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和行业的肯定是对我过去努力的肯定和鼓励,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然后一直向前向上看。
——许超
本期嘉宾
许超
北京恒爱动物医院世纪城分院外科医师
北京小动物诊疗行业协会骨外科分会副会长
AOVET活跃会员,欧洲兽医骨科创伤与骨科协会会员。2011年获得沈阳农业大学学学位,主修动物医学,后取得中国农业学兽医教学医院硕士学位。
培训经历:2017.3,AOVET动物折管理原则,中国,港;2017.6Trakr-ESF&TPLO,锡;2017.8AOVET级动物折管理,澳利亚,悉尼;2018.8KYON全髋关节置换术结业,上海;2018.9世界兽医科会,班,巴塞罗那;2018.10Trakr-动物畸形矫正原则,连;2019.9AOVET师-运动创伤及医疗,美国,凤凰城;2019.12AOVET师-科矫形具有争议的话题,瑞,达沃斯;2020.12AOVET师-关节疾病-旧谜题VS新事实,瑞,达沃斯(线上)。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如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非常重要,许超医生的恩师潘庆山老师常跟他们说,要学会给自己定位。
许超医生认为,想把自身的定位做好确实是件很难的事,工作多年至今他仍在不断的探索。
他人和社会对你的肯定都是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方式,无论是“骨科专家”也好,集团内部评出的“主任医师也好”,还有各种业内给予的奖项也好,对他而言,都有些“空”。
他不是很在意这些头衔,在简历里也很少提及,甚至客户对他的实时评价“许超医生看的非常好”,他也常常置之一笑,虽然心里听着很开心,但是他更在意的是,这个病例是否在复查时真的痊愈,治疗后能够完全恢复健康,只有这样他才相信自己是真的把这个病例看的很好。
01
耳濡目染择动物医学
许超医生小时候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村里,那时候还是一个城中村,村民之间相处融洽,村子里养着各种小动物,所以他从小对小动物都算比较喜爱,除了狗。
之所以不喜欢狗狗,主要是因为害怕,在他五岁的时候曾被邻居家的大型犬扑倒过,在初中时也曾被京巴犬咬伤,那时候的他甚至对犬只产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从小学到高中,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前往中国农业大学玩耍,农大的哥哥姐姐老师还有食堂的工作人员,对待这些小朋友都非常友好,他们不仅能和大哥哥们一起打球,还能去食堂蹭吃蹭喝,可以说许超见证了中国农业大学多年的改变,农业大学也见证了许超的成长。
2006年,许超参加高考,多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耳濡目染的他,也想报考动物医学专业。考虑到自己的分数,报考时他第一志愿填报了沈阳农业大学,成绩出来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分数是完全能够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也很遗憾当时的自己为什么没有拼一把。
人生难免有遗憾的事,但是俗话说得好,人生有失必有得。来到沈阳农业大学后,他也度过了非常充实且有趣的五年大学生活。
“从大一开始我的目标就基本上已经定了下来,毕业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所以从大二暑假开始我一回到北京就会前往动物医院实习。
大学期间我基本什么活儿都干,包括解剖动物,跟着老师看猪病、马病、羊病,畜禽病。给羊做血检,给猪做尸检等等。
南方城市做剖检容易腐败,在沈阳冬天天气寒冷,猪的尸体运过来后就已经冻得硬梆梆了,所以我们得等化冻之后才能进行操作。
那时候做的多了,熟练了,老师也特别愿意叫我们几个,比如给羊采血对专业度是有一定要求的,既要求速度也要求质量,所以有这些活老师会优先叫我们去,那时候一上午我们三个人就能采到50只羊的血样。
当时还很青涩,被老师叫去干活还很骄傲开心,虽然没有一毛钱,只管一顿午饭,但觉得特别充实。
大学班级里至少有一大半是农村的孩子,当时有人说大城市里的孩子娇生惯养,肯定不敢上手。许超暗暗给自己鼓劲,在捉羊时,解剖大动物时,别人害怕的不敢上前,他总是那个冲在前头的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2007年暑假,许超回到北京,陆续尝试去过几个动物医院实习,最后他留在了当时的城北动物医院,因为这个医院有人带,有人情味。
家住海淀区的许超每天要骑行20公里,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中午在医院和大家一起煮饭吃,虽然辛苦,但是这样的实习生活,他足足坚持了六个长假。
