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是指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的含义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层含义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局坝水电和水利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为了建造工程设施应用材料、工程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我国的土木丁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没有停过,且发展很快,尤其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猛,几乎整个中国成了一个大的建设工地。新的高楼大厦、展览中心、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航道及大型水利工程在祖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大力研究、开发和应用。发展之快,数量之巨,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
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大陆建造了许多高层建筑,目前我国最高的建筑是世界排名第4的上海金茂大厦,其他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还有深圳的地王大厦。在特种结构方而,我国有4所电视塔排在世界前十位,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以上表明,无论在工程结构的改革、建筑功能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采用上及合理组织施工方面,还是在抗震分析和计算机程序应用上及有关抗震控制试验研究上,我国均达国际先进水平。
桥梁工程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伴随着桥梁类型的不断翻新,主跨跨度一再突破。杨浦大桥、南浦大桥、芜湖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等大跨桥梁的建成都标志着我国的大跨结构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己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己建成千米以上大桥3座、800米以上大桥8座、600米以上大桥15座、400米以上大桥40座,重庆万县单孔跨度达420米的钢筋混凝上拱桥更引起了世界同行的莫大兴趣。
在水利建设方面,50年间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余座,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目前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在大坝建设方面,我国先后建成了青海龙羊峡大坝、贵州鸟江渡大坝、四川二滩大坝,以及正在建设的三峡大坝等水利设施。
3、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3.1可持续发展方式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重视,传统土木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垃圾和对能源的损耗,已经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改变了土木工程的传统工艺,开始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将会在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拆除过程都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
3.2高性能材料的发展
钢材将朝着高强、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方向发展。如何合理利用高强度钢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它复合材料也将向着轻质、高强、良好的韧性和工作性方面发展。
3.3计算机应用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结构计算理论日益完善,计算结果将更能反映实际情况,从而更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保证结构的安全。人们将会设计出更为优化的方案进行土木工程建设,以缩短工期、提高经济效益。
3.4环境工程
综上所述:向节约化发展和和谐发展将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的一重要的趋势。通过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在未来的实践中,将会取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彩霞刘慧《浅析土禾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2]孙世国《21世纪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
[3]徐伟良,蒋菡等.浅谈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网
[4]王凤君,杜国城.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
[5]程宜康,魏宣燕.高等工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教学体系探索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养生类节目;传播;问题;建议
健康养生类节目主要指的是以医学常识介绍、疾病预防和保健、健康养生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电视服务节目形态。而健康类节目包含身体上和精神心理上的健康辅导两种节目形态。健康类节目与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健康养生类节目和心理访谈类节目是分开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形式,本文仅以身体上的健康养生类节目为研究对象。
一、养生类节目的产生原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加上无规律的生活,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身体状态都属于亚健康。人们在追寻怎样保持身体健康过程中开始挖掘传统医学给我们带来的帮助。通俗地讲,中医更注重预防与调理,强调生活上的合理与规律。而西医更多的是有病治病,强调局部的治疗,并采用手术的治疗手段,有时会对身体带来直接的创伤。因此,观众在主观意愿上更愿意接受本土养生的信息和理念,注重预防和调理,这也是养生节目走俏的原因[1]。
(二)当前看病贵、求医难是促使养生节目产生的重要因素
国内医疗服务呈现一个“倒三角”的态势,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有限,越到上级的医院越有资源优势,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得不到提高,看病贵也使人们感受到了不能生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养生知识、做好预防工作,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并且养生节目所介绍的方法较之于医院、养生机构更加方便,生活化且花费较少,这也是养生节目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
二、养生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一)数量众多同质化严重
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中华医药》为例,栏目开播于1998年6月1日,在此以后的几年间,各地电视台纷纷开设自己的养生栏目。比如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海南电视台的《养生新概念》等等[2]。
不过,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养生节目的同质化、节目制作内容跟风。一些地级市的电视台盲目跟风,新办的健康养生类节目风格相近,内容相似,节目充斥着其他频道类似的健康讯息,更有一些电视台照搬照抄收视口碑好的栏目,缺乏创新和自主性。这样的做法只能是既浪费了电视资源,又使观众产生了同讯息的疲劳感。
(二)形式多样娱乐倾向凸显
按照周密在《健康类养生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研究》一文中的划分,养生节目可以分为对话访谈式、叙述解说式以及综合脱口秀式等。其中综合脱口秀式的节目形式比较活泼,不只是主持人一个,专家、观众以及嘉宾团同时参与节目到节目的录制过程中,整个节目气氛轻松,倾向娱乐化。
李静在《「冷知识的「热传播——从娱乐化视角解读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的发展》中提到了诸如国学、养生类的知识是一种“冷”知识。“冷”知识在进行娱乐化的“热”传播时,要保持娱乐化与媒体责任的平衡。实际上,媒体从业者也看到了冷知识在电视媒体中进行热传播所面临的问题。
三、养生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媒介缺乏有效的内容审查、监管
(二)将中国传统医学过度神秘化
中医从创立初期就是通过“神农尝百草”的经验发展起来的,它以中国的朴素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对人体病理做出分析,提出治疗办法。中医的这一特点,给了那些骗子们更多的发挥空间。几个方子加上几条看似有理的中医观点就很可能让一些人上当受骗,对于行骗人来说,高谈阔论的那几条中医观点就像是枕套,附上的那几条毫无作用的方子就像是黑心棉。两者组合,成了与市面上正规销售的枕头一样,殊不知,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四、养生类节目的发展与传播对策
(一)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
责任的缺失,对观众的不负责,最终也会给媒体自身带来负面的影响。张悟本事件之后,《百科全说》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质疑,虽然以节目正常调整为由停播了其节目,不过大家都明白,这件事给节目组带来的负面影响。《百科全说》节目组不得不承认,在嘉宾的选择上,他们没有把好关。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以养生知识为内容的《养生堂》就承担起了媒体应有的责任[4]。
(二)完善和规范养生保健类节目的监管和制作
(三)科学、理性传播养生知识
在眼下的社会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利用人们对于“圣人”的敬重,在怎么化身为“神人”上煞费苦心。过去有的“”,现在有张悟本的“养生术”,最近还有媒体广泛报道的“灵修”课程,各种邪门歪理蛊惑人心。这些所谓的养生专家,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能说会道。他们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崇高”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崇高转化成了民众的崇拜,只要是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因此,他们并不科学的养生观点,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被众人纷纷相信、推崇,并付诸于行动。针对此现象,媒体更应当科学、理性传播养生知识。
五、总结
[1]刘点点.中外电视养生类节目对比与思考[J].传媒,2011(7).
