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末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常态化防控措施,为了尽可能降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各级政府推出常态化核酸检测举措,民众积极配合,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也迅速催生了一批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据工商登记注册数据显示,过去3年来,以核酸检测业务为主的新成立的公司达到1.3万家。
这些新成立的核酸检测机构在常态化防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存在的核酸检测弄虚作假,核酸报告似是而非的问题频频出现。应该说核酸检测报告是及时预防、尽早发现、尽快分析传染链、迅速切断传染源的有效手段。但随着个别仅将重点放在盈利上的第三方机构的进入,核酸检测造假的问题开始频频出现,而核酸检测真正防控疫情的效能被弱化,因为造假,一些病毒传播链条未能尽早被发现,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
频频爆出的核酸造假问题
本网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因核酸造假被处理、立案调查、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就有11起之多。
2022年1月12日,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通报,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张某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实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当地公安部门对涉案嫌疑人张某东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年11月13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立案调查后通报,内蒙古赛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姜某因严重不负责任将信息错误录入,致使部分群众的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反馈为阳性,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当地公安部门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依法对内蒙古赛斯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署某及员工姜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核酸检测被玩出了“新花样”
核酸检测报告除了因造假问题引起公众的担忧,个别地方的个别机构甚至将核酸检测报告用在别的“地方”,玩出了“新花样”。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云南曲靖20万人被赋黄码,曲靖市政务热线证实了这个说法。曲靖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向来电者表示,“经过和曲靖疫情指挥部沟通,本月本次赋黄码人员约为20万,数据量大,涉及面广。”被赋黄码如何转为绿码?便民热线工作人员还称,完成5天5检后,健康码一般自动转绿,如果没有转绿,则需在曲靖通APP上申请转码,转绿之后才可正常出行。
曲靖真的有20万人存在密接或者无症状吗?便民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这次黄码人员过多,确实可能存在赋错码(的情况)。如果有依据证明自己没有去过曲靖,或者有依据证明自己没有去过有阳性人员去过的地方,没有时空交集或时空伴随,可以下载曲靖通APP申请转码,上传健康码、行程码并在备注栏填写‘从未到过曲靖被赋黄码’,申请转码。”
目前,关于曲靖20万人被赋黄码事件,当地有关部门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但这件事情发生后,一个新的词广泛流传,“时空伴随者”。
经查,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部长冯献彬,团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副部长张琳琳,擅自决定对部分村镇银行储户来郑赋红码,安排市委政法委维稳指导处处长赵勇,市大数据局科员、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健康码管理组组长陈冲,郑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耀环,对储户在郑扫码人员赋红码。据统计,共有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其中446人系入郑扫场所码被赋红码,871人系未在郑但通过扫他人发送的郑州场所码被赋红码。
让核酸检测发挥应有的作用
核酸检测造假乱象如果不能尽早遏制,将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非常严重的恶劣影响,同时也会让群众失去对这个检测报告的信任。因此对于造假行为务必严肃处理,让核酸检测报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