从小对狗狗充满恐惧的他,在选择了动物医学专业,逐渐走上临床后之后,这种恐惧就慢慢消失了。
“选择这个行业后,算是被迫要接触很多动物,然后我对狗狗的恐惧状态就渐渐改变了,我意识到以后狗狗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刚开始上临床前我还很难理解很多人和宠物非常亲密的状态,那时我的思想还比较传统,觉得人和狗应该有所区别。
后来我自己也养了狗狗后才意识到,宠物可以是家庭成员,你可以把他们当孩子,可以抱着他睡,可以亲他,也可以跟他玩儿,也可以教育他等等,总之,思维改变之后,我不仅不害怕了,反而想要亲近他们。”
02
骨科要遵循“循规蹈矩”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大学毕业后,许超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潘庆山老师,他决定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兽医教学医院继续实习深造,跟着潘老师深入学习骨科专科。
在农实习的第一年,许超主要跟诊潘老师。另外他还会在周末两天跟着在化验室工作,化验室的工作基本掌握后,他开始前往处置室,做一些处理外伤,导尿等基础外科操作。
2012年9月,潘老师创办的北京恒爱动物医院开业后,许超前往该医院负责化验室和影像方面的工作。
随着医院走上正轨,许超也慢慢开始接手全科外科方面的工作,跟随薛琴老师和陈宏武大夫一起做手术。
潘庆山老师在许超医生的职业成长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潘老师不仅教会他“严谨”的工作态度,还教会他如何做人,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
“能影响我们人生轨迹的点在于我们做人原则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在自我总结时,我意识到老师不可能把所有的技能知识点都一点不差的教给我们,但是只要你遵循一些基础原则,把自己的'基础逻辑'确定后,后续的学习就轻松许多。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只要自己足够勤快,愿意学习,医术肯定会逐渐提升。
我父母亲教育我的方式是管控,比较严格,不知如何放手让我自己去闯荡。但是潘老师在这方面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他给予我足够的信任,给我足够的空间,让我的内心逐渐稳定。
潘老师的教育方式对我后续独立思考,成家立业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2019年,北京恒爱动物医院世纪城分院成立,许超医生开始在分院担任外科医师,主要做接诊骨科专科。
他表示在骨科专科上,他擅长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及手术。
“坦白说,在动手实操上,比我有天赋,比我强的人有很多,有时候他们做一两次的手术要比我做了三四次效果还强,我需要多次练习,重复训练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术,才能让自己的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我在原则和计划上的把握让自己更有优势。
一旦你制定了最合适的手术方案,只需在手术过程中按照计划实施即可,而骨科手术时长是短了十分钟还是长了半个小时,结局差距并不是很大。”
许超医生认为,在外科或骨科手术时最重要的是要遵循专科的基础原则,在技术操作上遵循正规的方法,但这些基础原则,不是按照我们的常识去评判对错的,并且有些原则是在不断改变的。
“比如在学校的时候,会被教育做外科手术前要把手刷的干干净净,恨不得刷掉一层皮。但是现在刷手这项操作已经被踢出教科书了,只需要在手术前中维持手部的清洁即可。
所以有些常识是不符合基础原则的,外科需要做对比,要清楚的知道我们原来的常识到底对还是错,要论证他到底合不合适。
当我们能够完全遵循这些正确的基础原则后,后续的工作其实相差不多。”
骨科专科基本原则非常多,稳定、无菌等等,之前很多原则都是靠经验丰富的医生去积累的,但是有些原则没有经过理论去验证。
“比如说开放性骨折,过去我们认为要在后6~8个小时内进行手术,但如果是车祸导致的骨折,动物出现气胸,在6~8个小时内进行手术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在动物稳定后,完全可以等24小时甚至72小时后再进行手术。
这样一来,在污染方面的风险并没有大太多,反而对于动物而言,麻醉风险和气胸等风险会降低很多。
很多在过去被奉为原则性必须遵守的规则,随着医学的进步有可能被逐渐推翻。所以首先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学科每天都在不断迭代进步,要保证自己永远保持学徒的心态,不断地虚心接受新知识。”
许超医生表示,这么多年工作下来,他也在不断思考,是否越先进越高级的技术对动物而言就越好呢?
