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是第16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世界狂犬病日宣传主题是:同一个健康,零死亡。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其病死率高达100%。据统计,每年狂犬病会导致全球5.9万人死亡,相当于每9分钟世界上就有1人死于狂犬病。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关键在预防。
据介绍,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或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人得了狂犬病后主要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脑脊髓炎,发病后表现为极度神经兴奋乃至狂暴,以烦躁、怕风、恐水、畏光、痉挛抽搐为主,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人一旦发病,目前尚没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几乎100%死亡,病死率是所有传染病中最高的。“虽然也叫疯狗病,但狂犬病并非只有疯狗才能传播狂犬病病毒。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以感染狂犬病病毒,但在自然条件下,主要的易感动物是犬科、猫科、鼬科、浣熊科、啮齿类和翼手类动物等,以及某些家畜,包括狗、猫、狐狸、狼、豺、豹、浣熊、獴、鼬、蝙蝠等。全球有90%以上的狂犬病病例是由感染病毒的疯狗引起。我国的狂犬病病例中绝大部分为狗或猫引起,以狗最多。”专家解释。
据悉,9月28日也是路易·巴斯德逝世纪念日,这位法国化学和微生物学家于19世纪研发出首个可用于人类的狂犬病疫苗。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机构选定这一天,共同发起世界狂犬病日,是希望尽快使这一肆虐至少2500年的传染病成为历史。目前全球大约150个报告过狂犬病病例的国家或地区中,约一半已基本消灭狂犬病。但在我国,狂犬病仍是困扰公众的一个公共卫生威胁。
专家提醒,一旦被动物咬伤,不论动物是否家养,也不论动物是否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均须进行及时处理,不可存有任何侥幸心理。根据我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人被犬、猫等狂犬病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动物的,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并立即赶到当地的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门诊,由医生确定暴露分级,结合既往免疫情况进行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皮肤本身就有伤口,被猫、狗舔过,也有可能被传染,最好也去打疫苗。
专家呼吁,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可防可控。对犬类进行严格管理是控制发生狂犬病疫情的积极有效方法。
首先,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圈养好自己的宠物,尽量避免与猫、狗过于亲密接触,更不要让它舔到自己身上的伤口,以免被狂犬病病毒侵染。搞好宠物自身卫生,定期带宠物到兽医部门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外出要拴绳,给大型犬戴嘴套,防止宠物乱跑乱闹,吓到或伤及他人;及时清理宠物粪便,保护公共环境卫生。教育家中幼童科学地与宠物相处:不要故意刺激、惹怒宠物;接触完猫、狗后要记得洗手;如果孩子身上有伤口,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宠物。
其次,公众也要作好自身防护。不要接近陌生的狗,如果遇到陌生的狗冲你狂叫示威,不要和它的目光直接接触;不要骚扰正在进食、睡觉和保护幼崽的狗;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阻止两条正在互相撕咬的狗。走路时,要防止被流浪狗咬伤,不要招惹追逐。到农村或居民稀少地区,谨防被狗袭击咬伤。需要注意的是,被狗、猫咬玩的器物(如针、水果刀、叉子等)戳伤,也应同咬伤处理,并及时接种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