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述目前卵黄囊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2.基本病因卵黄囊瘤起源于原始的生殖细胞,但发生原因尚无定论。主流理论认为,在人体发育过程中,原始的生殖细胞需要迁移到性腺(指卵巢和睾丸)部位进行发育。但有些生殖细胞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没能正常迁移,而是停留在了颅内,并保持了比较原始的状态,有不断分裂增殖的能力,最终形成了生殖细胞瘤。但这一理论依然有待科研证据的支持。3.诱发因素研究表明,患有隐睾的孩子,患上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睾丸卵黄囊瘤)的几率比一般孩子要高。
1.总述儿童卵黄囊瘤如果能早期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根据美国的统计,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但由于卵黄囊瘤恶性度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迅速,容易复发及转移,生存率较低。影响预后的因素很多,一般包括临床分期、化疗药物反应性,以及治疗、随访的规范性等。2.后遗症对于性腺部位的肿瘤,可能会需要切除一侧性腺,可能对孩子的性征发育有一定影响。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需要注意定期监测正常侧的卵巢或睾丸,并且,对于低龄患儿,在孩子到达青春期后要注意检查性激素(即雌激素和睾酮)分泌,如果分泌不足,可以外源补充,以保证孩子的正常发育。铂类药物化疗对儿童有耳毒性,如果过量,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此外,如果患者接受了全脑全脊髓放疗,则会增加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对神经系统的照射可能造成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会影响注意力、记忆力和处理能力等,具体影响和放疗时的年龄及放疗剂量有关。放化疗还可能会增加第二肿瘤产生的风险。3.转移无性细胞瘤较容易累及淋巴结,大约有28%的病例(包括儿童和成人)会发生淋巴结转移。
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瘤,分为成熟畸胎瘤和未成熟畸胎瘤。
卵黄囊瘤
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高峰期在10-19岁,诊断的中位年龄为10-12岁。
大学生开学日去世捐角膜,他患的这种罕见肿瘤究竟是什么?
山东省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王景福的演讲视频,主题是:横纹肌肉瘤和生殖细胞肿瘤专题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