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来看病,医生如何规避风险?建议人手一份医患关系医生规避风险建议

最后,告知医生朋友们,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一定要有一颗沉着冷静的心,不为外界各种关系情感所影响,专心看病。

熟人来看病,医生如何规避风险?建议人手一份

看病有熟人,确实能让患者在潜意识里感到安心踏实,可是从医生角度来考虑,看病找熟人真的各有利弊。

大家一般认为,熟人看病的情况多发生在大医院,但其实,卫生室、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面对的患者可能就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邻里街坊的朋友。面临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拒绝给熟人看病由于种种原因显得极为艰难,对医护来说,掌握如何规避熟人看病可能带来风险的方法,则显得更加现实而有效。

因为患者是熟人,医护有时会不自觉地忽略一些必要的医疗程序,增加医疗风险。

下面将熟人看病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风险进行总结,且听有多年从医经验的专家点评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一、不挂号=未建立医患关系?

医疗机构组织管理

绝大多数熟人看病都没有挂号,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认为这是医生的个人行为,并没有和医疗机构建立医患关系。

警示:患者是否挂号并不影响医患关系的建立。即使患者没有挂号,但医生实施了针对性的医疗行为,就应该认为建立了医患关系。

支招:挂号只是形式,实施的诊疗行为是否正确才是实质。出现医疗差错,无论患者是否挂号,医疗机构都要承担责任。

支招:指导家属简单的救治知识,稳定患方情绪,告知其联系最近的医院就医。

三、评估病情不妨交给第三方

一项对医生群体的调查显示,医生给熟人看病不是轻易忽视,就是重视过度。总之,他们总是不能够做到冷静地分析病情。另外,问诊不详细,掌握病情不全面,也会影响对病情的评估。

警示:小病不治,大病忽视,延误病情后果更严重。

四、诊断治疗要一视同仁

先进的医疗技术可以辅助医生更好地查找病因、下诊断,合适的药物可以让患者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找熟人看病,没有按正规程序做检查就给开了药,看似省钱,却留下病情诊断不明的隐患。

警示:判断病情不准,治疗效果“打折”。

支招:诊断治疗要一视同仁,不开大处方,不“简化”程序。无论是不是熟人,患者就医的目的都是为了治病而不是计算如何省钱。

五、知情同意告知不到位=埋隐患

医生履行告知义务是患者实现选择权的前提。患者是否决定接受治疗或手术,会有哪些风险,都需要通过医生的告知达成。

警示:面对熟人,医生往往容易省去“可能发生……并发症”的警示性告知。术后或治疗后,即使发生正常的并发症,因熟人事先“不知道”,容易引发患者不满或医疗纠纷。

支招:患者有权知道医生将对自己的身体做什么,会有哪些风险,即使是熟人也和普通患者有一样的诉求。所以,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人都要履行告知。临床医生不妨利用熟人间的彼此了解,采用更加温和和个体化的方式进行。

六、无病历或病历记录不完整是硬伤

病历记录是医生开展何种诊疗最直接的证据,其重要作用已毋庸置疑,但同时也是熟人看病最容易忽视的。

警示:没有病历记录,出现医疗纠纷,无论是在《侵权责任法》实施前或后,都可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承担责任。

支招:是否书写病历,由医生把握。患者很多时候并不理解医生口中的专业术语,对医生如何用药,疾病有哪些注意事项的交代往往“记不住”或“记不清”。病历的详细记载有利于患者知晓病情和接受后续治疗,也省去医生不断接受熟人询问的麻烦,同时也是医生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七、规避超范围行医是负责

无论内、外、妇、儿或医学中更细的分科,在绝大多数患者心中,都统统简化为“医生”,而“医生”的特点就是什么病都懂。

警示:即使是心血管外科的权威,也未必能做好一台阑尾手术。

医生承托为人看病对医生本人来说存在负面作用:患者在托人看病过程中往往省略了若干正常诊疗流程,使医生无法正常安排常规诊疗工作,打破了医生的正常工作秩序;医生在此过程中出于对受托人和患者的特殊考虑,自身的诊疗习惯和诊疗自主性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使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可能被削弱。

托人看病有违社会公平原则,托人看病又使许多患者看病更加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那些正常排队的人,他们也都是病人。熟人相托加塞看病,让其他病人延后,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为了避免纠纷发生,要求专家不论什么熟人介绍来的,都要“排在正常挂号患者的后面,不影响已经挂号的人就诊”。有的加号病人理解,碰上不理解的,看完病后还给熟人埋怨说医生不照顾。这也要求所托之人做好解释。

