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身体没有不舒服,没必要体检;还有人认为体检是为了看病开药;也有人觉得体检都是老年人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
对自由职业者,单位没有安排体检,极少有人会给自己的身体定期进行体检,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没有意识到体检的重要性。
其实,体检是保持健康非常必要的手段,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运行时出错的可能性加大。体检能帮助我们了解身体基本状况,并注意到一些慢病前兆,每年做一次常规体检,对健康很有意义。
我国去年6月,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要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定期体检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面对项目众多的体检项目,建议依据“常规+针对”的原则来选择体检项目。
首先选择常规项目,比如:
一般检查:身高、体重、营养状态、视力、听力等等。
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辅助检查:心脏、肝、胆、脾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等。
这些检测项目是对常见的、关键的健康隐患进行最基础的把关,可算作个人健康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然后,可根据年龄、性别、职业、身体情况增加有针对性的体检项目。
男性应重视前列腺检查,女性应重视妇科系列检查及乳腺检查;
长期伏案、久坐工作者,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和脊柱健康的检查;
中年人强调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测,以及某些早期肿瘤的筛查;
老年人需重视慢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的检查,检查项目的覆盖面应更广,可适当增加除超声、X线外的其他类型影像学检查项目。
以下是体检报告的图解,非常一目了然:
温馨提示:
即使“指标正常”也别掉以轻心,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及格标准。
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不能说明身体健康。
我们要特别注意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
比如空腹血糖接近或高于6毫摩尔/升的人可能是隐性糖尿病患者,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
当你拿到最新的体检报告,你首先要做的是拿出去年、前年,甚至更早年的体检报告。看看这些年身体有哪些变化,如果发现某些指标持续升高,或突然增高,要及时找医生。
所以,把前几年的体检报告单当做私人健康档案存档归类,并把重要身体数据统统制成表格,密切追踪。这样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
身体检查是每个人都会去做的,这么全的体检对照表,很难得遇到了,总有用得到的时候,自己收藏一份也告诉您的亲朋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