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可以辅助诊断消化道出血、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大便常规的检查结果主要包括外观、显微镜下所见以及其他内容这三方面。
一、外观
二、显微镜下所见
1.脂肪滴:正常情况下无肉眼可见的脂肪滴,如发现脂肪滴则提示可能存在慢性胰腺炎、胆囊及胰管梗阻等情况。
2.红细胞:即血液成分,通常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红细胞,但可看到红细胞隐血试验阳性(+-)的结果,提示患者近期曾受过轻微损伤或者患有胃溃疡等良性病变,以及胃癌等恶性肿瘤。另外也可能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所致,需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明确病因。
3.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三种类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而脓细胞主要由淋巴组织产生,提示可能存在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常提示存在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
4.寄生虫卵:部分医院会在显微镜下寻找寄生虫卵,如果发现寄生虫卵,则提示可能存在蛔虫病、绦虫病、姜片虫病等原虫感染性疾病。
5.结晶:主要有磷酸盐、碳酸钙、镁盐等物质,提示可能存在高尿酸血症、痛风、肾结石、佝偻病等情况。
6.寄生虫节片:即寄生虫死亡后的尸体,说明可能存在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情况。
7.肿瘤细胞:当怀疑结肠或直肠发生恶变时,可通过大便常规进行检测,在显微镜下可发现异常形态的肿瘤细胞。
8.其他情况:如吞噬细胞、卡波姆小体、假膜等,均属于异常情况,提示可能存在霍乱、伤寒、炭疽等疾病的可能。
三、其他内容
不同项目有不同的临床意义,除上述以外,还有潜血试验阳性(+)、隐血试验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