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次病要经历思想斗争看病难根源在费用贵

根据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48.9%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9.6%应住院而不住院。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应该说,这个调查结果是出人意料和令人震惊的。这表明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看病难的问题不容忽视。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陈卫红介绍,我省有病不去就诊的老百姓的比例,也与全国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

老百姓为什么有病不去就诊呢?“看病难,其实根本上还是看病贵,老百姓出不起钱看病。”长沙市中心医院院长曾正国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状

看一次病也要经历思想斗争

“看一次病,要经历长期思想斗争,而到医院看病了,却想不到自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昨日,宁乡人付利君等待给其做手术的医院一个明白说法。付利君在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做妇科手术,手术费用只花了600多元钱,而医院却给她开了1200多元钱的药。医院表示,今日给付利君一个说法。

“当前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要认真寻找解决办法。”在全省医院管理年动员大会上,省卫生厅厅长刘家望强调:“有些医院工作中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和收入的增加,而忽视社会效益的问题;有的医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既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原因

看病费用迅猛增长

刘家望说,据统计,过去5年,全省县以上医院门诊人次费用和住院床日费用由1999年的92.7元和254.02元,分别增加到2004年的124.72元和366.75元,年增长率分别是6.1%和7.62%。这个数字恐怕是不可靠的,现在,我们的医药费用增长不止这个幅度。实际上,农村医药费用增长达到11.8%,城市医药费用增长达到13.8%。

4月20日,省卫生厅对省部直12家医院8个单病种费用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令人不满意。有的单病种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比如产科平产达到3000元左右,剖腹产达5000元以上(只有一家非爱婴医院是3200元)。这个问题导致一些低收入群众看不上病、看不好病,导致群众医疗水平差距过大。

症结

部分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谈到我省看病难的现象,刘家望认为,主要表现在有些医院办院方向出现偏差。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指标增长和收入的增加。有的医院搞无序竞争,互相争抢病源,盲目扩大规模,盲目上高精尖设备,尤其是在缺乏技术支撑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器官移植、心血管介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高科技含量、高风险的新技术,既带来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隐患,又加剧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错位。

“增加项目,在缺乏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开展高风险的新技术,实质上就是为了多赚钱。少数医院不是将眼光放在医院长远发展上,而是盯住了老百姓的腰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疗专家愤慨地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院院长则说:“医院是公立医院,但政府投入确实不足,医院也要发展。”

难题

以药养医顽疾难除

我国公立医院的补偿方式基本由政府财政投入和医院自身收入两块构成。财政投入所占比例并不大,主体收入还要依靠医院自身。因为医疗服务价格长期偏低,故而大头还是来自药品的批零差价收入。国家规定,医院按批发价格购进药品后,西药可加价15%出售,中药加价25%~30%出售。售药收入归医院,并免征流转税和所得税。于是,“以药养医”之风渐起、日盛。

陈卫红认为,我省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同药品在医疗费所占比重过大,还有一些大型检查设备检查费用太高有关系。

一方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不合理,一方面按项目付费的支付制度极易诱导需求。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医院和医生惟有向患者转移经济压力。这导致了一些医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在给病人开处方时尽量开大处方,诱导病人不必要的消费。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我国的卫生总费用从1980年的143.2亿元急速上涨到2003年的6623.3亿元。但在这飞涨的卫生费用构成中,政府卫生支出从36.2%下降至17.2%,社会卫生支出从42.6%下降至27.3%,个人卫生支出却从21.2%剧增至55.5%,甚至在2001年一度达到60.0%。

措施

县以上医院必须降低医疗费用

政府投入不足,医院是提高医疗费用获得效益,还是从其他方面要效益?刘家望向全省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回答了这一问题:“我们要全面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按照这一指导思想,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医疗费用,力争县以上医院门诊人次费用和住院床日费用比上年下降5%以上,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省卫生厅助理巡视员刘君武表示,全面控制医疗费用是医院管理年的一项硬指标,各个医院要不折不扣地完成。

省卫生厅将对全省38家执行一类价格的医院实行监测报告制度,要求这些医院将门诊人次费用、住院床日费用和10个单病种费用的情况,每季度向省及市州物价、卫生主管部门报送,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在38家医院内部进行通报,每半年向社会公示一次。省卫生厅对乱收费的问题,一经查实,除向患者退还多收的金额外,还要向患者给予多收金额的等额补偿,省卫生厅将查处情况每季度向媒体公示一次。

