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工作原理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CT与X线成像的最大区别在于利用精准的X线束、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通过计算机系统最后形成灰阶图像。
CT在发现病变、确定病变位置及大小与数量方面是敏感且可靠的,由于其密度分辨力高、检查方便、可克服传统X线影像重叠等特殊的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中国CT检查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上游市场参与者为元器件供应商与CT设备供应商;中游环节主体为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独立医学影像中心、线上影像平台等CT检查服务提供者;下游涉及包括神经系统病变、心血管系统病变、胸部病变等患者在内的各类CT检查服务接受者。
中国CT检查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上游分析
近10年来,CT行业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国产厂商CT配置以16排及以下中低端产品为主,国产产品价格在400万元以下,而16排CT进口产品价格在400-500万元之间,国产厂商凭借价格优势在中低端CT市场占据超过70%的份额。
64排以上CT市场仍由国际巨头主导,目前,本土CT设备生产商正积极发展高排CT,不断缩小与进口设备的技术差距,64排CT国产产品价格在600万元左右,进口产品约1000万元。128排及以上高端CT国产占比不足10%。未来,高端国产设备有望凭借性价比突破进口设备的垄断。
2、产业链中游分析
中国CT检查行业中游涉及各级医疗机构,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远程影像平台及独立影像中心。
(1)公立医院
中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三级医院,三级医院CT检查业务负担重。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减轻三级医院诊疗压力,国家提出“分级诊疗”政策,推动基层医疗机构迅猛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数达101.4万个,医院3.4万个,基层医疗机构96万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将带动一定的CT检查需求释放。
(2)民营医院
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社会办医,以此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补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在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背景下,民营医院数量迅速增长,2014年-2019年,中国民营医院从1.2万家增长到2.2万家。民营医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公立医院负担,承担部分CT检查工作。
(3)独立影像中心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独立影像中心可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分配。受制于政策、成本等因素,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没有配置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能力,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独立影像中心可以减轻三级医院负荷,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解决现阶段中国医学影像服务的痛点,帮助医学影像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在政策的鼓励下,独立影像中心迎来发展机遇。
(4)线上影像平台
线上影像平台通过云服务平台提供远程阅片服务,将专家与患者需求对接。患者巨大影像检查需求的推动下,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线上影像平台在近三年成长迅速。其弥补了大医院影像科人手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影片诊断效率,促进了CT检查市场的消费需求。
3、产业链下游分析
中国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老年人口基数扩大带来疾病诊疗需求。在中国城市与农村疾病死亡构成中,排名前四位的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CT在心脏及大血管的疾病检查中,应用广泛,同时高分辨率CT对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优越性,诊断价值高。高度老龄化与患病人数增加均导致对CT检查的需求增加,CT检查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三、中国CT检查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应用较为成熟、广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中国CT检查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根据服务端统计,2015-2019年,中国CT检查行业市场规模由20.6亿元增长至24.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预计作为新冠肺炎主要诊断方式的CT检查市场规模将迎来较大幅度增长。
截至2019年末,中国CT保有量超过25000台。2015-2019年,中国CT设备保有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6.1%。2019年,中国CT设备市场销量为3287台,2015-2019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0%。16排CT是中国保有量最多的CT类型,但16排及以下CT在三甲医院占比逐年下降,64排及以上CT占比逐年上升。
五、中国CT检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AI助力整体诊疗水平上升
现阶段,中国医学影像领域存在较多痛点,AI医学影像可着力于当前痛点,助力医疗机构整体诊疗水平上升。
2、移动CT应用价值凸显
传统CT扫描需要将病人移送至扫描区域,受到病人临床状况与治疗状态的限制,移动病床可能为患者带来较高风险,据统计,超过70%的ICU患者在移送至CT扫描室过程中发生了不良事件。为降低人员运输成本,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移动CT以其灵活、实用的特性,自问世以来,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使用。
中国人均CT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COVID-19爆发对医疗机构CT储备提出较大挑战,车载CT等移动CT可解决医院CT装备不足的难题。车载CT具备灵活性、有效性、机动性,可实现病症的快速诊断。同时,车载CT通常采用高端低剂量CT并做整车防护,可解决大众关心的辐射安全问题。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