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说法都对,但却不太全面,其实这次医疗反腐的背景有两个。
背景1: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主要目的
看病难、看病贵是很多人诟病的一个已经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了,但是不是仅靠反腐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这几年的医改方案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老百姓看病报销的比例、报销的药品种类都在增加,住院费用确实比前些年下降了不少。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不是主要问题的腐败就成了主要问题了,为什么呢?因为现阶段靠资金投入解决的部分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就是非资金投入的问题了,比如有些日常行为是否符合市场化规范,比如腐败。
总结一下就是说为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前期靠国家加大资金投入、靠改善医改政策的部分已经做完了,而且好的效果也显现出来了,国内的能力在目前阶段也就能解决到这种程度了,剩下再想改善就得对一个个小问题动刀了,而在这些小问题里,腐败是最严重的一个。
背景2:本次反腐是建立在前期反腐的基础上的
网上有人说这次反腐是运动式反腐,运动一过还是会恢复原样,其实这么说话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医疗系统的反腐。
在我国医疗改革进行的同时一直就挺注意医疗系统腐败问题的,可以这么说,医疗系统的反腐一直是高压反腐的状态,但为什么持续的高压反腐仍然不能杜绝腐败呢?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医疗系统的腐败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性和隐蔽性
我们都知道医疗系统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而专业性本身就是一道会增加反腐难度的门槛。举个例子,医院采购某种药品,可能某一种成份的多少都可以搞出来很多说法,每个说法都有合理的理由,所以即便医院方面的负责人受贿了,但仅从采购程序很难认定不合规。
第二,单一系统的反腐效果不彻底
即便是高压反腐,往往也都是各部门独立展开,最多也就2-3个部门联合行动一下,这就跟学生的单科考试一样。其实本次医疗系统反腐的力度是非常少见的,因为十个部门同时行动,这是非常罕见的,而这恰恰就是和之前一直持续的高压反腐有关。
之前的反腐虽说效果不彻底,但仍然发现了很多问题,正是这些问题让国家高层发现医疗系统的腐败问题确实非常严重,所以才会在今年系统性的来一次行业大清查。
所以这次反腐并不是什么运动式反腐,只是因为现实需要必须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反腐行动而已,而这次反腐之后医疗系统的高压反腐仍然还会继续。
反腐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很多人可能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么一个很明显的好事网络上居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而且反对的理由五花八门,甚至有一些说法还真挺有迷惑性,让人听起来似乎、好像、大概是那么回事。
其实这些人反对医疗反腐不管是直接明白的说出来,还是暗搓搓迂回着说出来,都不外乎是因为利益二字,只不过不同的人站的利益点不同而已,下面我就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第一类,为了流量利益
有人可能不太明白,只为了流量也没必要反对呀,支持不也可以吗?可以是可以,但那太大众化了,不是没什么吸引力吗?现在普通人都知道,想在网上出名一定不能走寻常路线,最简单就是要和大多数人反着说,大多数人支持的,那就一定得反对,哪怕嘴里说着支持,里面也要加几个“但是”,这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深度来。
所以网上就出现了这样的范式“我是支持医疗反腐的,医疗反腐利国利民,但是反腐后很可能出现1、2、3种情况……”,而但是后面的1、2、3条说的全都是负面的。
只有这样的表达才有人爱看,有人讨论甚至有人支持,而作者也就获得了流量收益。
第二类,医院供应商企业的代言人
医院处在医疗产业链的中间位置,它的下游就是病患,而上游就是各种各样的供应商,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医院运营采购最多的就是药品、医疗器械和各种耗材,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工程采购,比如盖个大楼这类的,还有和信息化建设有关的采购,这两方面因为不是主要采购对象我们暂且不表,就说说前三种。
药品、医用耗材已经医疗器械医院只有部分商品的直接采购权,因为药品和医疗器械中有一部分是国家或者省级单位集中采购的,这一部分也不是这次反腐的重点,所以我们就说说医院能够采购的这部分。
虽说医院只有部分采购权,但越大的医院采购量越大,因为病人多,每天的消耗也大,而腐败也基本就出在这个地方。
由于现在反腐越来越严格,医院的直接采购都有指定部门、指定领导负责,普通医生完全接触不到,而各种企业当然就会把行贿的重点放在这些负责人身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回扣,前几天新闻里一台仪器就吃掉1600万回扣的院长就是个典型代表。
医疗系统反腐,会直接影响供应商企业的利益,不但一部分人会被殃及池鱼,而且以后用巨额公关费用打通的供应渠道也废掉了。虽说行业重新洗牌后真正质量过硬的企业机会多多,但谁能保证洗牌后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呢?而且新的行业准则企业也必须从头适应,这也是有成本的。所以反腐这道坎对大部分医院的供应商企业来说都是个大难关,所以他们反对反腐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类,部分医护人员
大家估计都已经很清楚了,这次的反腐力度很大,是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十个部门联合开展的为期一年的专项反腐大行动,而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整个医疗系统,从上到下所有人都会受到波及,利益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影响,即便最底层的医生护士无权无职也一样有可能被影响,所以医护人员里有人发声反对就在所难免了。
我个人认为医护人员中发声反对的倒不一定就代表他一定是被行贿了、他收了红包了,因为这样的人他不敢发声,相反,发声的倒真有可能是行得正做的直的,他们发声主要是这种行业大整顿经常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比如一些补贴少发或者停发。
当然这一小部分,因为大部分医护人员在这样的敏感时刻都知道少说少错、多说多错的道理。
反腐也是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大难题必须有个大前提,那就是国家经济实力要足够强大,但这不代表在这之前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因为难和贵其实都是相对的,只要和当前阶段的收入水平相匹配,难和贵就不再是问题。
改革一直在路上,反腐也一直在路上,而这些只会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所以反对的声音再多也改变不了我国改革和反腐的车轮滚滚向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