THE END
1.用心用情用功呵护人民降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等问题 市卫健委党委副书记、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翟建军说,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路径、提供了遵循,也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https://paper.yanews.cn/yarb/20221025/html/content_20221025004001.htm
1.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中国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最近,胡先生因病...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中国百姓面临的实际问题。最近,胡先生因病住院花了5万多元。结果医保报销2万多,商业保险赔了7万多。他感叹道:“多亏买了商业保险,安心治疗不差钱,放心疗养没压力!”这表明 ①居民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②商业保险具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特征 ③保险可以避免居民在意...https://www.shuashuati.com/ti/9bb15f09527d4709adc934bf38cd1168.html?fm=bdc9e4ce6e4e14ddb81087d5093c97c874
2.看病难看病贵(精选十篇)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抓紧解决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又要依靠改革和发展,逐步解决政策性、体制性问题,逐步形成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5443py.html
3.我国看病不难也不贵是一种“中国式偏见”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3月2日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 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 https://m-mip.39.net/pf/mipso_806157.html
4.医改,明显缓解“看病难,看病贵”——中国青年网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明显缓解,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6.34岁,比2010年提高1.51岁,人民健康水平总体上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30%以下,为近20年来的最低水平。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1608/t20160810_8526354.htm
5.江西省人民政府图文实录医疗卫生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改的核心环节,也是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各方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省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今年7月下旬,国家卫健委专门在我省召开公立医院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总结推广江西在这方面的经验做法。下一步,我们要着力在“四个结合”上做文章,做...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19/9/26/art_5862_759045.html
6.深改三年:改革进入深水区啃的都是硬骨头从医药流通领域入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今天的中国,最大的民生痛点是什么?大数据告诉我们,看病难、看病贵首当其冲。医改不到位,医患矛盾就搞不定。医患关系紧张,一方面是因为以药养医,医生开大处方、搞过度检查;另一方面是因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大城市大医院扎堆,基层医院缺少好医生。那么出路是什么?一句话:恢复公立...http://china.chinadaily.com.cn/2017-01/01/content_27835533.htm
7.见习工作总结14篇九、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看病难或在其次,看病贵却是大问题。在医院每一天都得花费大约1500-20xx多元,没有医疗保险的病人根本住不起。记得8好病人,在医院住了好多天,可是始终是发热待查,最终病因还没有查出,因医药费太贵就出院了。6好床病人也是。最让我感触的**教授说的一句话,中国农村妇女的忍耐力是很强...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971519.html
8.护理心得体会(15篇)九、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看病难或在其次,看病贵却是大问题。在医院每天都得花费大约1500-20xx多元,没有医疗保险的病人根本住不起。记得8好病人,在医院住了好多天,可是始终是发热待查,最后病因还没有查出,因医药费太贵就出院了。6好床病人也是。最让我感触的**教授说的一句话,中国农村妇女的忍耐力是很强的...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4420649.html
9.医院调研报告(精选12篇)(二)控制医疗费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首要目标。明确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作为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机制。 (三)加大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支持公立医院新建项目,稳步化解公立医院债务,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确定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投入中的主导地位。力求公立医院...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150206110550_290671.html
10.看病难的实质是病人为获得治疗疾病信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费用...看病难的实质是病人为获得治疗疾病信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精力和费用,而最后得到的服务质量并不如意,医患矛盾和冲突由此产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在其标志卫生经济学诞生的划时代论文中指出,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医疗卫生所有特点产生的根源。他指出,正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信息成为医疗卫生中最重要的要素...https://www.shangxueba.com/jxjy/19C8F53D.html
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通用14篇)四、提高了医疗质量,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逐步缓解 中心采取了各项措施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是加强了中心的自身建设,继续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活动,真正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二是杜绝医药购销领域和商业贿赂行为,降低了药品价格。三是中心社区居民...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962728.html
12.啃下“硬骨头”,这些江苏经验叫响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关民生福祉,也是民心所向。作为全国率先进行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江苏省围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敢啃“硬骨头”的勇气,革新治理体系,在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同时创造多项“江苏经验”。 打通异地就医结算“堵点” 经过20多年医保改革,江苏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各类...https://news.xhby.net/js/yaowen/201910/t20191029_6384430.shtml
13.史璞:“医改”的主要问题误区与对策——顶端新闻既徒增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感知,也加剧了初级医疗机构的萎缩。 如果不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第一"原则,不纠正公立医院的"营利性组织"定位,不取消公立医院的"创收"机制机能,再多的政府投入也难以避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也难以消除"看病难"。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10DD7E147BF4B77BD679A379FC200
14.?李玲丨医疗改革:新中国经验VS市场化教训李玲:中国走到今天,在民生保障方面曾经走出一条适应国情、适应我们制度安排的路。但后来在民生领域盲目 “与国际接轨”,导致今天形成了“四座大山”——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住房难。 我们曾经笃信市场,以为市场真的能搞定一切,然而,市场却往往失灵,特别是在民生领域与社会建设上。现在仍有不少人依旧沉浸在市场...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20-01-05/139347.html
15.看病不求人,在中国为何这么难?——靠市场还是政府,中国国情说了算经过多年医改,我国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快速增长,医疗资源日益丰富,但看病挂号“一号难求”、住院“一床难求”的状况依然难以改观。我国看病求人的根源在于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仍然值得重视。 一、中国医疗体系的马太效应 ...https://essrc.fudan.edu.cn/info/1027/1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