[2]李振华,宋甲勋.电视健康养生节目特质初探[J].新闻知识,2011(3).
[3]张莹.从“张悟本现象”谈媒体责任与公信力[J].新闻传播,2010(10).
[4]江峰.从张悟本的“走红”看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知识,2010(8).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浅谈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网络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论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我国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现阶段下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关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关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讨论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关于淡水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试论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田爱奎,杨瑛霞,夏天,张际平.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及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06,(01).
[5]孙莅文,邓鹏,祝智庭.基于娱教技术的体验学习环境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6]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对策
正文:
建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给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同时提高了人们的居住质量。但是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我国建筑经济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维持建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一、建筑经济的意义
二、分析我国建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受建筑企业自身特点与产权制度影响,导致公有制建筑经济与私有制建筑经济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公有制建筑经济存在的问题
(二)私有制建筑经济较困难
三、促进建筑经济发展的策略
目前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革公有制建筑企业产权制度
(二)转变理念,加大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为了维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要控制好私营与公营建筑经济的比例,实现公营与私营建筑企业的协调发展。首先,要转变建筑经济发展观念,消除对私营建筑企业的歧视,并创建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保护私有建筑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引入新技术,改革私营建筑经营,加强私营建筑运行的监管,在长期发展中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让私有建筑经济更加稳定、持久的在市场上生存,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
为了促进公有制的发展,必须深入掌握以下几种指导思想。首先,大力发展公有制企业员工,让其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实现员工向投资者的发展,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并掌握较多关于国有经济发展的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实现企业产区的多元化发展。多元化发展要求实现国有、个人和集体混合经济的共同发展;构建股份合作经济制度;推动产权的多元化发展,不断改造并发展旧建筑企业,充分发挥建筑企业的价值。
(四)参与国际竞争,加快科技创新,维持建筑经济持续发展
建筑经济是一项长期发展的任务,必须打破国门向国际市场进军,可以以工程与国际贸易等形式参与竞争,在发展中积极吸取教训,并优化建筑产业质量,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借助国家贸易稳定资金;与国外企业联合发展,营造“共赢”局面,加快与国外建筑信息的沟通交流,利用国内丰富的劳动力与国家先进技术,不断提高自身运行效率,减少资金耗费。同时还可以与建筑技术较高的工程进行承包合作,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加快自主创新,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更好的在国际大环境下生存。
(五)加强政府机构对建筑经济的监管
经过分析发现,政府监管私有制经济时,一般利用开放市场准入显示,减少行政审批事务及约束生产等管理制度的改革来实现,主要目的是推动私有制建筑经济进入到宏观调控中,维持私有制经济的稳定发展。结束语本文主要对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了促进我国建筑的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同时加快公有制改革,加大私有经济的管理,提高我国建筑在国际上的地位,实现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梁艳红.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经济,2014,(09).
[2]王荣;张洪源;李彬.浅谈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门窗,2016,(12).
[3]陈秋安.现代私营建筑经济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2015,(08).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必要性;发展现状;对策;安徽宣城
1宣城市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1.1现行传统林业发展模式较为落后
多年来,我国很多国有林场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模式较为落后、单一,无法对林场内广阔的空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造成林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取得的综合效益不高。宣城市的某些国有林场,经济发展模式仍然采取传统的单一利用木材的方式,未能有效地综合利用林下空间,而且还会不同程度地对林区生态平衡产生影响,使林场内有限的林木资源总量逐渐减少,加剧了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4]。
1.2要实现国有林场的循环发展,必须实现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
要改变国有林场林业经济单一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加大对林下资源的开发。目前,宣城市境内的国有林场结合当地林业资源特点,采取了以林业为主,综合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多元化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使林场内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利用效率及产出率较单一模式下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林场内工作人员采取林下养殖等方式,可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缓解了林业生产周期长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使国有林场长期发展与短期效益得到协调,实现林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2宣城市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3发展对策
3.1对国有林场的林权制度进行改革
对宣城市国有林场内的林权关系要充分理顺,依法对林地、林木等的使用权、所有权予以明确,以妥善处理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矛盾。只有对林权制度进行合理改革,充分将林权关系理顺,才可以营造出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3.2加大对林下经济发展的资金及技术等方面的投入
国有林场的林地面积较为广阔,要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从专业人才、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不仅要重视国有林场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配套水电设备、道路建设等,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新技术,加大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宣城地区的林技部门要就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培训,并且派专业人员深入到国有林场实地,以及时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此外,信贷等金融部门要给予支持,将林下经济发展纳入到重点扶持对象的范围之中,降低信贷门槛。
4参考文献
[1]f东光.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2):58-60.
[2]贾长荣,侯环珍,谢会芳,等.太行山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和建议:以济源市大沟河林场为例[J].防护林科技,2015(增刊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