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通常表示肝胆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说到“面黄肌瘦”,你会想到什么?
状况不好?疾病缠身?是的,人类发黄不是好事情。粉嫩小猫咪“变黄”的话,更意味着严重的健康情况。
黄疸!
黄疸指猫咪皮肤黏膜发黄,在耳朵、眼周、牙龈这些地方比较容易观察到。
但这个不是病,而是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的一种症状,大多指向肝胆疾病。要治疗黄疸,就需要找到源头:相照的肝胆。
黄疸分类:
肝前性:溶血问题
肝性:肝脏本身有毛病
肝后性:胆管、胰腺、肠道等出问题
肝脏跟胆是分不开的好兄弟,对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胆汁通过胆管,从胆囊运输到肠道,帮助脂肪消化分解。
肝炎其实不是特定的一种病,而是一类情况,也就是肝脏发炎。具体疾病情况很多。我们今天主要聊聊胆管肝炎,以及猫咪的特别病症:三体炎。
回顾:
胆管肝炎
是猫咪第二常见的肝脏疾病(第一是脂肪肝)。
胆管在肝脏里,是将胆汁输送到胆囊和小肠的小管子。当它和周围的肝脏组织出现炎症,胆汁没有办法顺利送到肠道,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肝脏功能下降。
胆管肝炎通常是由其他因素引发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1中性粒细胞性胆管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发,前期表现为急性。
2淋巴细胞性胆管炎。通常是免疫系统异常,非感染性的,可能会导致腹水。
3肝吸虫。肝吸虫生活在水中,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现。所以,不要给猫吃生鱼哦!
急性的胆管肝炎通常症状明显且集中,包括发烧、呕吐、食欲不振、精神不振、黄疸,常见于中青年猫猫。
而慢性的炎症经常攻击中老年猫猫,症状比较难以观察,猫咪可能会出现间歇性呕吐和腹泻、食欲波动、体重减轻,而病程可以拖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
检查:血检和尿检来判断炎症和肝胆指标,影像检查中看器官形态、抽取消化液。可能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测试。
治疗:大多猫猫需要住院,通过输液补充营养,根据情况还要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有些病例,比如结石堵塞,建议手术。
如果早早发现并治疗,一般预后都比较好,不过大多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定期复查监测。
三体炎
胰腺、肝胆系统、小肠同时出现炎症,这是猫咪特有的一种情况,其他动物身上还没发现。可能是因为在猫咪身上,这三个地方是相通的,细菌顺着管子跑来跑去,完成了三杀......
有研究表明,患有胆管肝炎的猫咪,80%患有炎性肠病(IBD),50%患有胰腺炎,39%三个都得。
而且这三个器官就算一起发炎,症状可能都不明显,比如间断但反复呕吐,精神不佳。
需要通过血检、超声影像等,对猫咪的三个器官进行彻底的检查。
*确诊需要活检,一般不采用
一旦发现猫咪有一种炎症,建议把另外两个都查查,然后再对症治疗。早早控制住炎症,预后效果还是可以的。
总的来说,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小毛病早早治疗,基本没啥。但是猫咪隐忍能力太强了,如果到后期才被发现,需要下大功夫,预后效果也不好。
还是祝小猫咪们健健康康!
12.ernáP,KilpatrickS,Gunn-MooreDA.Felinecomorbidities:WhatdowereallyknowaboutfelinetriaditisJournalofFelineMedicineandSurgery.2020;22(11):1047-1067.doi:10.1177/1098612x20965831