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国务院半年放六招评论政策法规解读政策

“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头痛感冒三五天,一月工作全白干”,“挂号起五更,排队一条龙”……这些民间流传的顺口溜,真切地反映了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窘况。然而,人口众多,财力尚有限的现状,让这个问题成为了难啃的“硬骨头”。

2日国务院发布大病保险实施意见,得了大病,特别是遇到巨额医疗费的单子,自身的负担可能明显减轻。细细梳理发现,半年之内,国务院接放连出大招:实施大病保险、完善医疗救助、药品集中采购,这些政策措施是对着“看病贵”难题去的。促进社会办医、改革公立医院、培养乡村医生,一般理解,这些措施又是剑指“看病难”困境。

半年连放六招,誓要啃下“看病贵、看病难”这根硬骨头。

1.大病保险,避免得大病“一夜回到解放前”

8月出台政策:《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

3岁男童患白血病,父亲甘当人肉沙包筹款;母亲双肾坏死,16岁女孩弃学走上割肾救母之路;10岁男孩身患重病无钱医治,家人街边摆摊求助……这样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刺痛了人们的心,也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不幸得了大病,谁能为你托底?

经过多地试点,现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要全面实施了。国务院8月2日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提出,在今年年底前,大病保险要覆盖所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群。哪些算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可能导致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就可认定为大病。

按照文件要求,今年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将来还要进一步提高支付比例,更有效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得了大病,将不用再怕“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2.社会办医,满足多样化看病需求

6月出台政策:《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医疗服务需矛盾突出,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床位不足5张;群众看病扎堆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剧看病难挂号难;高端医疗服务、老年康复护理等服务紧缺……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的严峻挑战。

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放宽准入,加强财政资金扶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加快推进社会办医疗机构成规模、上水平发展。加快发展社会办医,重点就是满足多样化看病需求,增加医疗服务供给,缓解供需缺口。

3.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破解看病扎堆

5月出台政策:《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

医院看病贵,患者流传称“进了医院别想跑,一百两百算最少;若是你往床上倒,钞票越看越嫌少;五千完事运气好,一万出院事还小”;医院看病难,人们调侃称“看病像打仗,挂号像春运”。

今年5月,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医院改革再加速。

针对以药养医的问题,国务院文件提出,推进医药分开,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到2017年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

针对小病扎堆到大医院看的问题。国务院文件提出,要构建分级诊疗模式,县级医院改革要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城市公立医院要逐步增加通过基层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号源,到2015年底,预约转诊占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

4.医疗救助,专门帮助特困者

4月出台政策:《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

常州市兰陵街道一贫穷男子身患重病,坚决放弃治疗并与妻子离婚;南京一生病被弃女婴家人已被找到,奶奶称家穷治不了病。人们想问,对那些特别困难患者,如何让他们及时治疗?

4月,国务院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提出重点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并逐步将低收入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

文件提出,重点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的比例给予救助,确保困难群众看得起病。

5.乡村医生,农民看病不出乡

3月出台政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我国农村人口达6亿多,看病拿药大多都在乡镇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偏远山区,乡村医生就是当地村民的健康“守护人”。然而,由于待遇差、保障少,乡村医疗机构陷入“人才引不来,来了留不住”的困境,面临“门庭冷落”的尴尬。

如何破局?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提高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医生待遇,同时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提高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

6.药品集中采购,减轻用药负担

2月出台政策:《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

看病贵,药贵是重要原因。“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作为药厂的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就曾自曝行业问题。

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方向,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分类采购,采取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全程监控等措施,加强药品采购全过程综合监管。

还专门提出,要加强对药品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严肃查处价格违法和垄断行为,保护患者合法权益。药价降下来,看病的费用也能随之降下去,才能努力让“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成为历史。(岳小乔)

