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男子欲望低下女子宫寒不孕女子阴冷
4.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多尿余沥不尽
5.久泄不止完谷不化
6.头晕耳鸣
肾阴虚:
1.失眠多梦
2.口干舌燥
3.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4.没有耐心
5.男子固涩能力低下女子崩漏经少或闭经
6.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综合肾阴虚和肾阳虚,那么肾虚的综合症状为:
1.腰膝酸软
2.倦怠乏力
3.健忘迟钝
4.齿摇发脱
不管是哪种肾虚,都会有腰膝酸软、腰痛的症状。适合肾虚型腰痛的中成药有下面几种:
1.六味地黄丸
2.桂附地黄丸
所治病证为肾阳虚证,是由于肾中阳气不足所致,故治疗上以温补肾阳为主。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3.左归丸
4.右归丸
右归丸与左归丸均出自明代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景岳根据《内经》“阴阳互根”、“阴阳互济”的理论,提出了“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一治疗肾阳虚或肾阴虚的基本法则。右归丸与左归丸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医认为,肾有二脏,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左属水主阴,右属火主阳。左归丸能补肾阴,使阴精得归其原,所以名左归丸;右归丸能补肾阳,使元阳(命火)得归其原,所以名右归丸。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左归丸、右归丸可以改善大脑对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抑制性调控作用,以延缓机体衰老。
右归丸
【药物组成】大熟地240克,山药(炒)、枸杞(微炒)、鹿角胶(炒)、菟丝子(制)、杜仲姜汁(炒)各120克,山茱萸(微炒)、当归各90克,肉桂、制附子各60克。
【用法用量】遵医嘱应用。一般用法是:将上药共研成末,水泛为丸,每服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次;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药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
【功能】补肾阳,益精血。
【主治】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表现为舌淡,苔薄白,脉沉迟。临床常见症状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衰无子,大便不实,小便自遗,下肢浮肿。
现代研究表明,右归丸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免疫机能作用,同时能促进造血机能。
临床报道用本方加减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如性功能障碍、慢性浅表性胃炎、坐骨神经痛、乳腺增生、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腰肌劳损、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注意事项】肾虚而有湿浊者不宜应用。
左归丸
【药物组成】大熟地240克,山药(炒)、枸杞、鹿角胶(炒)、菟丝子(制)、龟板(炒)各120克,山茱萸、川牛膝(酒洗蒸熟)各90克。
【用法用量】遵医嘱应用。一般用法是:上药共研成末,水泛为丸,每次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次;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药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
【功能】滋阴补肾。
【主治】主治肾精不足证。常见症状有腰酸腿软,遗精滑泻,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或数。
现代研究表明,用本方加减也可治疗多种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干燥综合征、习惯性便秘、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腰肌劳损、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性功能障碍、中风后遗症、2型糖尿病。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者慎用。
右归丸与左归丸都是治疗肾虚的常用中成药,只是二者主治证候不同。因此,治疗选药时并不是“男服左归丸,女服右归丸”,而是前者适用于肾阳虚,后者宜于肾阴虚。同样,此二方虽是流传已久的“经典名方”,但在使用时最好是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蚕蛾公补片
龟鹿二仙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20g,一日3次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用
肾宝合剂/糖浆
【注意】感冒发热期停服。
金水宝胶囊/片
见上述证候者。
益肾灵颗粒
添精补肾膏
强阳保肾丸
强肾片
龟鹿补肾丸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益气血,壮筋骨。用于肾阳虚所致的身体虚弱、精神疲乏、腰腿痠软、头晕目眩、精冷、性欲减退、小便夜多、健忘、失眠。
刺五加片/胶囊/颗粒
【功能与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