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鹿寨县平山镇榨油村20多位村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们种植的茨菇原本长势很好,可现在却突然变了模样,蔫儿吧唧的,这可让村民们寝食难安。
据了解,这些茨菇分别种在榨油村的古力屯、古椒屯、板陇屯,共有70多亩,是20多位村民在今年8月下旬种植的,目前正处在生长中期阶段。得知村民种植的茨菇出了问题,驻村工作队队员积极牵线搭桥,联系了鹿寨县农业农村局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为村民们种植的茨菇把脉问诊。
在详细听取了村民们对自家茨菇病害的描述,并认真查看了地里的茨菇后,农技专家很快就发现了病因,及时给村民们支招,让大伙儿吃下了“定心丸”。
鹿寨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覃喜强说:“目前病害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泡泡病,也就是黑粉病;第二个就是褐纹斑病,叶缘像被开水烫过似的变枯、枯干。这两样病就是选用吡唑醚菌酯和咪鲜胺来喷,七天喷一次,连续喷两次,就可以控制下去了。”
农技专家表示,在茨菇的生长中期,除了防治病害外,施肥也是关键,要施硫酸钾肥,才能保证菇多个大、圆润饱满、口感绵实、鲜甜无苦味,否则会影响茨菇的收成和品质。
鹿寨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覃喜强说:“茨菇已经进入生长的中期,进入结菇阶段,肥料一定要增施钾肥,一定要在霜降前施下去。”
据悉,茨菇产业是鹿寨县特色富民产业之一,全县的茨菇种植面积大约有3000亩,种植户为1500多户,亩产量达1500公斤,总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覃跃覃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