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2、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体重)、(坐高)、(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3、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4、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5、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6、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
答: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7、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第2课地球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你知道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
答:①带有桅杆的船在海面上远远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而离去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麦哲伦探险从西班牙出发往西行,最后船只顺利回到西班牙。
③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上地球是球体。
④日食时,太阳遮住的边缘是弧形的。
6、古希腊人提出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请你设计模拟实验研究证明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①实验材料:硬纸板、有桅杆的小纸船
②试验方法:1、把小纸船放在水平的硬纸板上,观察发现:不论什么时候都能看到纸船的全身。
2、把硬纸板折成弧形,让小船在上面行驶,观察发现,船在远处时只能看到桅杆的顶部,行驶到近处才能看到全身。
③实验结论:纸板呈弧形看到的现象和生活实际相符,说明海平面是弧形的。
7、说说古人对地球的认识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答:古时候,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古希腊人在观察到船行驶时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联想到海平面是弧形的,进而联想到整个地球是弧形的。
8、假如有一群外星人要来地球旅行,请你当导游,你会如何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地球呢?请把你的导游词写在下面。答:远方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是人类居住的星球,有人说地球像一个倒放的鸭梨,而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它更像一个标准的圆球,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1%。所以说,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
9、、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6、请你制作一个简易地球仪。
(1)制作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2)制作方法:1、在乒乓球上确定相对应的南北两极,然后在两极处钻出小
孔。
2、根据两极在乒乓球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若干经线和纬线。
3、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陆地和海洋。
4、安装地轴和支架,并适当倾斜(与桌面约呈66°角)摆放。
第4课地图
1、地图是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与地里有关的各种信息,正确的反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疆界等的分布状况,如实的表达地理特征的图。
2、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图例);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
3、知道课本第14页各种标志的作用。
4、读课本中的地图,说一说,你了解到关于青藏高原和长江流域的那些信息。
答: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北是昆仑山脉。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河,北源楚玛尔河。长江从西到东,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