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李杨诗宇姜玉函魏良炜
“医生告诉我,一个治疗周期要花费上万元,且只能帮‘月饼’尽量先缓解猫传腹带来的病痛,没有特效药,需要等待。但我不甘心,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没办法说服自己放弃。”
左左最后一次看到“月饼”时,她同往常一样向它道了晚安。月饼是左左的第一只小猫,被查出猫传腹后治疗不到3个月,在尚未升起太阳的清晨,悄悄地回到了喵星。
△受访者供图:猫咪“月饼”
治疗价格高昂,治疗技术、药物短缺,左左与月饼的故事也是不少“铲屎官”正在经历的。
社交平台、宠物社群,“宠物看病贵”的吐槽帖层层叠叠。数不清的帖子下,有人为了爱宠看病花费数万元什么也没检查出来;也有人节衣缩食也无力承担治疗费用,只能忍痛放弃。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宠物看病贵以55%的比例碾压带宠物出门和宠物商品质量问题,成为了“铲屎官”们的最大痛点。
宠物看病的那些事儿
“宠物诊疗的成本本身比较高”
自负盈亏的宠物医疗机构,
真没有那么暴利
一套完善、成熟的宠物医疗还要多远?
明确!
北京等20城加强诊疗服务价格监管
民小生注意到,2022年10月,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部分城市集中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国务院官网截图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涉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以及沈阳、长春、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东莞、成都、西安等20个动物诊疗机构数量超过200家的城市,将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宠物诊疗监管协作机制,提升宠物诊疗规范化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有效防范风险、有力维护市场秩序的动态监管模式,完善科学定价、价格合理、明码标价的价格管理制度。重点任务包括,加强诊疗服务价格监管。重点检查宠物诊疗机构是否存在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外加价,以虚假折扣、无依据价格比较、低标高结等方式实施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