THE END
1.如何认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四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此外,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没有形成,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涉及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保障、临床服务等内容,不应由政府大包大揽全部承担,也不能简单地推向市场,推给社会和居民,而应实行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9/15/content_1511311.htm
1....高科技太厉害挂号看病大医院cnhttp中国中央电视台知道了黄牛的手段,却也矛盾,抢号在看病之前,买家都未确定,身份信息如何能获取且在看病时不出错处呢? 非法钱,背后尽是可怜人 记者走访一线,终于发现了黄牛的具体操作。 手机抢号只是黑产的一种,得手之后,迅速在内部的微信群进行流传,找到需求方后,就会操作退号,同一时间,外挂软件就会将这个重新释放出来的名额占据,...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TP78605564YYV.html
2.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精选9篇)[1]顾湲.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经贸导刊, 2005, (23) . [2]范微.推进社区医疗卫生健康发展[J].四川劳动保障, 2009, (7) . 篇4:关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若干措施 一、医用高值耗材的概念单价超过200元的一次性诊疗用品或植入器材,包括:骨科内固定器材、医用导管、心脏起搏器、生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nq4fx.html
3.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原因分析医院服务医管攻略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原因分析 离春节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各行各业也在抓紧着做各种年终总结报告,医疗行业也不例外,“医疗”,寻常百姓最关心的一个民生话题,相关部门每年都在喊着医改,但改来改去,看病难、看病贵、看病麻烦的要死的问题依旧悬挂在每一个寻常百姓的心头。那么。为何在药品零差价,还有在移动...http://zl.hxyjw.com/arc_28529
4.看病难看病贵的提案6篇(全文)中国病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 约占37%正是因为这样, 我觉得他们缺乏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和法规, 没有对医疗保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预见, 所以一去到医院, 就总觉得看病难看病贵, 那些病人就被这样一个事实所吓倒, 同时心理为这笔昂贵的医药费用而产生崩溃。所以像这种情况也就犹然而产生了...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r4lvw0q.html
5."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原因研究摘要:根据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2006年"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城乡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是"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是医疗资源(尤其是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提供的医疗服务价格高于一般患者的经济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基本医疗服务提供不足以及城市优质医疗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广...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pNaW5lclBlcmlvZGljYWxDSEkyMDIzMDgwMhIPeGR5eWdsMjAwODAyMDAyGghqczk0M3hoeQ%3D%3D
6.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源分析改革三十年来我们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失败,实际上不是市场机制的失败,而是政府管制的失败,应该说医疗改革的舵手——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是看病贵看病难的真正罪魁祸首。为什么呢?{NextPage} 1、药品政府定价行为本身就是违背价值规律的行为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而商品的价值是由...http://www.cogonline.com/Article/xkzx/ylgg/1399513152.html
7.李冰冰海外看病难,党报评论:由此否定国内看病难同样片面舆论场不过,如果由此认为,国内的看病难和看病贵是“伪命题”,也同样简单化、片面化。不少人仍然选择飘洋过海出国看病,一些海外医疗机构也大举开发中国市场,原因正在于,国内医疗市场“硬件”不够硬、“软件”不够软。医疗硬件差距容易弥补,从国外引进和购买先进的设备就可以,但“软件”差距在短期内很难提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1775
8.聊医管理内参试发行版第三期2015年4月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同年,试点扩至100个城市。今年,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将全面推开改革。作为试点城市,昆明、三明、松原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有各自的绝招。 ——编者 福建三明 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16.html
9.从湘雅二医院的成就与发展看中国医改的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长足进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难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造成了中国医疗改革始终无法取得突破,并由此衍生出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不下、医药行业腐败众生等一系列问题。必须看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并无必然关联...https://news.csu.edu.cn/info/1064/65919.htm
10.深入剖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优医迈医事热点11、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院是矛盾的集聚地,而不是问题的发源地。过分责难医院,或只要求医院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不恰当的。要正确理解“看病难、看病贵”成因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欠发达人民不富裕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3608
11.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结(通用22篇)我院积极抢抓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利机遇,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摆在首位,立足实际,审时度势,多谋善变,大胆创新,在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谋求新的突破。广大群众更切实的了解了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1-...https://www.ruiwen.com/zongjie/1394655.html
12.北京大学李玲教授谈新中国60周年医改历程但是1978年之后,随着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化改革,逐渐出现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2009年初,国家推出新的医改方案,大力投入国家财政,系统化改造医疗体系,力图解决医疗难题。新中国60周年之际,新浪特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医改专家李玲教授,为您讲述新中国60年的医改路。https://finance.sina.cn/sa/2009-09-02/detail-ikftssan9839152.d.html
13.评卫生部部长陈述看病难原因和对策评:部长只说到了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表象原因,而且大部分观点都是错误。如部长所阐明的“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上升过快”、“医学进步带来的医疗费用增长,这是不可避免的合理增长”、“政策双刃剑刺激参保者多吃药、吃贵药、小病大治”、“患者的医药卫生服务消费具有被动性,容易产生看病难、看病贵的抱怨”等...http://m.wyzxwk.com/content.php?cid=28&classid=28&cpage=0&id=207685
14....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浅思考史海威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医疗成绩,得益于创造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性地继承发扬了这条行之有效的路线,相信只要笃行不怠、坚持不懈,把医疗卫生服务“小处方”与社会整体联动“大处方”有效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够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http://www.chinareform.net/index.php?a=show&catid=270&id=4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