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学研究巨著——《中国动物志》系列出版物
姜楠陶冶
《中国动物志》是国家动物资源总汇;是为摸清我国动物资源家底,由几代动物学家共同完成的、跨世纪的动物资源研究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动物分类学研究成果的集大成;是国内外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涉及类群最多、成果最突出的动物科学权威性系列专著。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国动物志》系列出版物已经开始酝酿。1951年8月,中国动物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做出了编辑出版《中国动物图谱》的决定,1956年国务院将《中国动物志》系列专著的编研列入“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随后中国科学院决定组织全国最优秀的动物科学家团队,编辑出版《中国经济昆虫志》和《中国经济动物志》。早期《中国动物志》系列出版物的陆续出版,为《中国动物志》的编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2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1963年,中国科学院将“中国动物志的编研”列为院重点科研项目,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性的动物资源调查和一大批地方动物志的出版,此后陆续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科技部的资助。
1958年,张春霖和施白南所著《中国动物图谱》(鱼类第三册)率先出版;1959年,第一册《中国经济昆虫志》(鞘翅目天牛科,陈世骧等著)问世;1960年,第一册《中国经济动物志》(寄生蠕虫,吴淑卿等著)出版见书。1978年,第一卷《中国动物志》(鸟纲第四卷鸡形目,郑作新等著)首先出版,随后在1979年《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二卷雁形目》(郑作新等著)、《中国动物志甲壳纲淡水枝角类》(蒋燮治和堵南山著)和《中国动物志甲壳纲淡水桡足类》(沈嘉瑞等著)相继问世。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成立伊始,即与科学出版社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开展了持续而良好的合作。截止2024年7月,科学出版社共出版《中国动物志》173卷,《中国动物图谱》27册,《中国经济昆虫志》55册,《中国经济动物志》11卷。
几十年来,《中国动物志》的编研团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包括百余家单位数百位动物学家的研究队伍。在挂靠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领导下,经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的精心组织以及全体编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动物志》以丰富翔实的文献和标本资料为支撑,采用最新的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动物物种分类学问题、考订中名和拉丁学名、发现和描述物种;建立符合自然历史规律的分类系统、探讨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全面系统地编制各分类阶元的检索表;研究各类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及资源状况等问题,成功打造出品牌效应,口碑俱佳。
值此科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之际,祝愿科学出版社继续做大做强,为科技基础研究成果发布持续发挥引领作用。谨此表示衷心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