个点,开始收集数据,从2001年收集到2011年,2011年我们从科技部申请到中德合作项目,我牵头研究中国人和国人膝关节几何形态和尺寸的差异,直到2019年全面性别差异性人工膝关节和个性化设计3D打印定制全膝置换人工膝关节及配套手术导板研发成功并实现转化。

虽历时近20年,也要面对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一直充满激情和信心地推进项目,重要的是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不跟风,我们坚信临床需要解决人工关节和原生关节更好匹配的难题,而且经过半个性化人工膝关节的临床升级换代后,个性化定制和个性化医疗是必然,因此风向一变就「死」的宿命,我们就不会碰到。

有人跟我开玩笑说,现在骨科的人工关节集采,原来几万块的关节,现在卖几千块了,你的个性化定制关节不受影响,二十年前你怎么就想到有今天有集中采购的?

说实话,不能说我有跨越二十多年的眼光,其实我们知道临床需求是什么,所以把临床需求把握准了,国家政策大概率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就医问题的,当然也就把握准确了,所以现在给学生设计课题时、每位学生在设计自己课题时、安排入学后几年要做的课题内容时,都要求他们思考几个问题:(1)研究内容对临床有没有用;(2)研究内容是不是国内外独一无二、是最领先的、最先进的、创新性很强的;(3)研究结果转化到临床上的可能性有多大。

THE END
1.一种对宠物疾病进行人工智能问诊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本发明涉及一种宠物问诊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对宠物疾病进行人工智能问诊的系统及方法。背景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养宠物,宠物的问诊、治疗需求也越来越大,用户带着宠物去宠物医院问诊需要排队,十分不方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问诊成为一种新型问诊的发展趋势。目前宠物在线问诊一般通过...https://www.xjishu.com/zhuanli/55/201710589986.html
2.人人宠宠物医生问诊咨询宠物专家在线问诊疾病问答 VIEW QUESTIONS AND ANSWERS 查看全部 猫咪脚趾发红,有黑色结痂似的东西附着脚趾四周 金成良 其他 医师 你好,请描述一下宠物的情况,这种情况多久了? 拉出来的是水里面缠着血,没有照片 金成良 其他 医师 平台不回复,咨询加医生微13339519271,需支付10元问诊费,如需买药快递可抵扣问诊费 ...http://www.renrenchong.cc/
3.人人宠宠物医生问诊咨询宠物专家在线问诊人人宠,宠物医生在线问诊平台,与全国多家知名宠物医院携手合作,拥有权威性的专业宠物医师团队,为广大宠主提供1对1线上医疗问诊解答,足不出户也能了解治疗方案。https://m.renrenchong.cn/
4.它嗅宠物问诊APP免费下载它嗅App在线问诊它嗅宠物问诊APP软件优势: 宠物医生24小时全天候在线 守护健康守护它 海量宠物医疗词条收录 专业团队评估真实性 准确提供宠物适配治疗方案 拒绝无效化验 宠医5分钟内超快速回复 避免等待不再着急 它嗅宠物问诊APP功能特色: 7x24小时实时问诊 宠物看病不出门随时随地解决疾病问题 宠物档案 上下线病历统一记录一键轻松翻阅过...https://www.18183.com/soft/4035460.html
5.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疫指南11)关注宠物健康,在日常护理中预防疾病,减少去宠物诊所的频率。 最后,仍须强调:目前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证据表明猫狗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请不要因为无根据的恐慌,就随便遗弃或摔死您的猫狗,否则若最后确证没有通过猫狗传播的情况,您会很后悔。尽可能让猫狗待在家,减少出门,并做好防护,才是关键。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69612015124554
1.猫医圆桌探秘:泌尿系统常见病一病例精解新闻2024.11.11日,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举办的猫科专科免费公开课第四期--猫医圆桌探秘:“泌尿系统常见病一病例精解”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医生参加了本次课程,共同探索猫泌尿道疾病的诊疗技术与管理方法。 猫泌尿系统疾病是临床非常常见且易复发的疾病,也是非常困扰主人的病因之一,本次课程精选临床常见且典型...https://www.cauvet.com/index.php/shows/7/607.html
