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论述“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存在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空一行)摘要: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解决问题。本文在分析得出引起“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涉及基本医疗服务资源不足,医疗需求缺口激增医疗卫生体制缺陷,医疗保障不完善和医疗行业管理漏洞如以药养医,以检查费补医等诸多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措施为加大医疗事业的建设力度,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加强对医疗行业的监管,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行之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旨在最终顺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空一行)关键词:看病难

2、、看病贵以药养医以技养医医疗保险(空一行)(一、二级标题左侧顶格书写,三级及以下标题首行缩进两字符)一、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近年来,医疗服务费用增长异常迅速,198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143.2亿元,2010年达到19600亿元。与此同时,个人支出大幅递增,1980年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为14.51元。2010年达到1499元增长了99倍。而同时期的农村人均收入则由1980年的192.33元上升到5919元,增长了31.5倍。因此,医疗卫生费用增长过快成了广大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沉重负担。另外在医疗服务费用支出构成上则存在着药品与检查费用过大的问题。这导致了居民不愿到

4、机构缺乏稳定的财政经费保障,少数医院为保吃饭和建设而产生趋利行为;少数医生为避免医患纠纷而采取的“防卫性”治疗和大型设备的过度使用,增加了患者负担;药品流通领域问题突出等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反映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从表面上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个医疗服务问题,但实质上却是涉及到政府和社会以及医疗卫生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药品流通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成因复杂。二、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看病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不足、分布不合理。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其中还有不少资源水平不高,“僧多粥少”导致公众不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城市占

5、有80的医疗资源而农村只有20,因此,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尤为突出。(二)医疗需求缺口激增。据统计,自1990年到2009年的20年中,我国人口年均增加950万左右。人口增加就医的绝对量必然增加。老龄人口增多对医疗的刚性需求增加。我国从2000年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74亿,占总人口的12.8%。老年人体质弱,易病多病,尤以慢性病患者居多,对医疗的需求更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普遍富营养化,特别是青少年饮食以高热量食品居多,加上室外活动、体力劳动少,饮食起居不规律,导致体质下降,并引发一系列

6、并发症。发病率上升,进而就医率.增高。看病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以检查费补医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20世经80年代中期我国启动了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府不再增加对医疗机构的经济补偿。医院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办的医疗机构,为了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吸引患者,增加经济收益,纷纷筹资购买大型高档医疗设备,引进和开展高新医疗技术,扩展规模,改善环境。这些措施的采用使医疗成本也随之明显提高,高档设备和高新技术的成本投入较大,收费标准较高,患者的费用负担较重。医院的趋利性增强导致不规范行为增多,如增加医疗收费项目,多做检查,提高收费水平等。这些主、客观因素,造

8、人负担比重较低。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政府投入占医疗卫生总费用均在50%以上。而我国卫生医疗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7%,社会和单位支付了27%,个人负担占56%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公众看病主要靠自己付费,患病群众承受着经济和心理双种压力。并且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的投入还在逐年减少,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普遍生存困难,被迫自谋出路,结果造成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另一方面,监管机制不健全。医疗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医院的监管既缺乏相应的法规,又没有成立专业的执法队伍,使医疗机构的逐利行为和医疗服务方面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监管,多开检查,过度医

9、疗,诱导医疗,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等损害群众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一)加大医疗事业的建设力度1.要提高医疗保险覆盖面。在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并逐步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真正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这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主要是通过财政扶持乡村医院和社区卫生室的建设,使基层的医务人员能受到良好的全科医学培训。一方面可利用已有资源,实现大医院与乡村和社区建立联系,形成医生之间的互动,即大医院的医生要定期到乡村和社区医院进行服务,而乡村和社区

10、医院的医生也定期到大医院进行学习和再提高。另一方面,引进竞争机制,国家应当在财务和政策上支持中小医院的发展,加强中小医院的竞争力,让更多的人就地到中小医院看病。3.医疗服务市场化对医院进行彻底的企业制改革,真正实行企业管理,可以避免责任不清、管理混乱,可以减少行政事业单位较常见的浪费、形式主义、以权谋私、人情关系、庸才滥竽充数等问题,最终通过科学有效的企业化管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另一方面,国家给民间资本办.医疗卫生大力支持,并给予国有企业性医院同等的政策和地位,形成与国有企业性医院的有效市场竞争。只有通过民间雄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才能彻底改变现有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滞

11、后,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垄断现状。(二)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以技养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正是以药养医政策导致医务人员开贵药乱开药、乱检查,获取药品回扣、器检抽成,直接导致病难、看病贵。实行以技养医这是一个对社会进步、对行业发展、对提高医生专业技能、对提高疗人员待遇都有益的方法。按照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可以自动调节供需关系的原理,门诊只需在医生挂号费上调节。一般凡是挂号多的医生,说明其或者医术高明,或者用药合理,或者医德良好,或者兼而有之,挂号费可以不断提高,直至供需平衡,挂号费收入由单位和医生个人按一定比例分成;其他住院、手术等也采取类似的明码标价的以技养医措施。这样医院有收入,