熟人就诊,明确按正常流程进行挂号就诊,首先可以保证自己的权益,同时尊重医生的劳动价值,也尊重其他同样就诊的患者。熟人,帮,需要帮到点。

最后,告知医生朋友们,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一定要有一颗沉着冷静的心,不为外界各种关系情感所影响,专心看病。毕竟不管过程如何,看好病的结果最重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依法审理医疗纠纷案件,多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方强烈要求适用“一元化”,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为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主要依据,避免出现构成医疗事故的赔偿少,不构成医疗事故的赔偿多的怪现象。患方则认为,应适用《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作为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依据,因医疗纠纷案件也是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一...https://www.zscourt.gov.cn/flsw/llyj/content/18335/73916.html
1.如何避免医疗纠纷?骨科医生避坑指南!德医学院如何避免医疗纠纷?骨科医生避坑指南! 骨科医疗纠纷一直高居各科室医疗纠纷的榜首,是所有临床科室中发生医疗纠纷较高的科室。在北京市市级医疗事故鉴定案例中,外科系统医疗鉴定占总鉴定的近50%,骨科占外科系统医疗纠纷的50%。由此可见骨科医疗纠纷的高发程度,但是尽管其纠纷多,但骨科医疗事故率仅为17.24%,远远低于平均事...https://deyixueyuan.com/info/219
2.作为医生如何避免医患纠纷作为医生如何避免医患纠纷 导读:避免医患纠纷医生们要严格按照医院定下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在操作的时候也把相关的操作技术一步一步的全面记录下来,对医患人员的检查结果要仔细检查,确保无误。只有自己做的足够充分,别人猜没有可乘的机会,这样可以减少纠纷。https://www.64365.com/zs/1074075.aspx
3.医生如何避免医疗纠纷医疗纠纷是目前医患关系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医生也是面对了医疗纠纷的关系,给自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影响到了自己的权益。为此要能够清楚规避它的方法,医生避免医疗纠纷的方法有哪些?华律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医生如何避免医疗纠纷 一、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二、增强时间观念 三、相关技术操作记录要全面 ...https://www.66law.cn/laws/453891.aspx
4.医疗纠纷总结(通用10篇)并从强化医院、科室管理入手,通过大量具体的案例及本院近期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分析医疗纠纷的现状和产生原因,指出医疗事故(纠纷)的具体表现、防范与处理和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和适用法律等。结合具体案例强调了容易发生医疗纠风原因: 1、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疏忽大意:医生态度生硬或冷淡,引起...https://www.ruiwen.com/zongjie/3264553.html
5.医疗纠纷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这一点在无医疗纠纷案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医疗过程进行规范和约束,能够有效地避免纠纷的发生。双方都在合同约束下,有了清晰的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这种法律意识对于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生应时刻保持法律意识,遵守医疗法律法规,以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5165666.html
6.医患沟通技巧15篇[通用]此外,目前我国医疗领域,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纠纷急剧增多。对诸多案例的分析表明,相当比例的医患纠纷,甚至医疗诉讼,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医生医疗水平低下,而是因为沟通不畅,医患之间对于病情和治疗方案存在着深深的误解。因此,加强医患沟通是避免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途径。 https://www.jy135.com/zhichang/2313119.html
7.医疗纠纷风险防范怎么做?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医院和医生进行患者的治疗,但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也是需要提高整体的医疗纠纷风险防范的意识,预防风险将风险降到最低,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那么医疗纠纷风险防范要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防范对策有哪些? 1、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https://www.lawpa.cn/changshi/873386.html
8.教您识别医疗纠纷高危人群+31招防身之法当前,医疗纠纷、暴利伤医事件频频发生,为保障医务人员安全,我们特制作一张表提醒各医务人员识别医疗纠纷的高危人群。如果存在其中一条,应引起重视,做好患者沟通、管理工作;如果具备三条以上,不仅做好沟通、管理工作,还要通告全科做好防范。 识别医疗纠纷高危人群: 如果存在其中一条,应引起重视,做好患者沟通、管理工作...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f1f230899f4
9.依法处置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闹不赔,一闹就赔,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现实情况中,80%以上的患者及家属的观念扭曲,在出现医疗纠纷之后,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将“闹”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认为走法律途径不仅慢,而且最后法院判决不能达到其期待的数额,而利用“医闹”来解决问题,不仅快捷,而且有利可图。大多数情况下,尽管医院及医生...https://www.gdzgd.cn/czyz/jyxc/content/post_16555.html
10.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通用10篇)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医疗纠纷的复杂性。病案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的真实记录,当发生纠纷时,它又是出具医疗鉴定和调解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依据。 4、转变服务观念 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和医务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 https://www.cnfla.com/gongzuozongjie/298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