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基层综合医改经验被中组部纳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提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公益一类财政补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模式被纳入2019年广东医改十大典型,并在全省推广;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工作成效被广州充分肯定,在推广农村“一元钱”看病现场会上作先进典型经验介绍。

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城大力推进健康增城和卫生强区建设,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让老百姓“病有所医”。

我区大力推进健康增城和卫生强区建设,图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

深化基层改革激发队伍活力

如何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质量,把患者留在基层就诊一直是医疗界的难题。早在2011年,增城启动医改工作,“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绩效工资制度”等系列改革措施相继落实,打破了以往的基层医院人员结构混乱、公益性不明显等发展困局。

但问题随之而来。由于此次改革方向侧重于“收权”,在改革过程中,也给基层医院带来了人手不足、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留不住病人等多种“改革不适症状”。

2015年1月起,增城率先在广州市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方案及6个配套文件。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收支,对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由财政足额预算。同时参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将收支结余部分全额返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按照“放手不撒手”的原则,以及适度“三个放权”(下放用人权、做事权、分配权),引导“三个自主”(院长自主用人、自主管理、自主分配),促进“三个提高”(提高院长管理主动性、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病人在基层就医的比例)的思路,从财政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绩效考核和绩效分配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经过多年探索,2021年,增城再次修订实施基本综合改革措施,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考核指标方案,进一步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成果明显。

一是病人往基层回流明显。与实施改革前相比,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增长了59.5%和40.0%。在良好政策的支持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受住新冠疫情的冲击,体现出发展的韧性,2021年同比2019年,门急诊人次上升4.1%,医疗收入增加17.5%。

三是满意度持续提升。与改革前相比,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费用增幅控制始终保持在物价增幅以下,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基层医务人员薪酬收入相比于改革前增长71.7%,大大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工和基层群众满意度呈逐年上升状态。2018年12月,市卫健委所做的基层机构服务状况公众评价中,增城排名第一。

四是专科建设取得成效。鼓励基层机构做强优势科室和特色业务,想方设法把病人留在基层。例如石滩镇中心卫生院积极拓宽五官科业务,仅五官科住院病人平均每天25人,与实施改革前相比,该院住院病人增长42.4%;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中医科作为特色科室,改建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成为市中医治未病服务示范单位,中医药处方占比达65%以上。

永宁街岗丰村卫生站乡医为小朋友测量体温

增城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控措施,图为医护人员为群众核酸采样

医联体成为分级诊疗有效载体

2015年,增城正式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随后,增城进一步探索医联体的细分模式。2018年7月,以区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成员,组建“1+15”模式的中医专科医联体。同年11月,依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建立由区妇幼保健院牵头,15所基层助产机构为成员单位的产儿科医联体。2019年3月,成立增城区影像诊断中心,与14间医联体成员单位建成远程影像诊断系统,DR、CT影像可通过远程影像诊断系统直接上传到(pacs系统),由区影像诊断中心的专家进行统一分析、诊断,共享医联体内优质资源,有效提高影像诊断的质量。

医联体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医院之间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信息等资源互通,提高资源配置利用效率,还有利于规范患者的药物使用。2019年4月,增城区卫健局印发《关于修改增城区医联体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常用药物目录的通知》,以慢性病为切入点,医联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联合遴选制定了全区医联体高血压病、糖尿病常用药物目录,实现医联体内药品衔接,满足医联体内下转患者的治疗需求,方便群众就医。

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民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2019年,增城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要求村卫生站的法人代表为卫生院院长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具体由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方签订协议,将村卫生站移交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一体化管理。

同时,明确各镇街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通过新改扩或租用的形式保障并无偿提供村卫生站业务用房,其中新建的村卫生站不少于100平方米,要有诊室、药房、治疗处置室、预防保健室、候诊室、资料宣传室、值班室、卫生间等至少8个独立设置的功能间。

统一的标识、统一的大小、统一的人员、统一的配备……如今,增城村卫生站干净明亮,各类药品、器械摆放整齐,标牌统一,室内的功能区划分合理。

移交镇村一体化管理后,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村卫生站的人员队伍、业务培训、医疗质量、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医疗废物、医保报销、财务管理、家庭医生服务等工作。

例如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下,乡村医生还需要通过规范化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承担起辖区居民基本公共卫生任务,为辖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如村民有身体不适,可以先到村级卫生站,如果病情严重,再由乡村医生联系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负责转入门诊、住院或上级医院。