2.宠物猫降检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宠物猫健康检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一、为什么进行宠物猫的健康检查? 在现代社会,宠物猫已经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们不仅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陪伴,也是我们的忠实朋友。然而,与人类一样,宠物猫也可能面临各种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所有养宠物的人来说...https://www.lynecx.cn/chong-wu-xun-lian/520172.html
3.动物防疫与检疫我是如何和我的宠物狗做好降检查的除了体检之外,我还开始注意观察小黑的一些行为变化。我学会了识别它可能出现的一些早期症状,如消瘦、食欲减退、眼睛下方充血等,这些都是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发现你的宠物表现出了这些异常,请不要犹豫马上带它们去看兽医。 此外,我还努力保持家里的卫生水平,因为这对于预防疾病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https://www.gelafhotz.cn/shui-chan-yang-zhi-ji-shu/495770.html
4.E宠降帮手版本记录iOSApp版本更新记录◆养宠工具:包含在线问诊、驱虫选药、疾病自查、用药自查、能不能吃、能不能做、宠物取名、知识库8大特色工具,更有执业兽医师免费在线一对一问诊,有问必答,专业可靠详细易懂! 【特别优惠】 ◆新人专享:新人礼包注册领 1元购好物 ◆单单有礼:海量好礼0元领,单单享惊喜 ...https://www.qimai.cn/app/version/appid/743561019/country/cn
5.人工智能变革宠物医疗:宠智灵科技推出全科AI宠物医生人工智能赋能宠物医疗:宠智灵打造智能问诊新时代近期,一款名为“宠智灵”新产品的发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了解,宠智灵是一款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宠物医疗问诊平台,它运用了AI技术进行宠物疾病智能诊断,用户能够迅速、及时获取专业问诊咨询,无需等待。 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宠智灵是索未来科技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宠智...https://www.21caijing.cn/h-nd-5713.html
6.AppStore上的“爱宠医生1. 问医生:上千名全国知名宠物医生、兽医和宠物专家实时在线问诊咨询,提供最精准的健康咨询。 2. 找医院:数万家全国知名宠物医院信息,找到身边最靠谱的宠物医院。 3. 晒萌宠:晒家中爱宠美图、找领养信息,和朋友分享家中宠物的生活趣事、点点滴滴。 4. 查疾病:狗狗品种大全、猫咪品种大全以及狗狗、猫咪常见疾病与治...https://itunes.apple.com/cn/app/ai-chong-yi-sheng-chong-wu/id1021849951
7.宠物问诊猫狗小程序软件开发随着现代人对宠物健康的重视,宠物问诊猫狗小程序软件应运而生。这款软件旨在为宠物主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宠物健康管理服务,帮助宠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宠物疾病。 宠物问诊猫狗小程序软件需要具备用户注册和登录功能,方便宠物主人随时查看宠物健康状况。软件应支持宠物信息添加和编辑,包括宠物名字、品种、年龄、性别、主人...https://zhengzhou.11467.com/info/22684102.htm
8.python毕设宠物线上问诊系统程序+论文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宠物主人常常面临着宠物突发疾病却无法及时就医的情况,宠物线上问诊系统可以提供便捷的医疗咨询服务。同时,该系统能够整合宠物档案、病例登记、疫苗记录等信息,有助于宠物医生更好地了解宠物健康状况,提高医疗效率。对于宠物医院来说,可以拓展服务范围,增加与宠物主人的互动。还能为宠物寄养、接种提...https://blog.csdn.net/sheji305/article/details/143651339