THE END
1.“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医疗管理)就我国现状来说,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大医院看病难、小医院没人看”、“农村看病难、城市看病贵”等说法。同时从长远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看病难、看病贵”将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努力解决的问题。 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http://www.100md.com/html/200712/1251/1993.htm
2.如何认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的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婴儿死亡率,三是孕产妇死亡率。从这三大指标来看,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但也要看到,目前医疗服务体系还不适应群众的健康要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群众反映也比较强烈。那么,其症结究竟在什...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9/15/content_1511311.htm
3.医生招聘常见面试题及答案参考但是遇上一些由于某些原因对医院工作不理解的偏激的病患,我们则应运用一些沟通技巧,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九、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你如何看待?百姓看病有两个问题:① 看病难原因: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资源远离以人为本,医院分布严重“两极化”,资源配置严重“重城轻乡”。② 看病贵...https://www.51test.net/show/3662735.html
4.关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调研报告为破解这一难题,逐步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难、贵的问题,切实减轻广大群众医疗负担,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局党组深入到镇乡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访问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对我县群众看病就医的现状进行了认真了解,分析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对策。现就如何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http://www.fanwy.cn/1w/198/394452.htm
5.医改系列之三人文素养医学人文及7年前医院的人性化我想类似的情况应该是普遍的。对专科的特殊药品执行这样的死规定可能是合理的,但对常用药品或者电脑有案可查的老病人就不该规定太死,否则不但不方便病人也给医院自己制造麻烦、加重看病贵看病难。 1965年甚至文革结束以前,医院门诊一直有转科的制度,那就是对该次就诊情况密切相关的共存问题又需要及时解决的,可以即时...https://www.jianshu.com/p/c5ece9c84df0
1.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精选9篇)篇3: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看病难、看病贵是我国社会的热点, 同时这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据卫生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 连续八年来, 我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 不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 而且大大高于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和物价上涨指数, 导致群众用药负担沉重。群众反映说“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nq4fx.html
2.看病难看病贵的提案6篇(全文)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象,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 但是近几年我们国家正逐步实施了一些政策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 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 使东部和西部的卫生资源以及城镇之间的更加的合理。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r4lvw0q.html
3.浅谈新时期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浅谈新时期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改革,医疗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医疗问题的最突出特点,一直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本文对我国"...https://wap.cnki.net/huiyi-KJQY201606007216.html
4.深入剖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优医迈医事热点11、药品和卫生材料价格虚高,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院是矛盾的集聚地,而不是问题的发源地。过分责难医院,或只要求医院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不恰当的。要正确理解“看病难、看病贵”成因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欠发达人民不富裕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3608
5.“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原因和对策13路璐;张利娜;浅谈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解决对策[J];河北企业;2014年03期 14林仲源;“看病难、看病贵”现象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07期 15项志英;余小锋;儿科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03期 ...https://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FJWJ200512001036.htm
6.卫生部部长***:六大原因导致看病贵看病难心情驿站卫生部部长***:六大原因导致看病贵看病难 在今天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报告会”上,卫生部部长***表示,当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长期积累造成的,而要解决现在的医患矛盾也不https://3g.dxy.cn/bbs/topic/5557030
7.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持续探过度医疗根源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现象持续 探究过度医疗根源 在家门口就能医好病,这是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在大多数农村和社区医院,却普遍存在看不上病、看不好病的状况,百姓只能往大城市的大医院跑。而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繁杂而昂贵,往往超过患者的基本需求,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现象长期持续。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1/04/id/447294.shtml
8.农村医疗调查报告(通用12篇)因病而贫,贫病交加,更是我县农民绕不开的怪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正在探索的新型农村保障体系,是一项旨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但同时也是一项十分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务必要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https://www.ruiwen.com/gongwen/diaochabaogao/513376.html
9.史璞:“医改”的主要问题误区与对策——顶端新闻如果不坚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第一"原则,不纠正公立医院的"营利性组织"定位,不取消公立医院的"创收"机制机能,再多的政府投入也难以避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也难以消除"看病难"。 误区十一:误认为"药品滥用及药品价格失控"是"看病贵"的主要原因 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10DD7E147BF4B77BD679A379FC200
10.综述破题看病难看病贵:五年公立医院改革带来了什么?界面...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困扰我国居民就医的难题,这曾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政府文件。2009年国务院发文明确将“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纳入新医改目标。作为新医改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公立医院改革也随之同步推开试点。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教授指出,过去一个时期,我国公立医院的主要问题在于:...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685343.html
11.看病难看病贵根本原因是什么?降频道看病难看病贵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十二、国家每年收3万多亿,教育投入全球最低,医疗投入全球最低,还发动媒体煽动医患矛盾,而每年的行政开支绝对是世界之最。这样矛盾转移,老百姓就只对老师、医生有意见,对政府贪官就没意见,这个制度根本就不动,放再多的卫星也没有用,总是这样画饼充饥有意义吗?所有的承诺都是将来时...https://health.ifeng.com/news/news/detail_2010_07/08/1740106_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