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思维导图,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前言
一、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坚持反映时代要求
3.坚持科学论证
4.坚持继承发展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3.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
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2.更新了教学内容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4.增强了指导性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1
(一)课程性质/1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二)基本理念/2
1.注重体现物理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注重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4
(一)学科核心素养/4
1.物理观念
2.科学思维
3.科学探究
4.科学态度与责任
(二)课程目标/5
1.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3.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猜想与假设;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方案,使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并解释探究结果和变化趋势;具有交流的意愿与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
4.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了解物理研究和物理成果的应用应遵循道德规范,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三、课程结构8
(一)设计依据/7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
2.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合理设置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学科特点,设计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
(二)结构/8
1.必修课程3个模块,分别是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2.选择性必修课程3个模块,分别是选择性必修一、选择性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三
(三)学分与选课/10
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学完后可以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学完以后可以参加高等院校选拔的等级性考试
四、课程内容11
模块课程分类/11
必修一1.1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2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
必修二2.1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2.2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2.3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和相对论初步
必修三3.1静电场3.2电路及其应用3.3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3.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选择性必修一1.1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1.2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3光及其应用
选择性必修二2.1磁场2.2电磁感应及其应用2.3电磁振荡与电磁波2.4传感器
选择性必修三3.1固体、液体和气体3.2热力学定律3.3原子与原子核3.4波粒二象性
教学提示与学习要求/13
教学提示
必修一模块注重在机械运动情境下培养学生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模型建构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必修二模块通过实验及理论推导等方法,让学生理解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理解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必修三模块通过静电场、电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以及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场的物质性…
选择性必修一模块在学生初步形成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研究碰撞现象、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选择性必修二模块通过电磁学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关于电磁场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
选择性必修三模块通过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热力学定律、原子与原子核、波粒二象性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和物理模型建构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学习要求
能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物体的直线运动,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能认识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模型特征…
能用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物理量描述电场或磁场的性质。会用库仑定律分析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会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能从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的角度,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深化对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能用动量和机械能的知识分析和解释…
能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的内涵。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和电磁感应的问题。能描述电磁振荡的过程…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及特点。能用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些实际问题。能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说明光电效应现象…
五、学业质量45
(一)学业质量内涵/45
(二)学业质量水平/46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48
六、实施建议50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50
1.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2.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
3.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4.通过问题解决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教学建议
1.评价原则:目的明确、可信有效、全面深入、主体多元及方式多样、激励进步
2.评价任务设计:①制订评价目标②设计评价内容(物理核心素养)③制订评价指标
3.评价方式:①日常评价②阶段性测试
评价建议
(二)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60
1.测评与考试目的实施学业水平考试,是为了落实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促使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偏科;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促进高中、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2.命题建议用于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考查内容为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和全面性,反映学业质量水平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考查内容为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部分内容,要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
(三)教材编写建议/67
1.注重教材的育人功能。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落实物理课程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要求,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2.注重教材的科学性。无论是内容还是呈现方式皆应遵从科学性原则,不仅应准确反课程标准要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正确纳入物理实验,还应科学融入研究方法、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
4.注重教材的时代性。及时反映物理学的发展,反映物理学对社会进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反映物理技术应用对生产学对社会进步及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反映物理技术应用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反映物理学成果具有相对持久性、普适性、局生活带来的影响,反映物理学成果具有相对持久性、普适性、局限性及发展性等特点。限性及发展性等特点.
6.注重教材的特色与创新。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注重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根据学生需求等编写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教材。
(四)辅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71
1.信息技术应用教材编写应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教学案例、评价案例、国际比较成果等),还可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如在线讨论、讲课评课等)。…
(五)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72
3.开展课程研究,强化课程管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4.整合与利用;转变课程管理模式,倡导建立物理学科专用教室
5.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生实验能力发展
附录
附录1物理学科素养的水平划分/78
五级水平: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水平5
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以物理观念为例:水平1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观察自然现象,具有将物理学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水平2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解释--些自然现象,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水平3具有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水平4具有清晰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水平5具有清晰、系统的物理观念,能从物理学的视角正确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指导工作和生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