9.无锡肝财医生线上问诊:宠物接触史引发的狂犬病疑虑我虽然有些担心,但考虑到医生的专业建议,我还是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 接种完疫苗后,我的心情也放松了许多。虽然医生提醒我,接种后仍需注意观察身体状况,但总体来说,我的眼睛再也没有出现过不适。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感医生的专业和耐心,也让我对京东互联网医院有了更深的了解。https://www.jd.com/pccontent/992663241609221
10.百万医疗众安尊享e生2022版医疗险众安保险阳光观点(可选)、恶性肿瘤特定地区海外医疗责任(可选)、特种进口药品费用医疗责任(可选)、重大疾病扩展特需医疗责任(可选)、家庭共享免赔额责任(可选)、在线问诊药品费用医疗责任(可选)、急诊费用医疗责任(可选)、需经保险人审核同意后方可重新投保若保险期间届满,本保险产品已停止销售,保险公司不再接受投保申请,但会向您...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180885.html
11.典型教学案例3:雄猫尿道阻塞的诊断与治疗板块归类:宠物疾病 摘要:随着宠物饲养量迅猛增加,宠物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猫膀胱、尿道、尿道口的病症统称为下泌尿道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在雄猫、雌猫均可发生,雄猫比雌猫更易发生,雄猫多见于尿道阻塞,雌猫则多发膀胱炎和尿道炎。本案例针对一例以尿闭为主要症状的雄性银色渐层色英国短毛猫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https://smkxxy.lyun.edu.cn/info/1358/7860.htm
12.中山三院感染性疾财网上预约挂号专家门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简称感染科)感染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重点专科,是华南地区诊治病毒性肝炎大的品牌学科,广东省寄生虫病防治重要基地,也是常见、突发与新发传染病诊治的重要学科。现有6个病区,分别为感染科一区、感染科二区、感染科三区、感染科四区、萝岗一区及萝岗二区,总床位数230张...https://www.haodf.com/hospital/459/keshi/43380.html
13.它来啦app(宠物问诊)安卓版下载【它来啦app(宠物问诊)功能】 1. 在线问诊:24小时宠物医生在线,快速响应宠物健康问题,提供初步诊断及治疗建议。 2. 健康档案管理:记录宠物的基本信息、疫苗接种、驱虫记录及历次就诊情况等,方便随时查阅和管理。 3. 宠物知识库:丰富的宠物养护、疾病预防、行为训练等知识文章和视频,帮助宠物主人提升养宠技能。 【它...https://m.xueba5.com/soft/290760.html
14.宠物医生在线咨询问诊宠物猫狗饲养训练大全宠智灵是专业的宠物网站,24小时AI宠物医生在线免费问诊咨询。提供猫狗常见宠物疾病诊断,乌龟鸟鱼蛇异宠健康症状评测。分享宠物美容护理训练饲养孕事日常,介绍宠物医疗驱虫药品常识,宠物百科。http://ack-pet.com/
15.宠e生宠物医生在线咨询免费宠物医院在线问诊宠物医院问诊到哪家好?来宠e生宠物医生在线咨询是经营十多年的线上宠物问诊平台.这里有24小时宠物医院的宠物医生在线咨询针对猫,狗,兔子,仓鼠等异宠问诊咨询,兽医专家还提供宠物知识科普,各类宠物疾病预防.https://chongesheng.com/
16.宠物问诊单1. 您的宠物是 狗猫 2. 有无既往史 有无不详 3. 有无以下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肠炎大肠杆菌细菌性(葡萄球菌无其他 4. 有无以下皮肤病 寄生虫性(疥螨)真菌性(犬小孢子菌)无其他 5. 有无以下传染病 犬冠状病毒犬瘟病毒犬细小病毒无其他 6. 有无以下运动系统疾病 ...https://www.wjx.cn/xz/225535865.aspx
17.如何开发宠物医院在线问诊小程序但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就缺乏时间去线下问诊,且有些很简单的小疾病其实又不是很需要去到宠物医院问诊的。而传统的电话、邮件问诊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技术落后。那么线上问诊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图片随时线上询问医生等。那么我们来看看梳理的一份如何开发一个宠物医院在线问诊小程序的...https://www.xiaohuokeji.com/index.php/archives/xcxd/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