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iān]1.花木、水果等显现出萎缩:几天没浇水,叶子已经~了。
蔫烟
[niānyān]1.同“蔫菸”。
蔫淘
[niāntáo]俗语,地方方言。蔫,不声不响,悄悄;淘,淘气。蔫淘,不声不响的淘气。
蔫巴
[niānbā]1.枯萎。《人民文学》1977年第8期:“野菜已经蔫巴了,但样子可以看得出来。”
蔫坏
[niānhuài]不声不响的动坏心思、做坏事,在别人面前却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蔫食
[niānshí]不新鲜的食物。
蔫菸
[niānyān]衰败;枯萎。
枯蔫
[kūniān]犹枯萎。《花城》1981年第3期:“一个春天,我们忽然发现‘版纳红’攀枝花的幼林竟成片地枯蔫死去。”
蔫眯
[niānmī]不说话发声;偷偷地鸦雀无声。
蔫损
[niānsǔn]老北京方言。
蔫勒
[niānlē]方言,表示极不愿意,这是一种委婉的,表示拒绝的语气词。
打蔫
[dǎniān]1.植物失水萎缩。穆青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年夏天天旱,棉叶开始打蔫。”
蔫呼呼
[niānhūhū]状态词。形容人性子慢,做事不干脆利索。
蔫儿坏
[niānrhuài]指惯于暗中淘气或暗中使坏:这个人~,你要留神。
打蔫儿
[dǎniānr]1.植物枝叶萎缩下垂:高粱都旱得~了。
老蔫儿
[lǎoniānr]指不爽朗、不爱讲话、不善交际的人。
蔫土匪
[niāntǔfěi]地方方言。蔫,不声不响,悄悄;土匪,以半路抢劫、打家劫舍等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蔫土匪:不声不响的动坏心思、做坏事,在别人面前却是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蔫巴巴
[niānbābā]蔫这几天他显得蔫巴巴的,沉默寡言。
蔫不唧
[niānbujī]形容人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的样子:他这两天老那么~的,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
蔫头耷脑
[niāntóudānǎo]没精打采的样子。梁斌《红旗谱》二三:“李德才顺原路走回来,严志和还在那里蔫头耷脑地等着他。”《十月》1981年第5期:“就在金连城被他那严厉的爸爸数叨得蔫头耷脑、无言答对的时候,倒楣的谷老头一步迈进小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