增城推行“一元钱”看病模式

“一元钱”看病温暖群众心

近年来,增城认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把满足60余万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摆在首要位置,2020年更是将实施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制度纳入全区“十件民生实事”,采取“医保报销、区财政兜底”双叠加模式,报销补助患者一般诊疗费及药费,让村民只需支付“一元钱”,即可在一体化管理村卫生站看病,有效破解农村“看病贵、环境差、乡医少、药品缺”等普遍性难题,打通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元钱”看病并非只是减少费用,而是要让群众不仅少花钱,更要看好病。在全面推广“一元钱”看病制度的同时,增城加速提升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全面保障村卫生站用药安全。其中药品方面有了更安全可靠的指引——由增城区卫健局牵头,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在基本药物和医保药物目录的基础上,制定“一元钱看病”药品目录,各村卫生站根据各自用药情况,在目录中选取所需的药品,统一由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送,实行零差价销售,解决村卫生站药品不齐全、价格不统一等问题。

截至目前,增城符合条件的266个行政村已全部设立村卫生站,并且100%实施“一元钱看病”制度。村卫生站不再像以前“缺医少药”,基层村民看病更信任也更放心。据统计,自实施“一元钱”看病以来,已有42.76万名村民享受到“一元钱”看病实惠,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政府的温暖。

石滩镇元洲村卫生站

成立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

今年以来,增城不断健全完善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的组织体系,构建起高效运作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精准处置了新塘汇客酒店疫情和“0410”“0428”疫情。

同时,因地制宜探索规范建设和管理隔离场所长效机制试点,通过盘活闲置土地,率先启动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场所改造项目建设,为全区及周边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防控提供应急保障。

不仅如此,增城还成立区、镇、村(居)三级公共卫生委员会,形成“指挥高效、上下联动、密切协同、快速响应”的工作格局。

数说增城医疗情况

1.机构设置。全区设有医疗卫生机构706间,其中政府办医疗机构307间,民办医疗机构399间,包括三级医院7间、二级医院3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间、村卫生站266间。

2.床位设置。全区拥有床位5325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床位3.49张。

3.医疗服务。2021年全区医疗服务机构向社会提供门诊服务超950万人次。2022年1-8月提供门诊超657万人次。

4.近年来,增城政府投入超100亿元用于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同时,社会资本在增城投资近40亿元建设医疗机构。

THE END
1.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再难新农合可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再难 新农合可有效缓解 案例 家住下原镇的王宏成在2008年查出患有尿毒症,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几乎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因为王宏成符合申请大病救助的标准,王宏成的父亲来到市合管办办理了大病救助手续。现在,老王每个星期的一三五都要带王宏成到市中医院做血液...https://www.xyz.cn/discover/detail-xinnonghe-2149372.html
1.降河南行动典型经验案例南阳市:以“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作为典型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农村地区人口规模大、慢性病患病率高,不同程度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亟待发挥中医药优势,促进人民健康。聚焦实际,南阳市创新开展“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为城乡居民特别是“一老一少一残一优抚一低保”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防治...https://zyy.nanyang.gov.cn/2024/04-07/402679.html
2.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广东这样做!为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支持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广东省在全国范围内领先实现了全省统一的医保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目录,保障人民群众公平可及的医药服务需求。除此,广东还率先进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两年实现DRG/DIP(按病组/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全覆盖,遏制不合理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了管好、用好“救命钱...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517332
3.看病难看病贵(精选十篇)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也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尤其突出的是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弱势群体因“看病难、看病贵”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贫困和生命延续困难。“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解决,实现病有所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之一。以笔者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45443py.html
4.医院管理年自查报告(通用10篇)肠镜上午及下午进行检查,做好检查前清洁洗肠等工作。所有一切都要为病人着想,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到真心为病人服务崇高思想。 新设备16排螺旋ct已经开展半年多了,自开展以来,基本完善配合临床检查的需要,但仍未发挥16排螺旋ct全效检查功能,逐步把检查范围向广深方面发展,开拓新项目。虽然目前取得大量绩效,但仍然...https://www.ruiwen.com/zichabaogao/1881719.html
5.深化改革创新增进民生福祉无锡市医疗保障局奋力开创医保高质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无锡医保致力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改革创新和示范引领,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保障群众获得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坚持协同联动,持续深化DRG付费方式改革。持续推进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示范点城市建设,率先构建以DRG运行监测为...https://www.wxrb.com/doc/2023/12/27/326504.shtml
6.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韶关做了这些事情南方plus近年来,韶关市从人民群众的期盼出发,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等制度建设,打造与北部生态发展区核心城市相匹配的粤北医疗高地,全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经过不懈努力,韶关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获评2019年“国家基层卫生...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5/07/c3499471.html?group_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