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料快速增长。。受益于近年来规模场养殖补栏提速和行业PSY的快速上升,17年各月,猪料同比均有所增长,前三季度主要饲企猪料同比增长约为13.52%。3月受猪价高企带动,同比录得全年最高42.88%的高增长,下半年以来猪料增长有所放缓,平均在11%左右。
17年各月猪料同比均有所增长(万吨)
鱼价回稳,水产料复苏。16年底至17年初,受存栏减少影响,鱼价全面回暖。鲫鱼、鲤鱼、草鱼价格同比上涨10.8%、-2.58%、16.69%,鱼价高企推动水产料需求,17年1-9月,水产饲料产量实现140.06万吨,同比增长2.46%。
鱼价16年底回升向上(元/千克)
水产料产量及同比增速(万吨)
2、下游亏损,禽料下降
17年上半年,受父母代种鸡产能增加、老龄种鸡换羽等影响,行业供给过剩,大面积亏损,禽料销售同比大幅下滑。17年1-9月,蛋禽料销售238.52万吨,同比下降10.46%;肉禽料销售341.34万吨,同比下降27.24%。7月份,随着鸡价的回暖,蛋禽料、肉禽料环比均有改善。17年8-9月,蛋禽料环比增长3.87%、11.94%;肉禽料环比增长2.45%、6.1%。
3月开始,蛋禽料同比出现负增长(万吨)
肉禽料17年全年均为负增长(万吨)
3、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企业盈利
客户聚焦,同时行业门槛提升,中小企业加速退出,饲企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截止到2015年,规模厂占比从2010年34%上升至2015年60%,前十二大饲企产量占比从2011年23.08%上升至2016年27.33%。
规模厂占比逐渐提升(万家)
前十二大饲企市占率逐年上升(亿吨)
随着养殖规模化的深度演进,下游客户的数量下降、质量提升。对于饲料企业而言,从过去的营销驱动型企业升级为产品、技术、服务等综合竞争能力企业至关重要。国外饲料动保巨头的成熟经验也表明,通过采购、产品、服务等逐步夯实综合竞争力,打造综合性养殖服务商是饲料动保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大市值公司的必选之路。我们预计,国内饲料龙头也将在成本优势、技术服务广度和深度上持续迈进,围绕养殖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饲料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将加速。
同时,这一轮猪周期以来,龙头饲企如海大、新希望、唐人神、金新农、天邦股份等均加大养殖领域的布局,出栏量增速快且远景规划庞大。我们认为,产业链一体化的布局一方面有利于把控住养殖规模化大潮的红利,另一方面可通过全方位服务争夺中小养殖户,从而进一步增强未来业绩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