有些客户会觉得用了非常新的技术,治愈了爱宠,会夸赞医生做的非常好。但是作为医生,他说他会时常反问自己,“我能不能做的更好,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处理?在和同行交流的过程中,是否虚心询问他们碰到了相同的病例后,会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如果再碰到相似的病例,我能否摆脱当时的局限性?”
许超医生说老师常常告诉他们,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只想着去学那些高大上的操作技术。在做这些之前,一定要把基础打好。能把自己的技术达到书本上的最新水平和状态,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就已经非常厉害了,能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在看到行业内专家老师掌握顶尖技术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积累的无数普通病例,要不断向他们看齐。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督促自己不停的去学习,不断去探索尝试新事物。
03
让自己永远处于求知状态
2017到2020年间,许超医生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骨科培训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国外的医生和他一样,操作技术看起来缺乏“天分”,但是头脑却是一点也不差。
在国内多数的毕业生想要走上临床诊疗还有很远的距离,要想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大部分需要靠自学,但是自学的强度是明显不够的。
“早期我会认为书本和临床是分开的,书上的知识点和临床并不一致。直到我参与国外的培训后发现,书籍上的内容就是临床上的工作内容,没有所谓的理论派和实践派之分。
在国内我们大学课本由于内容有限,在某个疾病的介绍上阐述的不够全面。一旦在临床上我们碰到非典型病例,就会让大家觉得书本离临床很远。
在这里我建议,在看书的时候要把书中提到的文献也都看一遍,这些文献会让你更全面的了解相应的知识,国内的书籍标注的参考文献相对较少,但是国外的很多书籍,参考文献就要近二百条。我们要认真看这些参考文献,会让自己得到不一样的启发。”
在参与国外的培训时,老师喜欢把所有的学员拉到同一水平线上。他们的教学方式不因学员的天赋好坏有所差异。
老师们认为,只要你记住该记住的重要知识点,在操作时尽量按照详细的规程去操作就可以。
像这样的学员还有很多,也许他们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是在某一个手术或疾病的诊疗上会有着比老师还要丰富的经验。
许超医生认为,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让自己多去参与一些优质的线下实操课程,除了能提高自己的眼界和诊疗技术,也能结识志同道合的同行友人。
他建议大家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尽量去参加国外课程,这样才能接收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另外他也建议国内的培训课程应该向国外学习,让学员们多参与交流讨论。
“最开始对运动损伤这块很不熟悉,因为这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行业,包括工作犬,赛犬、敏捷运动等等都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
这些参与比赛的狗狗,平时要进行跳杆、跨栏等运动,像跨栏,狗狗要在收到信号后,参与跨跳、快速拐弯、直线跳等一系列动作。
这些病例的主人在这个行业都非常专业,在某些方面他们也是我的老师,我该如何更好的为他们提供服务?虽然他们只占了我所有病例的一小部分,但是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从更专业的角度和他们沟通。
换个角度讲,他们也算是督促我们继续向前的动力,随着这种重复性损伤病例的增加,我发现在临床常遇见很多常规的运动损伤疾病都可以轻松解决。”
许超医生表示疫情过后会继续参加线下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短期内他也会继续在微创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另外北京恒爱动物医院在2023年2月底成为了中国兽医协会骨科(小动物)专科认证培训机构,作为骨科专科委员会的一员,许超医生也参与到骨科培训工作中来。
他也希望自己能把自己的经验反馈给行业,帮助更多医师提升骨科水平,为行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