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极度高体温导致的一个危及生命的状态。
机体散热能力不足以应对代谢、运动、环境因素带来的热量时就会出现中暑。
特征:核心体温高于40℃,且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精神错乱、抽搐、或昏迷),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不全。
在高温高湿度的季节尤为频发。在犬中比较多见。
核心体温越高,后果越严重!
核心体温>41℃:永久性脑损伤
核心体温>43℃:可导致严重的器官损伤以及显著升高的死亡率
核心体温>49~50℃并维持五分钟:所有的细胞结构都有可能会被破坏且会出现细胞坏死。
病史:
中暑的动物往往刚剧烈运动完、或刚处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之中。
临床症状:
2、神经学异常可能包括共济失调、皮质盲、癫痫、以及昏迷。
3、黏膜、耳廓、剃了毛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瘀斑或紫斑。在就诊时或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血性腹泻。
治疗中暑的主要方法:
快速的蒸发散热、补充血容量来优化心血管支持、以及治疗继发的并发症(如,休克、低血糖、DIC、ARDS、以及肾脏衰竭)。
正确合理地降温:
有效的散热,需要迅速地将热量从机体核心转移到外周血管、再从外周血管转移到外部环境。
给动物喷冷水并用风扇吹是一个很有效的降温方法,利用了蒸发、传导、以及对流散热。
不应使用冰水浴的方法来降温,因为过低的温度会导致严重的皮肤血管收缩、从而使得血液无法运送到皮肤,导致毛细血管栓塞,使得核心温度无法降低,并可促进DIC的形成。
冰块也会导致动物颤抖产热,而且与冰块直接接触会使得动物极度不舒服并不配合医疗操作,冰水浴还可使得常规的监测以及心肺复苏操作难以进行。
为了预防低体温的形成,在动物核心体温降到39.7~40℃时就应该停止积极的降温措施。
预后不良:
一项研究中,中暑死亡通常在就诊的24小时之内发生,而48小时后还存活的犬最终全部都存活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