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
近年来,听到有人患癌的频率越来越高。癌症高死亡的风险,痛苦的救治过程,无不让人感到绝望、谈之色变。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有一个“肿瘤标志物检查”,可是拿到结果后,显示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往往会焦虑的不行。
那么,肿瘤标志物升高就一定是患癌症了吗?肿瘤标志物升高了该怎么办呢?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患癌吗?
有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早于肿瘤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肿瘤标志物有益于早期发现肿瘤迹象,帮助医生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是肿瘤引起的。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部分良性肿瘤、胚胎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
肿瘤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而是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影像检查、内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等综合判断,而病理诊断才是肿瘤诊断“金标准”。
此外,即便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是就排除肿瘤了。有的肿瘤从始至终肿瘤标志物都不会升高,有的肿瘤标志物在疾病早期正常,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升高。
至今科学家们还没找到任何一种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不到100%,也就是说,每种肿瘤标志物能对应一种或多种癌症,但不是一一对应。
良性疾病
身体炎症/生理变化/生活习惯
检测干扰
抽血时的污染、抽血引起的红细胞破裂、标本保存不当、试剂差异及检测欠规范等因素也会干扰检查结果。
有些肿瘤细胞分泌的肿瘤标志物很少,也会影响其在早期癌症筛查中的准确性。
以糖类抗原199(CA199)为例,除了恶性肿瘤因素,以下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其升高:
一些健康人群的胆汁、胰液和肠道消化液中,CA199本身就处在较高水平。
患有胰腺炎、肝炎、胆道炎症、梗阻性疾病、肾衰等疾病的患者,CA199也会升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了怎么办?
首先,要看升高的幅度有多大,如果略微超过正常值的,一般认为是「轻度升高」;如果是大幅度升高的,医生往往称其为「有意义」的升高。
肿瘤标志物升高几倍、十多倍、几十倍,当然比只升高一点点、升高一倍更有意义,但这也不是绝对百分之百的。
如有些慢性肝炎甲胎蛋白(AFP)可高达1000ug/L以上(正常<30ug/L),但增强磁共振没有发现肝脏肿块,而且AFP随着肝功能好转而下降,可以排除肝癌。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其次,需结合超声、CT、磁共振影像学检查或胃肠镜检查综合判断。
如影像学检查或胃肠镜检查发现有肿瘤客观存在依据,患者血液中肿瘤标记物又有升高,且升高到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性极大。
如果肿瘤标志物小于正常上限的1.5倍,一般算轻度升高,又没有影像学或胃肠镜检查肿瘤存在依据,不一定就是癌症,可定期观察。
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需进一步做影像学或胃肠镜检查,找到肿瘤客观存在依据。
最后,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很重要。
特别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动态观察它的变化趋势更有价值,一般1~2个月复查一次该肿瘤标志物,并有必要做其它关联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若肿瘤标志物逐步增高或持续增高或出现其它肿瘤标志物也增高,有必要在3个月后再次影像学或胃肠镜检查,或更精密检查,因为小的肿瘤当时不一定发现,经过3个月长大后,就有可能被发现了。
如肝硬化患者,AFP持续低滴度增高(AFP200ug/L以下)虽然增强磁共振等检查没有发现肝脏占位病灶,仍要高度怀疑肝癌,进一步做肝动脉造影检查。
如果多次复查,结果大致保持稳定,没有一次比一次升高,允许小幅度上下波动,或肿瘤标志物逐步下降,那通常表示它不是癌症引起的,也就是说你这个指标跟癌症没有直接关系。
哪些肿瘤标志物格外重视?
甲胎蛋白(AFP)主要目标:肝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主要目标:
前列腺癌
癌胚抗原(CEA)主要目标:
结肠癌、胃癌等
最后我们总结以下关于『肿瘤标志物』的要点:
01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提示肿瘤的风险,建议去医院就诊复查。
02
肿瘤标志物只能辅助诊断癌症,确诊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03
肿瘤标志物正常也无法排除癌症,不要过度依赖肿瘤标志物检查。
04
早期发现癌症不能只靠肿瘤标志物,需要根据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的防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