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案例的狗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陪伴主人走过了14个年头。突然有一天,主人发现狗狗的嘴巴旁有血流出来,一侧脸也有些肿大,就立刻带着自己狗狗来到了我院做检查。
来到医院后医生根据狗狗的情况安排了详细的临床检查。
血液检查结果:
RBC5.22M/UL(正常值为5.65-8.87)低
HCT34.0%(正常值为37.3-61.7)低
HGB11.4g/dL(正常值为13.1-20.5)低
RETIC-HGB20.1pg(正常值为22.3-29.6)低
MONO1.15K/uL(正常值为0.16-1.12)高
采样后医生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初步判定为黑色素瘤。跟主人协商后,进行了组织取样并送到了我院的病理室进行病理诊断。
标本名称:
口腔左侧肿块。形状不规则,破溃,大4*3*3cm,黏膜活检。
标本特征:
黑褐色结节两枚,共大1*0.5*0.5cm,质中。
镜下所见:
送检标本黏膜下见瘤组织呈密集增生的团块状,间质有纤维结缔组织分隔,部分浸润至肌间。部分黏膜下纤维结缔组织中可见散在的瘤细胞浸润,淋巴管及血管内可见肿瘤细胞。瘤细胞胞浆内见大量的褐色素,细胞为梭形,圆形及多边形,具有丰富的染色嗜酸性细胞质。细胞核呈异形增大,胞浆少,核浆比例失调,有一个或多个突出的核仁。可见较多的有丝分裂、病理性核分裂。
病理诊断:“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
如做手术切除前,需做CT扫描,检查是否出现远端转移,及对附近的淋巴结触诊/细针采样,确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可得知临床分期,此分期可更加确认动物的预后和制定治疗计划。恶性黑色素瘤对于化疗法反应不佳,而大范围的外科手术切除通常只使用在皮肤的肿瘤。界线良好的肿瘤可用放疗及大范围的外科切除,可助于提高存活率。
对于铲屎官来说,学会正确护理宠物的口腔卫生是很重要的,也要经常做口腔检查,这样狗狗才能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