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骗保千万的案件里,有多名检验人参与其中。
01
上百人“被住院”,这家医院47人被抓
日前,在公安部和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举办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的成果,以及部分欺诈骗保案件的细节——
四川省达州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了以宣汉县民泰医院为幌子的诈骗医保基金犯罪团伙,抓获包括医院院长在内的犯罪嫌疑人47名,冻结涉案资金140余万元,缴获一大批虚假病历、会计账本等涉案物品,涉案金额高达1100万元。
该诈骗团伙组织紧密、分工明确,为骗取医保基金非法牟利,医院内部全流程造假,市场部以硬性指标拉病人找资源,医院职工每介绍一个病人提成300元;医生办虚开、多开药品和诊疗检查项目、造假病历、多开住院天数空挂床位;检验科修改病人检查系数指标,从而达到骗取病人办理住院的目的;护理部编造护理记录、虚假执行医嘱、虚假计费、销毁多开药品、耗材;院办按照申报要求负责医保病历整理,申报国家医保资金,诈骗所得医保基金除用于支付医院日常运行成本外,全部用于股东分红、市场部提成。
涉案医院下设综合部、市场部、医生办、护理部、检验科等8个部门。同时小编也了解到,四川达州公安机关在这家医院抓获的47名犯罪嫌疑人中,包括了多名检验科医生。
在这一案件中,假病情、假住院、假病历、假检查项目、假化验数据、假护理记录、假执行医嘱、假开药、假治疗,这一系列的诈骗手段触目惊心,严重侵害病人合法权益、严重危害国家医疗保障基金安全,严重损害社会公序良俗。
02
骗保案中,检验人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据警方通报,为了诈骗医保基金,这家医院内部可以说得上是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医生办主要负责虚假治疗、伪造病历、空挂和虚开住院天数,而护理部的工作就要配合医生办执行假医嘱,编写虚假的护理记录……
那么检验科又在里面动了什么样的手脚,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经过调查,专案组发现只要到民泰医院就诊,不管大病小病,有病没病都被要求住院治疗。而住院的标准并不是患者的病情指征,而是治疗的费用是否能达标,于是检验科就在这时“粉墨登场”了。
犯罪嫌疑人民泰医院检验科医生殷律:就血常规、白细胞稍微给它上升一点,看起来符合用药的标准。
记者:对患者意味着什么?
犯罪嫌疑人民泰医院检验科医生殷律:乱用药,过度使用抗生素。
也就是说,检验科对患者的各项检测系数进行了篡改,使得就诊费用达标,医院才能顺理成章地安排住院。
涉案医院的一名检验科人员承认,自己一共修改过11份血液检测报告中的白细胞指标。
03
医疗机构检验检查项目中的医保违规现象
重庆市医保局之前曾发文介绍过一些医疗机构检验检查项目中的医保违规现象,这些例子可以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举例一
医疗机构在做粪便常规检查时,将粪寄生虫镜检、粪寄生虫卵集卵镜检、粪寄生虫卵计数中的一项或多项打包在粪便常规中进行检查。
举例二
医疗机构在做尿液分析检查时,将尿沉渣镜检、尿沉渣定量、尿沉渣定量(流式尿沉渣仪法)加收中的一项或多项打包在尿液分析中进行常规检查。
举例三
医疗机构在做血细胞分析检查时,将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异常白细胞形态检查打包在血细胞分析中进行检查。
举例四
举例五
医疗机构在做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将心电事件记录、高频心电图、频谱心电图中的一项或多项打包在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中进行检查。
举例六
部分医疗机构在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多部位同时做,每部位均收费120元。根据物价规定,同时做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每增加一个部位只能加收40元。医疗机构违反物价规定收费,造成每部位检查医保基金多支付80元。
举例七
肺通气功能检查:按照物价规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包含2次肺通气功能测定。医疗机构在做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时同时收取了肺通气功能检查费,造成医保基金多支付。
举例八
医疗机构在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同时做左心功能测定时,左心功能测定收费70元。根据物价规定,同时做左心功能测定只能加收40元,造成医保基金多支付30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医保的覆盖面和基金规模不断扩大,风险点也随之增加,诈骗医疗保障基金违法犯罪高发多发。
身为检验人,上述案件中的行为可以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小编也希望大家不要去触碰骗保的“高压线”,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搭进自己的前程,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